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學生無話可寫的難題,通過開發(fā)習作資源,豐富學生生活積淀,引導學生用心觀察體驗,提高捕捉素材的能力,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寫作內(nèi)容。針對學生不知道怎么寫的問題,加強方法指導,開闊學生習作思路,培養(yǎng)學生巧妙構思、謀篇布局的能力。針對學生有話不會表達的問題,訓練學生加強語言積累,提高學生運用語言表達的能力,讓學生文思如泉、妙筆生花。針對學生不愿寫的問題,通過創(chuàng)設言語交往的情境,加強賞識激勵等途徑,激活學生的習作欲望,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關鍵詞:小學生習作;能力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06-064-2
小學生害怕習作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人們曾用“橫眉冷對習作題,俯首狠咬鉛筆頭”來形容小學生習作時的尷尬狀態(tài)。雖然新課程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但是,小學生害怕作文的局面還是沒有徹底改變。
學生害怕作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1.沒有內(nèi)容可寫(材料問題);2.有內(nèi)容但不知道怎么寫(方法問題);3.有內(nèi)容但不知道用什么語言表達(語言問題)。如何解決以上問題,讓小學生不再害怕習作,而且能不斷提高自主習作能力呢?為此我們進行了如下探索:
一、豐富生活積淀,培養(yǎng)敏銳捕捉素材的能力
1.開發(fā)資源,豐富生活積淀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币簿褪钦f,作文教學必須回歸生活,以生活為本源。
為此,我們在省級課題《小學習作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研究》課題引領下,廣開渠道,開發(fā)五大文化資源,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去觀察、去實踐、去體驗,從而增加自己的生活積淀,豐富自己的習作素材。一是開發(fā)活動文化資源,營造活動文化的教學場域,讓學生在玩玩樂樂中建構起鮮活靈動的習作素材。二是開發(fā)自然文化資源,立足季節(jié)特征,以生動感性的自然景觀為素材,不斷創(chuàng)造、演化出豐富多彩的習作素材。三是開發(fā)社會文化資源,引導學生在參觀、訪問、調(diào)查、研究、收集資料等社會實踐活動中積累相關的習作素材。四是開發(fā)家庭文化資源,抓住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導學生體驗家庭的溫馨、家人間的親情,激發(fā)學生真情實感。五是開發(fā)地域文化資源,引導學生在鄉(xiāng)風民韻中尋找素材,在心靈深處留下一份美好的故鄉(xiāng)記憶。通過有目的地開發(fā)資源,使本來沒有的或者比較弱化的材料更加鮮明。
2.引導觀察,捕捉習作素材
我們努力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從平淡瑣碎、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中捕捉習作素材,豐富表象的儲備量。引導學生觀察時不僅要用眼睛看,去觀察周圍不斷變化著的事物,還要用聽覺、嗅覺、味覺、膚覺等多種感官進行觀察。通過引導,讓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對身邊事物總保持一種新鮮感:別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別人知道大概的,自己觀察得很仔細;同一個事物,每次觀察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擁有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才能不斷豐富生活儲備。誰的觀察能力強,誰善于發(fā)現(xiàn),誰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習作材料。
3.用心體驗,積累豐富情感
我們常說:文章不是無情物。學生能否寫出真性情的文章不僅取決于他們對生活的觀察力,更決定于他們的情感積累。情感是文章的活水源頭,文章是情感的自然結晶。所謂“情動而辭發(fā)”“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莫始于言,莫深于義?!惫湃说倪@些話告訴我們:寫文章沒有“情”這個根本也是不行的。為此,我們在教會學生用眼“看”世界的同時,更教會學生用心“品”世界。引導學生要能為每一次燦爛的日出而欣喜,為每一次凄美的日落而悸動;要能從母親的眼神中讀出關愛,從朋友的笑臉中讀出真誠;從小草的萌芽品出生命之強大,從秋天的落葉品出奉獻之精神……只有讓學生坦露著誠心,積極、認真地去解讀生活的時候,才能從平凡普通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諦,產(chǎn)生與眾不同的情感共鳴,才能真正寫出“情動于中而行于言”的文章來。
二、加強方法指導,培養(yǎng)靈巧構思謀篇的能力
1.訓練思維,開闊學生習作思路
小學生怕寫習作有時是因為思路打不開。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教給學生從多角度出發(fā),多方面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構思的方法。如在指導內(nèi)容為跳繩比賽的習作時,鼓勵學生多角度構思,可以寫訓練跳繩時的苦、累、汗,體會到訓練的辛苦;可以寫對訓練的思考,摸索出了跳好繩的門道;可以寫訓練中受到同學的關心、幫助,體會到了集體的溫暖;可以寫比賽的經(jīng)過和最后的勝利,總結出比賽勝利的結果,明白了‘磨刀不誤砍柴功’的道理。通過這種多思維、多角度的寫作,既可以使學生突破應試教育固定、僵死的思維模式,又可以使學生寫出靈活多樣、內(nèi)容豐富、新穎、見解獨到的好文章來。
2.讀寫結合,學習謀篇布局的方法
