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渭南師范學院 數(shù)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計算機網(wǎng)絡工程技術中心,陜西 渭南 714000)
礦井巷道中的移動通信,對保障礦井安全生產(chǎn)和搶險救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煤礦井下通信環(huán)境十分惡劣,巷道中堆放著各種各樣的物體和井下設備,構成了傳播環(huán)境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電磁波在傳播的過程中不僅會被由煤層、巖石、土壤等組成的巷道壁所吸收,更主要的是會因巷道壁和障礙物而產(chǎn)生多徑衰落現(xiàn)象,嚴重影響有用信號的傳播特性和礦井通信系統(tǒng)可靠性[1]。礦井下傳播的信號不僅受到多徑等小尺度衰落的影響,還受到自然衰落和陰影衰落的影響。OFDM調制技術可以有效抵抗多徑傳播帶來的碼間干擾,具有很強的抗惡劣信道的能力,將成為煤礦井下高速數(shù)字無線通信的基礎技術[2]。
OFDM調制解調原理[3]如圖1所示,對第k個用戶,輸入數(shù)據(jù)首先串并變換成N路,這N路數(shù)據(jù)可以表示為{bk(1),bk(2),bk(N)}。 假設符號起始時刻為 0,則第 k 個用戶發(fā)送信號的等效基帶形式為:
式中,T為OFDM符號的持續(xù)時間,實部和虛部分別對應于OFDM符號的同相和正交分量。
在接收機端,對第k個用戶的第p個子載波進行解調,在時間長度T內(nèi)積分,可以得到:
實際上,式(1)中的OFDM等效基帶信號可以采用離散傅立葉來實現(xiàn)。對于信號sk(t)以速率進行抽樣,可以得到:
其中,sk(i)等效為對 bk(n)進行 IDFT 運算。 同樣,在接收端,為了恢復原始符號 dk(p),可以對 sk(i)進行逆變化,即DFT,可以得到:
依據(jù)礦井巷道信道的特性,系統(tǒng)帶寬為20 MHz,設計井下OFDM系統(tǒng)的參數(shù)[4]如下文。
圖1 OFDM系統(tǒng)調制解調原理Fig.1 Principle of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of OFDM system
在2.4 GHz空直巷道中,取保護間隔時間為400 ns,OFDM符號周期為400ns×5=2 000 ns。子載波間隔為0.625 MHz,當總帶寬為20 MHz時,載波數(shù)為32條。采樣速率為32/(2 000-400)ns=20 MHz,在一個符號周期內(nèi)的取樣數(shù)為20 MHz×2 000 ns=40。
在2.4 GHz分支巷道中,取保護間隔時間為150 ns,OFDM符號周期為150 ns×5=750 ns。子載波間隔為5/3 MHz。當總帶寬為20 MHz時,載波數(shù)為12條,如果采取16點FFT/IFFT運算,則使用帶寬將超過20 MHz,這里采用8點FFT/IFFT來實現(xiàn)。
同樣,當采用1.8 GHz載頻時,可以得出,在空直巷道中OFDM符號周期為750 ns,采用 8點 FFT/IFFT;在分支巷道中符號周期為200 ns,采用4點FFT/IFFT。
首先從一個基本的信號模型出發(fā),在井下巷道環(huán)境中,一個移動臺發(fā)出的幅度為a0,載波頻率為f0的信號可表示為[5]:
無線信道衰落因子可以表示為:
其中,ξ表示小尺度衰落部分,ζ表示大尺度衰落部分。
經(jīng)過井下巷道環(huán)境傳播,收到的N條從散射體反射回來的信號和可以表示為:
由式(6)可以看出,要確定經(jīng)過巷道環(huán)境傳播后的接收信號的強度,就是要計算出信道衰落因子η,也就是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分別計算出代表小尺度衰落的ξ和代表大尺度衰落的ζ2個衰落因子。
由此,建立同時反映巷道環(huán)境下大小尺度衰落的信道模型。井下的無線傳播環(huán)境復雜,小尺度衰落的多徑影響以及多普勒效應是主要衰減因素,同時,井下的大尺度衰落也不同于戶外自由空間,對傳播信號功率的影響更大。文獻[6-7]顯示,在2.4 GHz條件下,對于99%的情況,當接收機和發(fā)射機都位于空直巷道時,信道的傳播時延均方根小于85 ns,而當接收機和發(fā)射機都位于分支巷道時,信道的傳播時延均方根小于35 ns;而1.8 GHz條件下,空直巷道的時延均方根取35 ns,分支巷道取10 ns。因此,可以計算出2.4 GHz空直巷道的相干帶寬約為2.3 MHz,分支巷道為5.7 MHz;1.8 GHz空直巷道的相干帶寬為5.7 MHz,分支巷道為20 MHz。
