陳煥麗,郭趙娟,吳煥章
(鄭州市蔬菜研究所,450015)
商丘市馬鈴薯“3414”肥效試驗
陳煥麗,郭趙娟,吳煥章
(鄭州市蔬菜研究所,450015)
馬鈴薯施用氮、磷、鉀肥“3414”肥效試驗表明,在商丘市睢陽區(qū)當?shù)卦囼灄l件下,氮、磷、鉀肥均影響馬鈴薯產量。通過回歸分析,推薦春播馬鈴薯667 m2最佳經濟施肥量為純氮11.54 kg,純磷2.26 kg,純鉀9.75 kg,667 m2產量達2 701.47 kg,最佳經濟利潤為3 109.46元。
馬鈴薯;氮肥;磷肥;鉀肥;肥效試驗;商丘
近年來,隨著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的調整,馬鈴薯作為一種糧菜兼用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肥料是作物生產的物質基礎,化肥在農業(yè)生產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其利用率高低直接關系到農業(yè)是否增產、增效。長期以來,由于農民缺乏對化肥使用的正確認識,導致化肥多施、濫施,施用比例不合理,再加上馬鈴薯主產區(qū)多年連作,不僅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益,對環(huán)境也造成嚴重污染。為促進馬鈴薯產業(yè)持續(xù)高效發(fā)展,引導農民正確使用化肥,合理配比,節(jié)本增效,減輕環(huán)境污染,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我們于2011年2月利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商丘市睢陽區(qū)進行了馬鈴薯平衡施肥“3414”試驗,了解不同配方施肥對馬鈴薯生產狀況和產量的影響[1~4],構建商丘地區(qū)馬鈴薯氮、磷、鉀肥的最佳配比及用量,為實現(xiàn)高產、優(yōu)質、高效的馬鈴薯生產施肥技術提供依據(jù)。
1.1 試驗地塊概況
試驗地設在睢陽區(qū)李道人村。試驗田塊地勢平坦、肥力均勻、排灌方便,四周無遮擋物,前茬作物為白菜。土壤含堿解氮78 mg/kg,有效磷26 mg/kg,有效鉀110 mg/kg。
1.2 試驗材料
供試馬鈴薯品種為費烏瑞它。供試肥料為:延華產尿素(總N≥46.4%),云南紅河州產粒狀過磷酸鈣(P2O5≥16%)、愛普硫酸鉀(K2O≥52%)。
1.3 試驗方法
田間試驗采用“3414”試驗方案,以氮、磷、鉀3個因素為基礎,按照當?shù)赝扑]施肥量,建立4個施肥水平,0水平為不施肥,2水平為當?shù)刈罴咽┓柿康慕浦?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共14個處理,見表1。設3個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以處理1為對照(CK),區(qū)組內土壤、地形等條件應相對一致,區(qū)組間允許有差異。小區(qū)面積16.2 m2,壟寬0.9 m、長6 m,每個小區(qū)種3壟,1壟2行,每小區(qū)種植162株,株距22 cm。小區(qū)之間留40 cm寬過道。
表1 馬鈴薯“3414”完全試驗處理方案
2011年3月7日播種。各個處理按統(tǒng)一規(guī)格擺種,并隨手壓種,以利扎根出苗,同時噴除草劑二甲戊靈(有效成分33%,浙江禾本農藥化學有限公司生產),后覆土蓋地膜。肥料全部作為基肥施入,其他栽培管理同大田一樣。2011年6月13日分小區(qū)收獲,測產。
2.1 不同處理對馬鈴薯出苗率和經濟性狀的影響
由表2可知,14個處理出苗率都在92.80%以上,出苗較好。平均單株結薯數(shù)以處理2較高,為5.2個,比處理1多1.5個,以處理6最少,為2.6個。平均單株質量以處理2最高,為543 g,比處理1高219 g,其次為處理3,為505 g。商品薯率在83.12%~94.44%,處理14最高,處理1最低。
表2 不同處理對馬鈴薯出苗率及經濟性狀的影響
2.2 不同處理對馬鈴薯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處理對馬鈴薯經濟產值與產量影響相同,以不施肥處理(CK)產量和收益最低,處理3產量和產值最高,處理3產量與產值分別為2 952.69 kg/667 m2和3 543.23元/667 m2,比不施肥處理1的產量和產值高477.37 kg/667 m2和572.85元/667 m2;其次為處理7,比處理1的產量和產值分別高445.82 kg/667 m2和534.99元/667 m2。產投比(產值/肥料投入)最高的是處理8,為26.08,其次為處理13和處理14,產投比分別為19.61和15.88。從經濟效益(產值與肥料投入差值)角度分析,處理3為最佳,利潤為3 281.43元/667 m2,其次為處理13和處理7,兩者利潤分別為3 154.80, 3 113.97元/667 m2。
表3 不同處理馬鈴薯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2.3 三元二次綜合效應方程回歸分析