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引導學生從教科書中學,課外閱讀的書籍中學,學習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布局謀篇的。教師有意識地抓住閱讀教材有特色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感悟,仿寫。抓住別開生面的開頭、耐人尋味的結尾,巧妙的過渡、合理的照應等讓學生仿寫;引導學生抓住那些匠心獨運的構段方式進行仿寫;抓住文章巧妙的構思、深刻的立意等來仿寫。通過讀寫結合,學習方法,模仿實踐。
三、加強語言訓練,培養(yǎng)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1.熟讀成誦,儲存語言
背誦是積累語言的好方法。教學中我們常常要求學生熟讀背誦教材中優(yōu)秀篇章、精彩片斷、優(yōu)美語句,從中得到較多的語言儲備。我們不僅要求學生對課文中要求背誦的內(nèi)容一定要讀背熟記,就是沒有要求背誦的一些好文章,凡是貼切的比喻句,生動的描寫句,精辟的議論句,優(yōu)美感人的抒情句,以及名言、警句、短詩、格言等等,我們都鼓勵學生將其讀背熟記,把這些精妙語言作為“儲備糧”儲存起來,并加以聯(lián)想、想象,使之理解消化,化為己有。語言只有積累得多了,學生寫作時才能隨意提取出來,運用自如。因此,我們應充分利用小學年齡段是一生中記憶的最佳時期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加強背誦,強化記憶,積累起終生受用不盡的材料。
2.做讀書筆記,積累語言
我們積極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從中汲取營養(yǎng),豐厚頭腦倉庫中優(yōu)良的語言儲備。同時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巧妙運用選讀、速讀、精讀、批注、筆記等方法來讀書,邊讀邊思邊記,做好好詞佳句、優(yōu)美段落的摘抄、整理、誦讀等,引導學生在思考中發(fā)現(xiàn),整理中感悟,誦讀中內(nèi)化,從中汲取語言精華,逐步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達到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的目的。厚積才能薄發(fā)。只有當學生大腦中有著豐富的語言積累的時候,他寫作時才能文思如泉,妙筆生花。
3.訓練仿寫,運用語言
我們不僅要通過誦讀把優(yōu)美語言儲存起來,我們更要引導學生學會用自己的大腦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語言,這樣語言表達才會更加靈活自如。要讓學生創(chuàng)造出有個性化的優(yōu)美語言,可以從仿寫教材中的優(yōu)美語言開始。如課文的外貌描寫非常生動,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其中的語言仿寫其他人的外貌,課文的對話描寫非常精煉有趣,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寫寫對話,課文的成語運用非常恰當,可以引導學生或說話或造句加以運用??傊?,抓住課文精彩語言、特色句式引導學生感受、積淀,可以幫助學生習得語言,提高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
四、激發(fā)習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樂于表達的欲望
1.在言語交往中激活學生的習作欲望
學生害怕作文,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寫作的動力。在他們的眼中習作只是一個作業(yè),一次任務,是老師“要我寫”而不是“我要寫”。要激發(fā)學生主動寫的欲望,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將習作教學基于交往的視野中,讓學生體會到寫作其實就是一種交往,有明確的言語對象,習作就是你在向對方或表白,或解說,或辯論,或傾訴,或發(fā)布……習作內(nèi)容是我必須告訴你的話,不吐不快。只有把習作當成一種交流,一種用書面語言來進行思想交流的方式時,學生才會主動習作。只有當學生感到不吐不快時,才能寫出鮮活的文字,才能在習作中張揚個性和生命活力。
2.在賞識激勵中強化學生的習作欲望
學生之所以對習作不感興趣,甚至逃避習作,還與教師批改習作呆板單一的方式有關。以往教師習慣于對每個學生的每篇習作精批細改,對其中的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不放過,學生看著被改得面目全非的習作,信心一點點喪失,最后選擇了害怕,選擇了逃避。我以為,要激發(fā)學生習作欲望還要做到:
(1)賞識評價。要多表揚學生習作中的優(yōu)點,哪怕是一個貼切的詞語,或是一個形象生動的句子,教師都應以充滿激情和希望的評語大加贊賞,增強他們不懈努力的信心。讓學生在不斷的成功中獲得心理、精神上的滿足,從而產(chǎn)生輕松、愉快的情緒體驗,親近習作,喜歡習作。
(2)高分激勵。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在一次作文公開課上,就曾經(jīng)運用高分激勵的方法:一個學生經(jīng)過努力改正了文中的毛病,于老師給了他100分,一位學生作文寫得好,于老師給他打150分。當學生看到這么高的習作分數(shù),他心中是多么的高興?。∪绻未瘟曌鞫伎梢缘玫礁叻?,每次習作他都可以高興一次,那么,他還會害怕習作嗎?恐怕盼習作還來不及呢!
(3)展示成果。通過“精彩片段品讀、優(yōu)秀習作展示、班級優(yōu)秀作文集、個人作文小冊子、網(wǎng)絡發(fā)表、投稿發(fā)表”等多種途徑,為學生的成功創(chuàng)設一個施展才華的大舞臺。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作文的成功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和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要用滿意的效果去強化他們的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生自主習作能力,提高學生作文水平,這是我們?yōu)橹畩^斗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將不懈努力,不斷探索,尋找出更多、更切合兒童實際的方法策略來,徹底改變學生害怕作文的局面,去迎接作文教學改革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