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國,尹唯為,馮永剛
(1.綏棱縣林業(yè)局,黑龍江 綏棱152200;2.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3.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
草姜[Belamcandachinensis(L.)DC.],常用名:射干,別稱:烏扇、烏蒲、黃遠(yuǎn)、烏萐、夜干、烏翣、烏吹、草姜、鬼扇、鳳翼等。草姜花大、鮮艷、花型奇特 ,其對氟化物較為敏感,能夠作為監(jiān)測環(huán)境氟化物污染的指示性植物。其根供藥用,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活血化瘀的功效,在我國北藥中享有盛譽(yù),市面上一直暢銷不衰,常常供不應(yīng)求,也由于其種植較少,所以藥源緊缺,也因此價格不斷上漲,所以種植發(fā)展草姜潛力無限。分布在東北、華北等地。
多年生草本,高49~110cm,根莖略顯黃色,須根為多數(shù)。莖直立。葉2列,扁平,疊狀呈長條形,長約20~50cm,寬2.5~3.5cm,淡綠色,表面有白粉,先端漸尖,基部抱莖,葉脈平行。總狀花序頂生,分二叉;花?;烤吣べ|(zhì)苞片,苞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cm左右;花直徑3~5cm,花被6,2輪,內(nèi)輪3片較小,花被片呈橢圓形,長2.5~3.5cm,寬約1.5cm,先端鈍圓,基部狹,淡黃色,有時有暗紅色小斑點;雄蕊3,比花被短,花藥外露;子房下位,3室?;ㄖ拾魻?,柱頭淺3裂。蒴果,橢圓形,長2.0~3.0cm,3棱,其成熟地時候有3瓣裂。種子黑色,接近球形?;ㄆ?~10月,果期9~11月。
草姜性喜溫暖和光照充足,較耐干旱和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yán)格,在山坡較干旱地塊均能人工栽培種植,尤以平坦肥沃、疏松土地為好。如果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也可以栽植。其中性土壤,略呈堿性土壤也較適宜,但是,低洼地和鹽堿地不可栽植。
3.1 采種:8月下旬至11月上旬,當(dāng)果殼變黃色將要裂口時,連果柄剪下,置于室內(nèi)通風(fēng)處晾干后脫粒。
3.2 種子處理:草姜種子采后,一定不能太陽下曝曬,如果太陽下曝曬會大大增加種皮的堅硬度。草姜種子具有生理后熟特性,須在變溫且較濕潤條件下才能完成生理后熟的過程。春天需要播種的種子,也必須要低溫變溫處理才能使其種子萌發(fā)。正確的處理方法:秋天采收成熟種子,脫粒之后混拌3倍的濕細(xì)細(xì)沙,選濕潤地挖深坑埋于戶外,其坑的大小和深淺依種子數(shù)量多少而定,要常常保持坑里濕潤,不能讓其種子越冬時受凍,第二年早春把種子從坑里挖出來,準(zhǔn)備播種用。秋天播種用的種子,也要用41~51℃要溫水浸泡23~25h,之后陰干,準(zhǔn)備播種用。如果不小心把種子曬干了,其這樣的種子如果想用,在播種前必需進(jìn)行種子處理。種子要在溫水中浸泡約1周,天天要換1次清水,去除不成熟的種粒,之后要加上細(xì)沙搓揉,然后用清水清洗掉去細(xì)沙,約1周種子處理完畢,之后瀝干去水,把種子放入透氣的容器中,遮陰并蓋嚴(yán),時常澆水保持容器濕潤,其溫度控制在21℃左右,16天開始發(fā)芽,1.5周后約62%種子都出芽時,即可隨時播種。
