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元弟
(四川省德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東汽醫(yī)院)腫瘤科,四川 德陽 618000)
腫瘤患者疾病知情權需求調查及醫(yī)患溝通的對策
任元弟
(四川省德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東汽醫(yī)院)腫瘤科,四川 德陽 618000)
目的 探討腫瘤患者對疾病知情權的需求狀況及醫(yī)患溝通解疑處置對策。方法 對95例住院腫瘤患者就有關疾病知情權的6個相關問題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95.8%的患者認為自己應該知道所患的疾??;90.5%的患者認為應該在化療或放療前被告知治療的目的、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有94.7%的患者想了解與疾病有關的醫(yī)學保健知識;而只有14.7%的患者對醫(yī)護人員解答的問題感到非常滿意。結論 臨床醫(yī)護人員應了解腫瘤患者對疾病知情權的需求心理,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患溝通對策,達到有效的解疑。
腫瘤患者;知情權;對策
隨著醫(yī)學科學的飛速發(fā)展,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更科學、更先進,腫瘤患者的緩解率和治愈率不斷提高?;颊咴诮邮苷麄€綜合治療過程中對自己的病情知情多少,與患者自身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存期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患者對疾病知情則會積極主動配合治療[1]。如何讓醫(yī)務人員更好的履行告知義務,維護患者的知情權力,有效的解疑,我們對70例腫瘤患者對疾病知情權的需求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
1.1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為2000年7月至2013年5月在醫(yī)院進行腫瘤手術治療、化療、放療、免疫調節(jié)、臨終關懷治療的腫瘤住院患者共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齡最大者84歲,最小者35歲;鼻咽癌15例,乳腺癌10例,直腸癌15例,肺癌11例,肝癌4例,胃癌9例,宮頸癌2例,食道癌2例,惡性淋巴瘤1例,其他1例。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內容主要包括:①您知道自己所患的疾病嗎?是通過哪種途徑知道的?②您是否認為應該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疾病?③在治療期間您是否出現(xiàn)過不良反應?④在治療前您認為是否應該知道您所接受的治療的目的、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⑤您是否想了解與疾病有關的醫(yī)學保健知識?⑥醫(yī)護人員能否解答您提出的有關問題?將以上問題制成表格后,由專人以問卷方式直接與被調查者交談,不記名填寫調查表。共發(fā)出問卷70份,收回有效問卷69份,回收率98.6%。
①86.3%的患者明確知道自己所患的疾病,但他們當中有78%的患者是通過檢驗報告、家人、病友獲知的,只有22%的患者是從醫(yī)護人員口中得知的;13.7%的患者不知或不全知道自己所患的疾病。②95.8%的患者認為自己應該知道自己所患的疾病,以便有充分的心理和思想準備面對現(xiàn)實,更好的配合治療。不想知道病情的只占1.1%,持無所謂態(tài)度者占3.1%。③76.8%的患者在放療或化療期間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23.2%的患者不良反應不明顯。出現(xiàn)不良反應時,他們感到緊張和恐懼,因為他們不知道治療過程會出現(xiàn)這些不良反應。④90.5%的患者認為應該在化療或放療前被告知治療的目的、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有助于發(fā)生不良反應時他們可能會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配合治療。另外有9.5%的患者對該問題持無所謂態(tài)度。⑤有94.7%的患者想了解與疾病有關的醫(yī)學保健知識以及出院后繼續(xù)治療、用藥、復查以及飲食、鍛煉等自我護理方面的知識。另外有5.3%的患者持無所謂態(tài)度。⑥只有14.7%的患者對醫(yī)護人員解答的問題感到非常滿意,72.7%的患者感覺一般滿意,12.6%的患者不滿意。
3.1 存在問題
①從患者得知診斷的渠道說明,醫(yī)護人員對是否應告知患者疾病診斷的問題還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了解患者得知診斷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②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沒有考慮到由于腫瘤患者治療手段的特殊性,會給患者帶來生理及心理上的問題,沒有設法采取切實的護理措施去解決或減輕這些問題的發(fā)生。③護理人員對醫(yī)學模式的轉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從單純護理型完全向護理、預防、康復和保健綜合型轉變,缺乏醫(yī)學保健知識,不能很好地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3.2 護理對策
①調查結果也表明,95.8%的患者認為應當被告知診斷結果,而從已知診斷的患者中只有22%的患者是從醫(yī)護人員中獲悉診斷的。完全知情患者認為,應該讓患者知情,以使自己能更好的配合治療。因此,對剛入院患者,醫(yī)護人員應先與家屬溝通,了解家屬對知情權的態(tài)度,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再通過與患者面談,針對患者的個性、心理特點、意愿,結合家屬提供的信息選擇是否告知。②目前腫瘤的治療方法越來越多,由于接受了綜合性的、復雜的治療,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長,但同時也出現(xiàn)大量潛在的不良反應。因此,無論選擇何種治療方案,醫(yī)護人員都必須首先理解已制定的治療方案,確定教育內容,經常地、反復地向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有關信息,并給予情感支持,盡量減少各種不良反應造成的心理問題,以提高生命質量[2]。③調查結果表明,94.7%的患者想了解與疾病有關的醫(yī)學保健知識。最希望通過與醫(yī)護人員交談的方式獲得自己需要的健康教育知識。因此,醫(yī)護人員還應作為一名教育者提供腫瘤疾病康復保健、飲食衛(wèi)生、心理健康、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知識。④腫瘤是一種復雜的疾病,對腫瘤的處理需要一支綜合性的??脐犖?。調查結果表明,只有14.7%的患者對醫(yī)護人員解答的問題感到非常滿意,這說明我們大多數(shù)護理人員目前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還遠不能滿足新醫(yī)學模式的護理需求,因此,腫瘤??谱o理人員應在認識和觀念上有所轉變,不斷加強業(yè)務學習,使腫瘤患者的護理水平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綜上所述,法律含義上患者對病情診斷及治療有知情權,醫(yī)方有告知義務,在告知的同時要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影響。正確對待患者知情同意權,擺正護患關系,明確醫(y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尊重患者的權益,尊重患者的自主性和自我選擇權,才能以人為本,贏得患者的信賴,建立新型和諧的醫(yī)患關系。
[1] 張永清.知情與不知情對消化道腫瘤患者自身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3,7(24):3386.
[2] 盧秀美.護理倫理學[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58-64.
R73
B
1671-8194(2013)29-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