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2 中國城市經(jīng)濟文化研究會 高 峰)
白天“笑”晚上“哭”的樹巴西生長著一種名叫“奠爾納爾蒂”的灌木。這種灌木在白天不停地發(fā)出一種委婉動聽的樂曲聲,晚上,它又會連續(xù)不斷地“哀怨啜泣”。一些植物學家研究后認為,這種灌木能夠白天“笑”晚上“哭”,與陽光的照射有密切聯(lián)系。實際上這些樹木也怕黑,并會在無光的暗夜里“傷心流淚”。
可做“牙刷”的樹非洲熱帶森林里生長著一種叫“阿洛”的樹。如果將它的樹干或枝條鋸成木片放進嘴里,其頂端的纖維馬上散裂開來,搖身一變,而成了牙刷上的“鬃毛”,用來刷牙,居然能將牙齒刷得雪白。奇中有奇,非洲東部的一種牙刷樹,比之更勝一籌。它是一種喬木,纖維柔軟,富有彈性。用它刷牙,不必使用牙膏也會滿口泡沫。這是因為它含有大量的皂質和薄荷香油,不僅牙刷得干凈,而且清涼爽口,感覺舒適。
疼得流“血”的樹在我國廣東、臺灣一帶,生長著一種多年生藤本植物麒麟血藤,其葉為羽狀復葉,果實呈卵球形,外有光亮的黃色鱗片。它通常纏繞在其它樹木上,其莖可以長達10 m。如果把它砍斷或切開一個口子,它就會“痛”得流“血”。這種血一樣的樹脂風干后會凝結成血塊狀的東西。
長“眼睛”流“淚”的樹俄羅斯南部生長著一種奇怪的眼睛樹,它的外表看上去與其它樹木沒有什么異樣,但是當你把樹皮剝掉后,奇跡就發(fā)生了:剝皮后的樹干上立即顯露出一只只大“眼睛”,“眼”里還流著“淚水”。其實,這些“眼睛”不過是些疤痕,疤痕兩側各伸出一個角,很像人的眼睛,流出的“眼淚”帶有黏性,是一種天然膠黏劑。
植物中的“食肉族”植物中還有奇特的“食肉族”,它們捕食昆蟲,各有高招,不少倒霉的昆蟲就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它們的盤中之物。吃動物的植物,全世界有500多種,其中的捕蟲能手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豬籠草。另外,還有一些超級恐怖的植物,它們的獵食目標是野獸和人類。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上,長著一種名叫奠柏的吃人樹,它由許多柔軟的枝條構成。一旦有人或野獸無意中觸動了其中一根枝條,它便隨即動員所有的枝條迅速行動起來,把人或獸緊緊抓住。同時,枝條還會流出一種膠狀體,把人或獸融化掉。巴拿馬的熱帶原始森林里,有一種類似奠柏的捕人藤。如果不小心碰到了藤條,它就會像蟒蛇一樣把人緊緊纏住,直到將其勒死。
“敏感”的植物除了流“淚”、流“血”、“食肉”的樹木,植物們還很敏感。夏天的早晨,向日葵露出笑臉,迎接初升的朝陽;傍晚,太陽下山了,它又面向西方,跟太陽告別。合歡的小葉子一見到陽光就舒展開來,夜幕降臨時又羞澀地閉合起來,而把一盆含苞欲放的郁金香從陰冷處移到溫暖處,它在幾分鐘內就會盛開。這說明,植物受到光和溫度等刺激后,會產(chǎn)生各種不同的敏感反應。
(100102 中國城市經(jīng)濟文化研究會 高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