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峰,陳雪禮,涂 艷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西九江332000)
血清生化標志物的檢測是臨床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判斷其預后的重要指標。B型鈉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判斷AMI患者的遠期康復有著重要的臨床價值,但對評估AMI早期心功能狀態(tài)及近期預后的價值報道不多。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其可能通過多方面的生理生化作用誘發(fā)凝血酶的產生和血小板聚集等,進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血漿Hcy水平升高已成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子之一。
為了進一步觀察、研究AMI患者血漿BNP和Hcy的變化及二者聯合檢測在AMI診斷和預后評價中的意義,我們檢測了AMI患者的血漿BNP及Hcy水平。
選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50例AMI患者,其中男108例、女42例,年齡(61±15)歲。其癥狀和實驗室檢查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1]中AMI的診斷標準。150例AMI患者中有33例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治療,117例給予藥物溶栓治療。對150例患者預后進行隨訪,隨訪時間為1年,其中發(fā)生心血管事件患者51例、未發(fā)生心血管事件患者99例。同時選擇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健康體檢者135名作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90名、女45名,年齡(61±12)歲,均排除心臟及腎臟疾病史。
AMI患者于入院后(距AMI發(fā)作24~72 h)立即抽取靜脈血3~5 mL。血漿BNP水平采用羅氏E601化學發(fā)光全自動儀及配套試劑測定。血漿Hcy水平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深圳奧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進行測定。在進行藥物溶栓或PCI治療后再次檢測患者血漿BNP及Hcy水平。正常對照組于清晨空腹抽血,進行相同指標的測定。對住院和隨訪期間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51例患者和未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99例患者分別于發(fā)生心血管事件后和隨訪1年后檢測血漿BNP和Hcy水平。
AMI組血漿BNP和Hcy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見表1。
AMI患者經藥物溶栓或PCI治療后血漿BNP和Hcy水平明顯低于藥物溶栓或PCI治療前(P<0.05);與藥物溶栓相比,PCI治療組血漿BNP、Hcy水平下降更為明顯(P<0.05),見表2。
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組BNP和Hcy水平明顯高于未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組(P<0.05),見表3。
表1 AMI組與正常對照組血漿BNP和Hcy水平比較(±s)
表1 AMI組與正常對照組血漿BNP和Hcy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BNP(pg/mL) Hcy(μmol/L)AMI組 150 594.38±167.58* 37.6±11.44*正常對照組135 56.32±28.79 7.62±3.18
表2 AMI患者治療前、后血漿BNP和Hcy水平比較(±s)
表2 AMI患者治療前、后血漿BNP和Hcy水平比較(±s)
注:與同種方法治療前比較,*P<0.01;與藥物溶栓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BNP(pg/mL) Hcy(μmol/L)藥物溶栓前117 618.06±224.46 39.66±9.54藥物溶栓后 117 256.94±118.55* 16.47±7.24*PCI治療前 33 494.37±183.63 35.53±8.12 PCI治療后 33 78.03±11.24*# 10.33±6.09*#
表3 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組與未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組血漿BNP和Hcy水平比較(±s)
表3 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組與未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組血漿BNP和Hcy水平比較(±s)
注:與未發(fā)生事件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BNP(pg/mL) Hcy(μmol/L)心血管事件組 51 609.15±287.37* 39.50±12.61*未發(fā)生事件組99 326.85±134.04 14.56±7.12
血漿BNP和Hcy均為AMI診斷及預后判斷的重要指標。BNP是繼心鈉素后被發(fā)現的又一種心臟利鈉肽,與心鈉素擁有類似的擴血管、利鈉、利尿、對抗醛固酮分泌等作用[2]。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病理狀態(tài)下,血漿BNP可出現明顯升高[3]。AMI早期由于部分心肌壞死,在梗死區(qū)和非梗死區(qū)的交界部位產生牽拉,使心室壁張力增加促進BNP的分泌。BNP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癥(ACS)患者中升高,并且可作為ACS患者預后的標 記 物[4]。臨床研究顯 示[5],BNP <50 pg/mL對AMI有96%的陰性預測值,經多元分析表明BNP是獨立于病史、體格檢查、胸片,甚至是急診室醫(yī)生診斷的最強的心力衰竭預測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AMI組與正常對照組血漿BNP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同時經藥物溶栓或PCI治療后血漿中BNP水平明顯降低(P<0.05),且在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組和未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組的比較中,BNP水平也顯示出明顯的差異。本研究結果與既往研究報告[6]一致,顯示BNP水平可作為指導AMI臨床診斷、治療以及進行預后預測的指標。
臨床研究顯示[7],高Hcy血癥是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子,且血漿Hcy水平與冠狀動脈受按程度呈正相關,并隨病情的加重呈階梯狀升高。高水平Hcy對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影響是復雜的,最終造成的結果是促進血栓形成傾向[8]。動物實驗顯示[9],血漿 Hcy 升高到一定程度可導致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強,血液中血栓素B2(TXB2)含量也隨之上升[10]。Hcy還可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引發(fā)血小板活化、PGI2-TXA2失衡,導致脂質沉積于動脈血管壁,成為發(fā)生AMI的病理基礎[11]。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漿Hcy水平在AMI組與正常對照組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經藥物溶栓或PCI治療后,Hcy水平明顯降低,而未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組的Hcy水平亦明顯低于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組。其原因可能與Hcy生成氧自由基及H2O2等間接導致LDL-C氧化及Hcy引起內皮細胞基因表達的改變有關[12]。
綜上所述,血漿BNP、Hcy與AMI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且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可作為指導AMI臨床診斷和治療的指標,也可作為預測AMI患者遠期康復的參數,聯合檢測更具有參考價值,值得臨床重視。
[1]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循環(huán)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2):710-725.
[2]黃江渝,王 嫻,張 艷.血清腦鈉素水平與心衰的臨床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7,36(8):1069-1070.
[3]Lorgis L,Zeller M,Dentan G,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elderly people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BMJ,2009,338:b1605.
[4]尹冬華,周 辰,潘曉東,等.腦尿鈉肽聯合其他血清指標檢測在超高齡患者心力衰竭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2,34(22):3380-3381.
[5]張漢園,陳金梅.血清3項指標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及預后中的關系[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22):2737-2738.
[6]陸惠芬,趙勤英,吳 泉.快速B型鈉尿肽測定及在心衰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檢驗醫(yī)學,2004,19(3):239-241.
[7]沈 健.急性心肌梗死生化標志物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2,33(1):106-110.
[8]耿 潔.聯合檢測Hcy、FIB、D-D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診斷價值的探討[J].檢驗醫(yī)學,2011,26(1):8.
[9]Reichlin T,Hochholzer W,Stelzig C,et al.Incremental value ofcopeptin forrapid rule outof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Am Coll Cardiol,2009,54(1):60-68.
[10] 張建祥.Hcy、Hs-CRP、BNP聯合檢測對于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1,49(4):67-68.
[11]劉艷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血清CRP、BNP、IL-8及NO水平變化的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7):501-502.
[12] 張 磊,馬艷輝,牟曉峰.AMI患者LP(a)、HCY和CRP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12,23(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