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資深媒體人,從事體育新聞報道20年,先后供職于新華社廣東分社和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現為南方都市報主任編輯、高爾夫版負責人。
又到深秋,又到了中國高爾夫賽事的旺季。今年十月或許是史上賽事最密集、撞期最嚴重的一個月:第一周,有華彬LPGA中國精英賽和沃爾沃青少年比洞賽,第二周有南山——中國大師賽,第三周有佛山公開賽——歐洲挑戰(zhàn)巡回賽和澳門公開賽,第四周有BMW大師賽、亞太業(yè)余錦標賽和三亞女子高爾夫公開賽,第五周有觀瀾湖世界第一挑戰(zhàn)賽和匯豐冠軍賽……
隨著各項賽事的臨近,公關公司們也開始粉墨登場。
由于國內高爾夫賽事的特殊性,公關公司在各項大賽的運作中長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項賽事是否圓滿成功,是否完美,公關工作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遺憾的是,歷史上總有一些缺乏資質、不夠專業(yè)的公關公司給一些高端賽事帶來瑕疵。而在這些受到“傷害”的賽事中,瑞安中國挑戰(zhàn)賽、金沙湖天王對抗賽和匯豐冠軍賽應該可以躋身前三名。
2011年10月的瑞安挑戰(zhàn)賽堪稱史上最混亂的賽事,這場飛行里程超過5600公里的七天七城之戰(zhàn)既讓球星們疲于奔命,又讓媒體們怨聲載道。一位著名業(yè)內人士在提前獲知內幕后,果斷推辭了這項賽事的新聞官一職。有記者抱怨,不僅采訪費盡周折,連原本計劃好的采訪環(huán)節(jié)也莫名其妙被取消。金沙湖天王對抗賽不僅場面混亂,采訪受阻,媒體中心更是發(fā)生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公關公司工作人員不準因工作錯過午飯的記者拿媒體中心里的餅干充饑,理由是“茶點時間未到”。連主辦方負責人都嘆息:“這次活動沒有達到期望值,一個成功的活動應該有序,有很好的觀賞氛圍?!?/p>
從第二屆比賽起,匯豐冠軍賽就采用國內賽事中鮮見的公關模式:由兩家公司——W公關和X公關分別負責新聞發(fā)布會(包括開球儀式)和正式比賽,而兩家公司只對各自的客戶——贊助商和主辦方負責。由于兩個團隊“各自為政”,導致兩個緊密相連的環(huán)節(jié)被硬生生地分割。該賽事曾出現過近200家媒體報紙,報道量尚不到1/20的怪異現象,而且,按公關公司的原計劃,有些媒體不僅不在受邀采訪之列,而且四天的比賽只能獲得一天的采訪資格。其中原因不難理解:公關公司的客戶是老外,賽后收集圖文并茂的雜志和網站報道,比報紙的“豆腐塊”更好“交差”,反正老外也不知道這些印刷精美的雜志到底在中國發(fā)行和銷售了多少本,那些眼花繚亂的網站究竟有多少人會去看。
近幾年來,中國承辦的國際高爾夫大賽越來越多,離不開商家的投入和支持。多數商家花錢不是為了做慈善,而是希望借賽事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自然也希望賽事辦得有影響力,宣傳報道達到期望值。公關公司受人錢財,理應盡力幫客戶實現這一愿望,至少應該篩選一些有影響力的媒體,并且盡可能為媒體的采訪提供便利。
九月底,筆者收到這樣一封郵件:“您好,我是XX公關的XX,我們公司接了XX比賽,不知道老師能不能幫忙發(fā)個資訊?!笔盏酱肃]件時,距離該賽事開打已不到兩周,本單位是否受邀采訪,公關卻只字未提。
十月盛宴尚未開席,希望賽事越辦越好,也希望公關公司更專業(yè)一點,即使不能為賽事錦上添花,也別幫了倒忙毀了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