小尺度衰落方面,以m的取值來區(qū)分巷道的種類,在空直巷道中m=3,分支巷道m(xù)=1。大尺度衰落分為路徑損耗和陰影衰落兩部分,衰落模擬為:
其中,R1,R2是巷道中豎直和水平面的反射系數(shù),CLt,CLr是傳送天線和接收天線的耦合損耗。陰影衰落ψdB是均值為0,方差為φdB的高斯隨機變量。
當以傳輸距離為尺度進行實際計算時,只需根據(jù)具體的傳輸距離,判斷其在斷點之內(nèi)還是斷點之外,以選擇大尺度衰落部分的模型。
對OFDM系統(tǒng)在井下1.8 GHz和2.4 GHz頻率下以20 MHz限帶的情況進行誤碼率性能比較,分別考慮空直巷道和分支巷道2種情況。采用QPSK調制,信噪比為20 dB,天線增益Gd=20 dB,天線移動速率為10 km/h,不考慮脈沖干擾。仿真結果如圖2和圖3所示。
圖2 OFDM系統(tǒng)在空直巷道下誤碼性能Fig.2 BER performance of OFDM system in empty straight tunnel
圖3 OFDM系統(tǒng)在分支巷道下誤碼性能Fig.3 BER performance of OFDM system in branch tunnel
從圖中可知,誤碼性能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而衰減。分支巷道下信號衰減比空直巷道更快,誤碼性能較空直巷道更差。采用1.8 GHz載頻與2.4 GHz載頻時對系統(tǒng)誤碼率的影響不大,2.4 GHz載頻時誤碼率略好于1.8 GHz載頻時誤碼率。
文中以傳播距離為尺度,模擬和衡量OFDM系統(tǒng)在井下實際環(huán)境中使用時的性能特點。從仿真結果可以看出,在空直巷道和分支巷道中,礦井OFDM系統(tǒng)誤碼率的性能都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而惡化,在全部100 m通信距離內(nèi)僅上升1個數(shù)量級左右,可見OFDM系統(tǒng)對大尺度衰落有很強的抵抗性。
[1]張靖,姚善化.基于OFDM技術的礦井通信抗多徑衰落方案研究[J].煤炭工程,2009(12):22-24.ZHANG Jing,YAO Shan-hua.Research on anti multipath fading plan of mine communication base on OFDM technology[J].Coal Engineering,2009(12):22-24.
[2]李瀅,楊維.OFDM調制技術在礦井巷道中的通信性能仿真分析[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9(2):67-72.LIYing,YANGWei.Simulation analysis of OFDM modulation in mine tunnels[J].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2009(2):67-72.
[3]周青青.巷道環(huán)境的寬帶無線調制技術性能研究 [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9.
[4]王文博.寬帶無線通信OFDM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5]仇佩亮,陳惠芳,謝磊.數(shù)字通信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7.
[6]Nerguizian C,despins C L,Djadel M.Radio-channel characterization of an underground mine at 2.4 GHz[J].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05,4 (5):2441-2453.
[7]Boutin M,AFFESS.Statistical modeling of a radio propagation channel in an underground mine at 2.4 and 5.8 GHz[C]//IEEE Volume Technology Conference,2005(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