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萍
(江蘇省丹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蘇 丹陽212300)
婦科護理過程中患者隱私保護的探討
張 萍
(江蘇省丹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蘇 丹陽212300)
目的 探討婦科護理過程中患者隱私保護的方法。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婦科住院患者60例,采用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對隱私的認知程度、泄露途徑、泄露后的等。結果 大部分患者對于隱私認知不足,患者認為的泄露途徑均與醫(yī)護人員有關,大部分患者在自己隱私泄露后覺有心理波動,半數(shù)患者選擇以投訴、訴訟等手段處置這些問題。結論 應加強對患者和醫(yī)護人員的教育,采取加強病歷管理等手段,避免患者隱私泄露。
婦科護理;隱私保護;應對措施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法律觀念也在逐漸提升中,對自己的隱私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隨著《刑法》修正案(七)的頒布,《刑法》首次將公民個人信息(患者隱私權)納入其保護范圍。尊重并保護患者的隱私已經(jīng)成為醫(yī)療機構及相關醫(yī)護人員的法定義務之一,也是評價護理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1-3]。所謂隱私,指的是不愿告訴他人的秘密,具體包含身世及歷史秘密、個人身體秘密、財產(chǎn)方面的秘密、有關家庭生活秘密等。女性特別的心理、生理以及疾病特點決定了婦科是侵犯隱私密集的領域。在診療時,無法避免的將涉及到婚育史以及過往史等情況。對于如不孕不育、未婚先孕、性傳播疾病、再婚、手術史以及生殖器畸形等情況特殊的患者,在進行護理及檢查時,可能會需要暴露患者的生殖器。探討婦科護理過程中患者隱私保護的措施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婦科住院患者60例,年齡介于23~62歲,平均年齡為(34.68±4.02)歲。
1.2 研究方法
在向患者解釋研究目的,并取得患者本身同意的情況下,采用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向患者了以下信息:①患者年齡以及生育情況,;②對隱私的認知程度;③是否存在隱私泄露,假若存在隱私泄露情況,泄露的方式是什么,得知自己隱私泄露以后的心理感受。本研究共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60份,共回收60份,回收率為60%。
2.1 隱私認知情況
9例患者(9/60,15.00%)僅認為自己的乳房、下陰等特殊部位才屬于隱私,10患者(10/60,16.67%)則認為病情屬于隱私,8患者(8/60,13.33%)則認為婚育史、性生活史等屬于隱私,9例患者(9/60,15.00%)認為特殊部位、病情均屬于隱私,8例患者(8/60,13.33%)認為過往史、特殊部位屬于隱私,10例患者(10/60,16.67%)認為過往史、病情屬于隱私,僅6例患者(6/60,10.00%)認為過往史、特殊部位、病情均屬于隱私。
2.2 隱私泄露途徑
14例患者(14/60,23.33%)認為醫(yī)師詢問病情時導致隱私泄露;16例患者(16/60,26.67%)認為臨床醫(yī)師臨床檢查時導致隱私泄露;17患者(17/60,28.33%)認為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時導致隱私泄露;13患者(13/60,21.67%)認為醫(yī)護人員溝通交流時導致隱私泄露。
2.3 隱私泄露后患者心理反應及處置措施
隱私泄露后,9例患者(9/60,15.00%)認為無所謂,18例患者(18/60,30.00%)感到委屈、18例患者(18/60,30.00%)感到害羞及難受、15例患者(15/60,25.00%)感到憤怒。因而患者的處置措置也各不相同,26例患者(26/60,43.33%)選擇忍受,24例患者(24/60,40.00%)選擇與醫(yī)護人員理論,乃至向醫(yī)院及相關部分投訴,10例患者(10/60,16.67%)通過法律程序維護自己的權利。這樣也引發(fā)了一系列的醫(yī)患矛盾。
3.1 婦科患者的隱私表現(xiàn)
①過往病史:患者的過往病史如婚育史、性疾病傳播史、不孕不育史以及結核、肝炎等傳染性疾病史,和患者的某些生理缺陷,如始基子宮、先天性無陰道等,這些隱私一旦被暴露,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名聲、交友、家庭穩(wěn)定、地位以及就業(yè)機會等等?;颊呤遣辉敢鈱⑸鲜鼋?jīng)歷告之包括同事、親友等在內(nèi)其他人[4]。②患病部位:婦科疾病的患病部位大多為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的如臀部、下腹部、下陰以及陰道等,病患是不愿在大家面前暴露或者被其他人所看見的。而婦科檢查往往要暴露這些部位,因而應在檢查前,采取適當措施加以保護。③特殊經(jīng)歷:病患在以往的生活中可能有不愿被他人所知道的信息,比如人流史、藥流史、性生活頻率、婚前行為、婚外性行為以及有個性伴侶等,對于患者而言,這些信息是不能被他人所知道的。
3.2 婦科護理過程中患者隱私保護的措施
①加強患者及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對于患者,應該讓患者明白隱私的具體內(nèi)容。這樣在就醫(yī)、回答醫(yī)師問題、接受檢查以及護理治療,可以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要求,比如要求其他患者出去、關閉房門以及到專門的房間接受檢查及護理等,避免除醫(yī)護人員的人員參與這些過程。對于醫(yī)護人員,應該知道在就診過程中,患者主訴時所透露的信息中哪些屬于患者的隱私,應該注意加以保護[5]。同時醫(yī)護人員應該了解泄露他們隱私的后果,提高他們患者的隱私的主動性與積極性。②加強病歷管理:病歷是患者隱私泄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護理人員應提高意識,妥善保管好患者的病歷,避免患者的隱私泄露。美國衛(wèi)生信息傳輸標準Health level Seven(HL7)已頒布實施多年,配套標準比較完善,并在保障電子病歷傳輸?shù)陌踩〉昧艘欢ǖ某尚?,值得我們借鑒。③改變護理方式,提升護理質量:護理人員應該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清晰患者的情況,了解患者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有些經(jīng)歷或者病情不能夠被出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知道,因此,在這種情形下應特別注意,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或者為患者進行檢查或者護理時,應特別注意避免他人在旁邊。同時,護理人員在對病患進行檢查或者護理時應盡可能避免他人在場,應盡可能在獨立封閉的環(huán)境下進行檢查或者護理,避免患者隱私泄露。另外,護理人員之間或者護理人員與臨床醫(yī)師或者病患進行病情溝通時,必須注意周圍的環(huán)境情況,避免溝通過程中無意間導致的信息泄露[6]。
當前,不管是患者還是醫(y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都還不強,沒有意識到隱私的涵蓋范圍,也沒有意識到隱私泄露后的嚴重性。因而,保護婦科患者的隱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過提高患者和醫(yī)護人員的意識與法律觀念,加強病歷管理,改變護理方式等方法,切實加強維護婦科患者的隱私。只有提高認識,改變以往的看法,真正的從自己做起,從實際做起,才能夠真正保護好患者的隱私,減少醫(yī)療糾紛,緩和護患關系。
[1] 吳英.婦科體檢人群隱私保護護理對策[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2,19(10):952-954.
[2] 楊雪群.婦科護理過程中患者隱私保護的研究[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10(2):515.
[3] 談曉英,劉慧林.人文關懷護理在婦科患者隱私保護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10):87+95.
[4] 張文英.婦科護理中患者隱私保護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8):154.
[5] 伍麗艷,朱琳.淺談婦科護理中病人隱私權的保護[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5):304-305.
[6] 龔月香.婦科患者隱私保護的現(xiàn)狀[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8):4201-4202.
R473.71
B
1671-8194(2013)35-0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