3.3 選地整地:栽植地要選擇地形平坦,向陽,水源充足的沙質(zhì)壤土,向陽山坡地也可以,土質(zhì)疏松、肥沃的平坦地為最佳。秋天要及時整地,深耕,細(xì)耙,清除雜草等,要同時施農(nóng)家肥,667m2施入農(nóng)家肥約3700kg。
3.4 播種及移植
播種時間:露地直播在5月進(jìn)行,秋天播種8~11月。開溝條播。在修整好的床面上,按株距和行距24cm×31cm開溝,深5.5cm,溝要深度均勻,溝內(nèi)施入農(nóng)家肥,覆蓋細(xì)土大約2.5cm,撒入種子6~7粒。之后覆土踏實,澆水適量,覆蓋簾子,每畝播種約2.5~3.5kg,播后約21天可出齊苗。
移栽:小苗約5cm高時移植到田里,按行距株距(31~51)cm×(27~32)cm,移后澆水,成活率約91%以上,2~3年收獲。
秋播:在封凍之前進(jìn)行,按株距和行距24cm×31cm開溝,撒入種子。之后覆土踏實,澆水適量,明年4月中下旬就能出苗。
直播:大田地先施足農(nóng)家肥,澆水,平整土地,然后按行距31~51cm,株距17~21cm,開穴,播種,之后覆土1cm左右。一定要保持床面濕潤,播種量1hm2約65kg。
無性繁殖:在4月下旬,在苗圃將育苗挖出,選擇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的根莖,切成4.5cm長的根段,每段留1~2個芽,用ABT4號生根粉,配成一定比例溶液,浸泡處理5h后栽植,移栽時,在整好的床面上,株距21~26cm,行距26~31cm開溝,深16cm,在開好溝內(nèi),拌入較細(xì)土。每溝內(nèi)栽種1~2段,之后蓋5~6cm細(xì)土,壓實,一定要澆透水,之后覆細(xì)土與床面持平,最好要蓋上地膜,約2個月可出齊苗。出苗后要及時把出芽處膜挑開,防止溫度高,把苗燒死。
3.5 田間管理
3.5.1 中耕除草:移栽和播種要使床面見干見濕,出苗后要進(jìn)行除草并及時松土,苗高時要在根部培土,防止苗木倒伏。要根據(jù)情況及時摘蕾,這樣更有利于苗木的生長。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洪澇。北方苗木越冬,必需灌封凍水。
3.5.2 追肥:苗種植第二年要及時追肥,1hm2施入農(nóng)家肥約3000kg。
3.5.3 苗期管理:出苗后,保持土壤濕潤,干旱時要適當(dāng)澆水,并及時對苗床除草。苗木長高時,一定要手工除草,防止機(jī)械除草傷苗木根。低洼易于積水土地,要注意及時排水。出苗后1.5個月時,要及時噴施0.5%的尿素,1個月以后再噴1次濃度為3%尿素;并適當(dāng)追施農(nóng)家肥,約每畝施300kg。
4.1 病害防治:幼苗期的病害主要是銹病。防治方法:(1)種植抗病品種,是防治銹病最有效的方法。(2)收獲后及時翻耕,減少菌源。(3)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20g拌種。(4)在田間如果發(fā)現(xiàn)病害,要及時噴藥。1畝用16%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1g或21%粉銹寧乳油41mL,如果病害大發(fā)生,根據(jù)蟲害的程度要及時加大用藥量。
4.2 蟲害防治:蟲害主要是大灰象蟲。成蟲危害時取食苗木的嫩尖和葉片,造成葉片死亡,最后把苗木吃光。防治方法:(1)在蟲害發(fā)生后,可進(jìn)行人工誘殺,如燈光誘殺等。(2)栽培時要選擇抗性強(qiáng)的品種,增強(qiáng)抗蟲能力,事半功倍。(3)如果蟲害大發(fā)生要及時在太陽落山后,對苗木周圍噴灑51%辛硫磷乳劑250倍液。
苗木栽種后2~3年就可收獲,在秋季苗木枯萎后,在生理休眠期,及時挖根,并去掉泥土,之后曬干,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