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凱的建筑設計規(guī)劃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高層建筑不斷涌現(xiàn),灌注樁作為一種經(jīng)濟、安全的基礎被大量采用。但是,很多設計單位在設計灌注樁時,往往要求提高試樁樁體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有時甚至提高3~4個強度等級。這種做法普遍存在于各個設計單位中,其中也不乏一些省級設計院。經(jīng)調(diào)查,全國各個地區(qū)都有這種做法,甚至一些審圖機構(gòu)對于未提高強度等級的設計還要求必須提高。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由于對試樁的意義及規(guī)范公式的理解不很透徹造成的。本文就此問題進行探討,供參考。
在弄清試樁是否需提高強度等級這一問題之前,我們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試樁有什么實際意義?混凝土的強度指標有哪些?計算試樁極限承載力確定強度等級時,采用的是混凝土強度的哪個指標?未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試樁樁頭破壞的原因?確定樁體強度等級是由哪個公式?jīng)Q定的,是怎樣確定的?強度等級低的工程樁沒有發(fā)生事故是否就是安全的?如何進行公式推導證明未提高強度等級的試樁在極限值下不會損壞?
2.1 試樁的意義
試樁能為設計單位及施工單位提供重要的第一手資料,也是確定基樁和地基承載力的最直接、可靠、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法(靜載荷試驗),其測試成果要作為工程設計和施工驗收的重要依據(jù)。試樁是大量工程樁的代表,試樁結(jié)果是最終確定工程樁承載力及樁身強度最直觀的依據(jù)。所以,一旦試樁提高了強度等級,則實際上已經(jīng)與工程樁有所不同。試樁除了要試驗樁周土體對樁的支撐是否滿足要求,也要測試樁身強度是否滿足要求。這就好比取兩根樁,一根是鋼樁,一根是木樁,打鋼樁時,是周邊土體先發(fā)生破壞;打木樁時,周邊土體完好,而樁身先破壞。我們將木樁視為強度等級低的灌注樁,鋼樁視為強度等級高的灌注樁,則不難看出,用強度等級高的樁代替強度等級低的樁,其試驗結(jié)果完全有可能不同,會出現(xiàn)試樁承載力能夠滿足設計要求,而實際上工程樁達不到設計要求的情況。這就是試樁強度等級高而工程樁強度等級低的問題,尤其是提高若干強度等級時問題更為嚴重。所以,從試樁的意義上來看,試樁的強度等級應該與工程樁相同。
2.2 試樁混凝土強度指標的選擇
混凝土的強度指標有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fcuk、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fck、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c,試樁是在極限承載壓力下進行數(shù)天的監(jiān)測,是一個短期的荷載效應,況且極限值對應的是材料的標準值,混凝土強度指標在這種工況下應該采用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fck。
2.3 試樁樁頭破壞的原因
在一些實際工程中提高試樁的強度等級,是因為設計人員認為在試樁過程中樁頭發(fā)生了破壞,為了防止樁頭破壞就要提高強度等級。但是究其原因,基本上不外乎幾種情況,一種是打樁時超打不足,樁頭混凝土夾雜土質(zhì)較多,混凝土強度不足;另一種是過早地估計了混凝土的強度,齡期不足就開始試樁;再一種是設備承壓面積較小,局部壓力不夠,加之沒有設置鋼筋加密網(wǎng)片和周邊的鋼板套箍,混凝土未受到很好的約束,致使樁頭開裂。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不應該是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而應該從加強養(yǎng)護、嚴格控制超打長度、加強構(gòu)造等方面來解決。
2.4 確定樁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方法
在樁基礎規(guī)范中,確定樁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實際公式為:N≤ΨcfcAp(N為樁頂壓力設計值),確定承載力時為Nk≤R(Nk為樁頂壓力標準值)。很多設計人員在設計樁時往往只是計算是否滿足Nk≤R,把R特征值算得很細致,而忽略了樁身N≤ΨcfcAp的要求,往往在圖紙上給出的樁身承載力特征值R超過了樁身可承受的設計值推導出的特征值R。所以,確定一根樁的強度等級要計算兩次(雙控),一次為上部荷載標準值不能大于特征值R,另一次為上部荷載設計值不能大于ΨcfcAp,這兩個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樁才是安全的。
2.5 強度等級低的工程樁是否安全
很多工程樁的強度等級沒有試樁的高,但在使用中也沒有出現(xiàn)問題,是因為實際的上部荷載雖然超過了ΨcfcAp推導的特征值R,但沒有超過極限值,只是沉降略微加大,又達到了新的平衡,這并不代表設計就是安全的、正確的。只要安全系數(shù)K<2,就超過了規(guī)范規(guī)定的安全儲備,是絕對禁止的,一旦工程出現(xiàn)問題,設計人員的責任非常重大。
2.6 試樁不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公式推導
設計人員常擔心試樁不提高強度等級能否承受極限荷載Q。其實只要證明Q/Ap Q/Ap=2R/Ap=2(N/1.35)/Ap=2(ΨcfcAp/1.35)/Ap=2(Ψcfc)/1.35 (1) 由混凝土規(guī)范可以看出,fck=1.4fc,則(1)式變?yōu)椋?/p> Q/Ap=2(ΨcfcAp/1.4/1.35)/Ap=2Ψcfck/1.35/1.4=1.058Ψcfck=(0.74~0.95)fck (2) 由以上推導可以看出,因為Q/Ap 取一實際工程樁進行驗算。樁徑為700 mm,樁面積Ap=384 650 m2,單樁特征值R=4 200 kN,極限值Q=2R=8 400 kN。N=1.35R=1.35×4 200=5 670(kN),fc=N/Ψc/Ap=5 670 000/0.9/384 650=16.37(MPa),初步確定樁身強度取C35(C35時fc=16.7 MPa)比較合適。再驗證在極限值Q作用下樁身能否承受。 Q/Ap=8 400 000/384 650=21.83(MPa) 因C35時fck=23.4 MPa,實際計算也證實了試樁不必提高強度等級完全可以滿足承載力要求。 在設計的灌注樁試樁時,從試樁的意義上來講,僅提高試樁的強度等級沒有科學依據(jù),不能代表工程樁的實際受力情況,還有可能造成工程樁的偏于不安全,給工程建設帶來不安全隱患。從公式的推導來分析,試樁不提高強度等級也能滿足極限承載力的考驗;從規(guī)范條文來看,樁基規(guī)范的條文說明中對40多根樁做了實際的檢驗,在不提高強度等級的情況下完全不會有任何問題。所以,設計灌注樁一定要從概念上理解試樁的實際作用,不能代表工程樁實際情況的試樁沒有意義。 參考文獻: [1] JGJ 94—2008,建筑樁基技術(shù)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 [2] 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3] JGJ 106—2003,建筑樁基檢測技術(shù)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 [4] 朱丙寅,婁宇,楊琦.建筑地基基礎設計方法及實例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3 計算實例分析
4 結(ji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