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在幾天之后才得知他的同桌葉子輟學的消息,葉子在離校的前一天一直悶悶不樂,對同桌兼好朋友的他欲言又止,時而又說一些奇怪的話。小楊也只是以為葉子因感冒未愈而身體不舒服,就為他倒來熱水。葉子突然說他好餓,聽葉子這么一說,小楊頓覺饑腸轆轆,于是兩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喝了幾杯熱水,學校沒有加餐,開水倒是管夠。誰知那天過后,小楊的同桌便成了空桌。
周末,小楊約了同學去葉子家一探究竟。初冬的雪蓋住小徑,他們沿著寥寥的足跡,深一步淺一步地挪行。從清晨走到半晌,終于看到前方壩堤上的零落的幾處房舍。葉子說過他家就在峽谷的堤壩上。小楊明白為什么葉子總說他好餓了,自從合村并校之后,葉子家離學校的距離足以成為成人田徑隊的常規(guī)科目,他一個小孩子每日里來回奔波如何吃得消?小楊聽說城里的孩子多有肥胖癥,在這里恐怕要成神話了。葉子家就剩葉子媽在打掃院子里的積雪,葉子已經(jīng)去了城里,他的爸爸在那里給人打工。
小楊原本準備了一套勸學的說辭,現(xiàn)在全無用處,只好和同學悻悻而歸,笨重的棉鞋踩著雪地嘎吱嘎吱響,跋涉的汗水濕透了衣衫又蒸出熱氣,但他的心里卻絲絲冰冷,腦海里全是那個曾一起歡聲笑語的少年。
多日后的午后,小楊正望著窗外在雪地上跳躍的陽光出神,看見鎮(zhèn)上的郵遞員牽著那匹老馬哼哧哼哧地趕來,老馬碩大的鼻孔噴出霧氣著實像個大煙鬼,小楊正為這個擬人化的比喻感到好笑,猛然想起這話是葉子先前說過的。
老馬停在窗前,兀自喘著粗氣,郵遞員伸手探進郵包,變戲法似的從中掏出收信欄寫著“楊巒”的信件,小楊愣了半天才反應(yīng)過來這是自己的信。看著熟悉的筆跡,小楊驚叫道:“是葉子的信”。
一幫同學圍住小楊,看他小心翼翼地拆開信來。小楊激動地讀,同學們急盼地聽,都想從這薄薄的紙片得知昔日同窗小友的境況。葉子說他在工地上打零工,每天有米飯饅頭吃,他還說想要快點長大能干重活也給大家買來吃。小楊讀完默然無語,最后折好放進信封。同學們也都不再言語。葉子的音訊和他的惦記讓這些孩子滿腹心事。誰能知他們年少的艱苦和情誼呢?
后來很長一段時間,葉子不再來信,仿佛他真的忙著給大家掙米飯饅頭去了!
不過,有一天學校突然運來一批糧食和廚具,學校旁建起愛心食堂,專門供應(yīng)愛心午餐和課間加餐,大家又都想到了葉子和他的理想。而這一切又確實與葉子有關(guān)。只是葉子再也……
城里的工地上突發(fā)一起嚴重事故,傷亡者眾多,葉子也在其中,當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他時,他的左腿只能截肢了。葉子也因是“最小的打工者”成為輿論焦點拷問著社會良心,進而更多的人開始關(guān)注他們以及他們的山村。小楊后來從報紙上得知,他寡言的同桌在病床上向來人傾訴,感動了一座城池。愛心志愿者和物質(zhì)隨后涌入寂寥的山村。
……
冰雪消融的季節(jié),小楊和同學們翹首以盼的葉子終于回來了,郵遞員的老馬馱著葉子神采奕奕地踱來,小楊透過婆娑的淚眼看到葉子無邪的笑和殘缺的左腿,奔跑著迎去!
背景資料:21世紀教育研究院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近4年來,全國小學輟學率大幅度回升,2011年輟學生已達88.3萬人,輟學率8.8‰。十年間,輟學主體由高年級遷移到小學一、二年級。專家表示,大規(guī)模撤并教學點使大量學生輟學,每年可能產(chǎn)生新文盲上百萬,我國小學輟學率退至十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