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由吉林石油分公司派駐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重點籌劃2013年延邊龍井市區(qū)兩個加氣站的建設項目。該項目在前期論證時就遇到了難題:吉林石油在長春市有兩個CNG母站,但如果在邊遠地區(qū)(運距500公里左右)建設CNG子站,顯然運輸成本難以控制??緾NG天然氣管束車運輸,一是成本高;二是在途距離和時間長,安全工作難度大;三是單車運輸量小,難以保障每日加氣站的供應量。如果采用LNG(液化天然氣)運輸,到站再進行CNG轉換,但工藝復雜。另外有的LNG加工廠屬社會企業(yè)甚至受競爭對手把持,因此存在資源瓶頸。在北京燃氣集團公司開始建設LNG加氣站的時候,筆者就試圖與該企業(yè)聯系,想了解LNG加氣站設計和建設工藝流程以及資源情況,但無回音。請設備廠家提供資料,對方希望銷售更多的設備,不愿意簡化工藝。
去年12月1日,中國石化LNG加氣站開業(yè)儀式在北京香泉環(huán)島公交車站舉行,“吸了氣”的特5雙層巴士在這里加氣后開始一天的工作。中國石化LNG加氣站的運營,意味著北京市LNG公交車已從示范運營邁向全面推廣階段。像“特5路”這樣需要強勁動力的雙層巴士,加一次氣能行駛400多公里,而其花費的燃料成本只有柴油的3/4左右,且更綠色環(huán)保。LNG公交車尾氣排放所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比普通公交車分別降低98%和30%。去年3月,為積極響應國務院控制PM2.5大氣污染物的號召,促進北京市空氣質量提升,北京市政府與集團公司簽訂了《聯合推廣LNG清潔能源公交車輛戰(zhàn)略合作協議》。按一輛公交車尾氣污染物排放量相當于50輛小汽車的排放量計算,如果將全市1.5萬輛公交車都改為LNG車輛,相當于改造了75萬輛小汽車,對于提升首都大氣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預計到2015年,北京地區(qū)公交車天然氣需求在2億立方米左右,出租車及家用、公務車需求在2.8億立方米左右。
可見,LNG加氣站在北京已經開始運營,總部有必要及時推廣應用LNG加氣站的工藝和技術,盡量在設計施工方案上標準化,擬定中國石化加氣站的建設規(guī)范和裝修標準,迅速發(fā)展中國石化的天然氣業(yè)務,打造新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