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蘭 周金玲 雷 霞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皮膚性病科,重慶 400042)
1例壞疽性膿皮病創(chuàng)面治療的護理報道
高亞蘭 周金玲 雷 霞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皮膚性病科,重慶 400042)
壞疽性膿皮?。粍?chuàng)面治療;護理
壞疽性膿皮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以皮膚破壞性潰瘍?yōu)橹饕卣鞯姆磻匝装Y性皮膚病[1]??砂l(fā)生于不同年齡,但多見于成年人。臨床上分為4型:潰瘍型、膿皰型、大皰型及增生型,其中以潰瘍型最常見,本病病因不明,一般認為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外傷為主要誘因。因此,得當?shù)淖o理措施在促進本病的恢復中起關鍵作用?,F(xiàn)將我科于2012年12月收治的一例壞疽型膿皮病患者的護理過程,總結(jié)如下。
患兒男性,12歲,于2012年6月在我科門診診斷為“壞疽性膿皮病”。為求治療入住我院皮膚科,經(jīng)給予抗感染、抗炎、植皮、換藥等對癥治療后,患者潰瘍面均愈合出院。患者在院外自行口服及外用中藥(具體藥物不詳)后,再次出現(xiàn)鴿蛋大小潰瘍面,并且慢慢擴大。于2012年12月,患者左大腿瘢痕邊緣出現(xiàn)3處鴿蛋大小潰瘍面,有兩處迅速擴大至雞蛋大小,一處擴大至手掌大小,其上附有大量膿性分泌物,伴疼痛,畏寒、發(fā)熱,為求進一步診治入院。入院查體:T 38.8℃,P 88次/分,R 21次/分,BP 110/70mmHg。左大腿ā窩周圍可見8cm×15cm大小瘢痕,沿瘢痕邊緣走行的3處環(huán)形潰瘍面。潰瘍基地平滑,見粉紅色肉芽腫,上覆大量膿性分泌物,邊緣呈潛行性破壞,周圍皮膚呈淺紅色,水腫,觸痛明顯。雙下肢皮膚見數(shù)個散在陳舊性萎縮性瘢痕及色素沉著斑,左腿伸直受限。經(jīng)各項檢查提示:患者無其他系統(tǒng)病變。經(jīng)60余天的抗感染、抗炎、換藥、植皮等精心治療,患者潰瘍面愈合出院。
2.1 預防感染
因患者長期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劑,導致機體抵抗力極其低下,所以預防感染是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病室應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定期進行空氣消毒,嚴格控制探視人員。醫(yī)護人員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認真履行洗手制度,避免交叉感染。避免將有空氣傳播疾病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
2.2 皮膚護理
有效皮膚護理能預防感染,促進潰瘍愈合。因潰瘍面附有大量膿性分泌物,因此,先對創(chuàng)面進行濕敷。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將6~8層無菌紗布浸濕,擰至不滴水,覆蓋于創(chuàng)面之上。每次持續(xù)濕敷1~2h,每日至少進行3次。分泌物較多時,適當增加濕敷次數(shù)。濕敷間隙,用無菌干紗布包裹,避免傷口接觸細菌。待創(chuàng)面分泌物減少,根據(jù)皮損情況決定換藥次數(shù),一般為為每日1次或每兩日一次。去除潰瘍表面的壞死組織,用雙氧水沖洗再用生理鹽水沖凈,用2%碘伏消毒潰瘍面及周圍皮膚,用干燥的無菌紗布包裹,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無論創(chuàng)面多大,只要進行及時的清創(chuàng)手術,則疼痛和水腫消失時間明顯縮短,組織修復加快[2]。根據(jù)換藥流程,對患者進行相應評估,通過采用創(chuàng)面評估及護理記錄表[3]對患者的創(chuàng)面進行詳細記錄。
2.3 疼痛護理
此病患者潰瘍面積大,疼痛明顯。因此,首先,要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與患者多交談,允許家屬陪伴。了解患者興趣、愛好,投其所好,分散患者注意力。教會患者聽輕音樂、深呼吸等方式緩解疼痛,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止痛藥。
2.4 植皮術后護理
經(jīng)數(shù)次換藥,待創(chuàng)面無膿性分泌物并有新鮮肉芽組織長出時,給予人工皮膚植入,植皮后創(chuàng)面區(qū)域加壓包扎4~5d。告知患者適當抬高患肢,盡量減少活動,必須下床活動時采用助行器,避免患肢過度用力。保持創(chuàng)面清潔、干燥。定時巡視,觀察左下肢末梢循環(huán)血運情況。
2.5 飲食護理
由于患者潰瘍面滲出較多,導致機體蛋白及營養(yǎng)丟失,因此鼓勵患者少食多餐,給予高維生素、優(yōu)質(zhì)蛋白(蛋類、魚類、牛奶等)及易消化膳食。多食水果、蔬菜,勿食蝦蟹,忌辛辣食物,少食油膩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多食山藥、扁豆、薏米、紅豆等健脾利濕的食物,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復發(fā)[4]。
2.6 心理護理
患者潰瘍面相對較大,觸痛明顯,但其年齡較小,對于換藥、清創(chuàng)等操作存在排斥心理。因此,操作者盡量動作輕柔、技術嫻熟、態(tài)度和藹,使患者從心理上消除恐懼、緊張情緒。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7 用藥指導
有文獻報道,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是治療壞疽性膿皮病最有效的藥物,特別是對于急性進展型患者,可以迅速緩解癥狀[5]。告知患者及家屬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的作用及注意事項,囑其定時、定量遵醫(yī)囑用藥,切勿自行加減藥量,甚至隨意停藥。要加強巡視病房,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定期檢查血糖、血脂、生化,監(jiān)測生命體征并記錄。
2.8 出院指導
①保持心情愉悅,適當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力;②著寬松、棉質(zhì)衣物,避免外傷;③加強營養(yǎng),清淡、易消化飲食,多食新鮮水果、蔬菜;④遵醫(yī)囑定時、定量服藥;⑤加強功能鍛煉:腘窩潰瘍面植皮成活后即可逐步進行肢體功能鍛煉。日間做伸膝活動,晚間保持膝關節(jié)固定伸直,雙足用硬枕頂足固定。主要訓練股四頭肌,多做蹲位、伸展、踏步行走。術后長期應用彈力護腿壓迫包扎2~3個月。經(jīng)常用溫水擦洗患肢,并適當進行按摩。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適當進行理療;⑥定時門診隨訪,有發(fā)熱、皮膚破潰等異?,F(xiàn)象及時就醫(yī)。
壞疽性膿皮病是一種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的疾病,該病病因不明,多以外傷等因素有關。此病例在早期正確的診斷、合理治療的基礎上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是促進疾病早期愈合的重要手段。因此,得當?shù)淖o理措施在本病中起關鍵作用。
[1] 顧有守.壞疽性皮膚病[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5,34(10):708-709.
[2] 武藝,張得春,武斌,等.聯(lián)合手術清創(chuàng)治療壞疽性膿皮病[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2,35(6):470-471.
[3] 蔡新中,蔡新民,張美娟,等.最新傷口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31.
[4] 辛玉玲,楊美平.一例膿腫性穿鑿性慢性膿皮病病人的護理[J].中國民康醫(yī)學雜志,2004,39(5):381-382.
[5] 陳傳杰,陸春.壞疽性膿皮病治療現(xiàn)狀與進展[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0,24(2):1753.
R473.75
B
1671-8194(2013)27-0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