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德,杜 青,陳隱漪
(1.上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上海200082;2.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連云港附屬醫(yī)院,江蘇連云港222004)
偏頭痛是神經(jīng)內科常見的疾病,臨床以反復發(fā)作的一側或兩側搏動性頭痛為主要表現(xiàn),可放射至枕部和頭頂,嚴重時伴有惡心嘔吐、視物不清等先兆癥狀,日久可引起失眠、焦慮等精神癥狀,影響工作和學習。我科自2009年2月~2012年2月采用雙側合谷穴同時提插捻轉治療發(fā)作期偏頭痛50例,對迅速止痛有顯著的療效。現(xiàn)總結如下。
所有患者均為我院門診和住院患者,共100例,按數(shù)字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其中治療組男18例,女32例,年齡在18~60歲之間,平均年齡44.8歲,病程6個月~20年,有先兆癥狀者16例,無先兆癥狀者34例;對照組男17例,女33例,年齡在20~62歲之間,平均年齡45.2歲,病程6個月~19年,有先兆癥狀者14例,無先兆癥狀者3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有無先兆癥狀等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參照1988年國際頭痛學會頒布的偏頭痛診斷分類標準[1]進行診斷。
(1)至少5次發(fā)作;(2)頭痛持續(xù)4~72 h(未經(jīng)治療或治療不滿意者);(3)頭痛呈單側性、搏動性;(4)頭痛時至少出現(xiàn)下列一種癥狀:①惡心或嘔吐,②畏光或畏聲;(5)至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①臨床上能排除器質性疾患引起的頭痛;②盡管臨床上懷疑器質性疾患,通過檢查可否定;③據(jù)其經(jīng)過可判定與偏頭痛的關系。
排除由高血壓病、顱內腫瘤、感染性疾病、五官科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其它疾病引起的頭痛。
治療組采用雙側合谷穴同時提插捻轉的方法治療,即局部消毒后用1.5寸無菌毫針分別垂直刺入合谷穴,待得氣后,雙手以相同的頻率同時提插捻轉10 s,然后留針20 min,每天1次。對照組采用單側合谷穴提插捻轉的方法治療,每天1次,兩組療程均為7天。療程結束后評定療效。治療前及治療期間禁止采用其它方法。療效觀察
采用1998年國際頭痛學會制定的頭痛程度分級,分4級。1級為不痛;2級為輕度痛,但不影響活動;3級為中度痛,但不停止活動;4級為重度痛,不能參加活動。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4年發(fā)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療效判定標準,痊愈:頭痛完全消失,程度1級,頭暈、惡心、目脹等伴隨癥狀消失,隨訪1年未復發(fā);顯效:頭痛基本消失,伴隨癥狀基本消失,偶爾稍感頭部重脹;好轉:頭痛程度減輕1級或以上,伴隨癥狀明顯減輕,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無效:頭痛程度及伴隨癥狀無改善。
應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
治療組臨床痊愈22例,顯效20例,好轉8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臨床痊愈12例,顯效16例,好轉12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偏頭痛為神經(jīng)內科常見疾病,西醫(yī)治療主要以止痛、鎮(zhèn)靜劑為主,但存在明顯的胃腸道刺激、嗜睡、停藥易反復的缺點[2],其發(fā)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與血管與神經(jīng)功能異常、生化改變(如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升高)、內分泌因素、遺傳因素、某些過敏因素有關[3]。也有研究表明偏頭痛患者的病理生理過程與縮血管因子ET及擴血管因子NO有密切關系,且與病情的嚴重程度相關[4]。而血管舒縮功能障礙是導致偏頭痛發(fā)病的主要原因。中醫(yī)學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腑,臟腑經(jīng)絡之氣皆會于頭部。各種原因導致絡脈閉塞,氣滯血瘀,不通則痛。合谷穴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的原穴,而手陽明大腸經(jīng)循行于頭面部,刺激合谷穴具有通行經(jīng)絡、舒筋活血、鎮(zhèn)靜止痛的作用,臨床采用雙側合谷穴同時提插捻轉治療偏頭痛較單側合谷穴提插捻轉治療發(fā)作期偏頭痛有明顯的療效。其作用機理可能與減輕腦血管痙攣、改善腦血流速度、減少神經(jīng)遞質釋放等作用有關,值得進一步在其作用機理方面進行研究。
[1]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eadache disorders.cranial neuralgia and facial pain[J].Cephalalgia,1988(suppl):13 -16
[2]賀永進,杜洪印.偏頭痛發(fā)病機制和治療研究進展[J].河北醫(yī)學,2010,16(5):631 -633
[3]Dai Ming,Jin Miao,Shen Weina.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for Migraine[J].J Acupunct Tuina Sci,2011,9(2):84 -87
[4]仲衛(wèi)功,曾林,孫宗娟,等.偏頭痛患者血漿內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檢測及其意義[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1999,6(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