以馬鈴薯產量為目標函數(shù),根據(jù)田間試驗結果,運用“3414”試驗統(tǒng)計方法,得出產量()與N(1)、P (2)、K(3)三元二次效應回歸方程為:=2 469.752+ 34.45941-0.772212+33.9882+2.265 622-26.876 93+ 0.312 632-4.567 912+0.827 313+0.920 223,相關系數(shù)為0.884 0,2為0.781 4,標準誤為137.635 3。經方差分析,處理間產量差異顯著。根據(jù)回歸分析,商丘市睢陽區(qū)春播馬鈴薯667 m2的最大施肥量為純氮15.48 kg,純磷5.04 kg,純鉀15.08 kg,667 m2產量達2 619.46 kg;667 m2最佳施肥量為純氮11.54 kg,純磷2.26 kg,純鉀9.75 kg,667 m2產量達2 701.47 kg。商丘地區(qū)馬鈴薯施肥最佳利潤為3 109.46元/667 m2,比常規(guī)施肥利潤高出315.68元/667 m2。
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處理對馬鈴薯產量影響差異顯著,這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5,6]。根據(jù)試驗結果得出回歸方程,決定系數(shù)為0.781 4,表明該方程可反映78.14%的變異,反映程度較好,方程擬合效果好,可以作為定產施肥的依據(jù)。
商丘市睢陽區(qū)種植馬鈴薯667 m2的最佳施肥量為純氮11.54 kg,純磷2.26 kg,純鉀9.75 kg,產量達2 701.47 kg/667 m2,最佳利潤為3 109.46元/667 m2。氮、磷、鉀適當配合,增產增收效果顯著[7,8]。本試驗各重復間數(shù)據(jù)重現(xiàn)性較好,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而在實際生產運用中,應根據(jù)不同地塊肥力水平,適當調節(jié)。
[1]段玉,王硯田,劉富俊,等.馬鈴薯吸肥特點及平衡施肥研究[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3(6):5-6.
[2]任瑞麗,趙宏儒,張建玲,等.包頭市固陽縣水地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田間肥效試驗[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10(4): 63-66.
[3]黎天文,張詳聲,牟春姬.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肥效對比試驗[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0(15):139,143.
[4]蔣福禎.馬鈴薯需肥特性及其測土配方施肥技術[J].農技服務,2008,25(3):28-29.
[5]張朝春,江榮風,張福鎖,等.馬鈴薯氮、磷、鉀肥料效應的研究[J].中國馬鈴薯,2004(6):326-329.
[6]范宏偉.民樂縣馬鈴薯氮、磷、鉀最佳施肥量及配比試驗[J].中國馬鈴薯,2011(2):105-107.
[7]呂云會.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促進馬鈴薯產業(yè)提質增效[J].云南農業(yè),2006(11):9.
[8]范貴國,張莉,李天書.測土配方施肥在馬鈴薯生產中的應用[J].遵義科技,2005(4):42-43.
"3414"Fertilizer Efficiency Experiment of Potato in Shangqiu
In the paper,we carried out the"3414"fertilizer efficiency experiment of potato in Suiyang district of Shangqiu c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N,P,K fertilizer affected the yield of potato.The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the best economic application doses of N,P,K fertilizer were 11.54 kg/667 m2,2.26 kg/667 m2and 9.75 kg/667 m2respectively,and the yield was 2 701.47 kg/667 m2,with the optimum economic profit was 3 109.46 Yuan/667 m2.
Potato;N fertilizer;P fertilizer;K fertilizer;Fertilizer efficiency experiment;Shangqiu
10.3865/j.issn.1001-3547.2013.02.026
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資助(CARS-10)
陳煥麗(1980-),女,碩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馬鈴薯栽培和遺傳育種研究, E-mail:mlsh2005@126.com
201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