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睿, 張慧敏 ,上官海娟, 崔艷, 馬文君 ,關婷 ,鄒玉寶, 蔣雄京, 吳海英, 鄭德裕
主動脈縮窄所致閉塞誤診為嗜鉻細胞瘤一例
楊麗睿, 張慧敏 ,上官海娟, 崔艷, 馬文君 ,關婷 ,鄒玉寶, 蔣雄京, 吳海英, 鄭德裕
患者男,40歲,12年前因突發(fā)言語不利、視物模糊就診于當?shù)蒯t(yī)院,測血壓170/100 mmHg(1 mmHg=0.133 kPa),顱腦電子計算機斷層攝影術(CT)提示腦梗塞,給予相應治療后出院,血壓多維持在150~160/90~100 mmHg。半年前血壓增高明顯,最高200/120 mmHg,多次發(fā)作頭暈、黑曚,于2012-08在當?shù)蒯t(yī)院查顱腦CT示左側枕葉、顳葉,右側枕葉軟化灶,雙腎及腎上腺超聲無異常,尿去甲腎上腺素552 μg/24h(參考值< 90μg/24h),尿多巴胺 1 426 μg/24h(參考值<600μg/24h),血去甲腎上腺素853.3 pg/ml(參考值<600 pg/ml),診斷為“異位嗜鉻細胞瘤”后,給予酚芐明、比索洛爾、貝那普利、氨氯地平口服,血壓控制不理想,波動在150/100 mmHg左右,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就診。
查體:心率:82次/分,血壓:左上肢190/100 mmHg,胸骨兩旁第3肋間可聞及收縮期雜音,背部聽診無明顯異常。雙側橈動脈、足背動脈搏動無明顯異常。雙下肢無凹陷性水腫。
輔助檢查:心電圖、血尿常規(guī)無明顯異常。復查血、尿兒茶酚胺,血變兒茶酚胺均正常。X線胸片:主動脈結不寬,肺動脈段平直,心臟各房室不大,心胸比率0.48。超聲心動圖:室間隔15 mm,左心室后壁9 mm,左心室舒張末期前后徑53 mm,射血分數(shù)(EF)65%。四肢血壓:右側:上肢169/94 mmHg,下肢117/82 mmHg,脈博波速(PWV)935cm/s,踝臂指數(shù)(ABI)0.69;左側:上肢170/98 mmHg, 下 肢 110/69 mmHg,PWV 906cm/s,ABI 0.65。24小時動態(tài)血壓提示全天平均血壓升高,血壓晝夜節(jié)律性消失。主動脈CT可見升主動脈及無名動脈管腔擴張,左鎖骨下動脈開口遠端的主動脈明顯變窄,局部管腔閉塞,雙側乳內動脈明顯擴張,縱膈內可見較多側支血管顯影,提示先天性心臟病、主動脈縮窄、主動脈弓降部局部閉塞。“主動脈縮窄”診斷明確,擬行手術治療。
主動脈縮窄是第五大常見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占先天性心血管病的6%~8%。主要表現(xiàn)上肢高血壓,而下肢脈弱或無脈,雙下肢血壓明顯低于上肢(ABI<0.9),聽診狹窄血管周圍有明顯血管雜音。本病例誤診原因:本例患者在12年血壓控制平穩(wěn)的基礎上升高加重,近半年多次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查尿去甲腎上腺素超過正常值的5倍,雙腎及雙腎上腺超聲無異常,故外院考慮在原發(fā)性高血壓的基礎上合并異位嗜鉻細胞瘤。
本例患者主動脈縮窄體征不明顯,發(fā)現(xiàn)血壓升高時已28歲,且肢端血管搏動正常,胸背部雜音較弱,X線胸片未見3字形影像征及“肋骨切跡”影,超聲心動圖無心室肥厚、心功能受損的表現(xiàn),而且當?shù)匾恢蔽床樗闹獕?,最終導致該病例的誤診?;颊咴诋?shù)蒯t(yī)院查血、尿兒茶酚胺雖高于正常,但以去甲腎上腺素升高為主,考慮仍是血壓升高后交感神經(jīng)活性增高所致,其后在我院復查兒茶酚胺結果處于正常范圍也證實了這一點?;颊呷胱∥以焊哐獕翰》亢螅R?guī)行四肢血壓的檢查,發(fā)現(xiàn)雙下肢血壓明顯低于雙上肢,遂行主動脈CT檢查,據(jù)其結果分析在主動脈縮窄的基礎上致主動脈弓降部進行性閉塞,故患者側支循環(huán)豐富,這也是導致患者體征不典型、長期處于高血壓耐受狀態(tài)而無臨床癥狀的重要原因。
對于年輕頑固性高血壓患者,應首先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如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嗜鉻細胞瘤、主動脈縮窄等。某些化驗檢查,如尿兒茶酚胺、血醛固酮等應重復測量。四肢血壓的檢查也十分必要。對于明顯上肢血壓高于下肢血壓,應及時行主動脈CT或造影檢查以明確診斷。
100037 北京市,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 高血壓診治中心(楊麗睿、張慧敏、馬文君、關婷、鄒玉寶、蔣雄京、吳海英、鄭德裕);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心內科(上官海娟);遼寧省鞍山市中醫(yī)院 心內科 (崔艷)
楊麗睿 碩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高血壓相關研究 Email:younglirui@yeah.net 通訊作者:張慧敏 Email:zhanghuimin@medmail.com.cn
R541
A
1000-3614(2013)04-0292-01
2012-10-11)
(編輯:汪碧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