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灰性土壤上建造的棚室,由于土壤內富含鈣、鎂、鐵、硅等多種元素,且長期耕作處于封閉的環(huán)境中,造成土壤積鹽日益嚴重,尤其是栽培5年以上的棚室問題更加嚴重,對蔬菜的正常生長造成嚴重影響。筆者根據(jù)長期的實踐經驗,現(xiàn)將棚室石灰性土壤鹽害的發(fā)生原因與對策總結如下:
一、積鹽癥狀
積鹽嚴重的棚室,黃瓜、番茄、辣椒等蔬菜都表現(xiàn)出植株矮小,葉色濃綠,表面似有蠟質,閃閃發(fā)光,葉緣翻卷,根毛少,根呈褐色或根尖齊鈍。具體表現(xiàn)是:
1. 黃瓜 常表現(xiàn)為生長點萎縮,心葉褪綠,未展開的葉柄向內彎曲。中、上部葉出現(xiàn)“鑲金邊”或“花打頂”等現(xiàn)象,受害嚴重時葉緣呈黃白色。中、下部葉片的葉肉隆起,葉緣下卷呈“降落傘”狀或葉緣干枯。植株生長緩慢,不澆水不長,有時白天萎蔫,夜間恢復,常結出畸形瓜和苦味瓜。
2. 番茄 受害植株莖細,株形由正常的正三角形變成頂部平齊的梯形,果實著色不良,形成綠肩果。
3. 辣椒 受害植株生長不良,葉片出現(xiàn)黃色至褐色的圓形或橢圓形斑。
二、發(fā)生原因
1. 過量施用化肥 棚室建造投資大,菜農期望高產出,想要獲得高收益,受傳統(tǒng)觀念“糞大水勤,不用問人”的影響,往往把高產出寄托在高施肥上。由于蔬菜是肥料敏感型作物,要想生長速度快、產量高,不僅需要施入比大田作物更多的肥料,而且要求土壤有很好的保肥保水能力。新建的棚室往往是在大田上建造,要改造成肥沃的菜園土,常需要4~5年時間。因此,在棚室蔬菜生產的頭幾年,大量施肥有極其明顯的增產效果,這就使菜農更加相信大量施肥的好處,過量施肥就變得非常普遍。
然而,化肥過量施用會帶來一些問題:一方面會使土壤含鹽量增加(肥料中未被利用的雜質和鹽類進入土壤),特別是那些有效成分含量低,雜質和添加物多的肥料,如過磷酸鈣等的施用使土壤鹽分快速升高。另一方面,施入生理酸性肥料,作物吸收有用的養(yǎng)分后殘留的酸根離子可以和鈣、鎂等離子結合,使土壤板結或以可溶于水的鹽類進入土壤溶液,使得土壤溶液中鹽的濃度升高。
2. 大量施入未充分腐熟的人畜糞尿 人糞尿和雞、豬糞尿中含有大量的無機鹽、硫化物、有機鹽,當這些肥料未經充分腐熟施入土壤后,受棚室內高溫影響,肥料會快速腐化分解,釋放出氨氣和硫化氫等有毒氣體,毒害作物;同時,殘留的酸根離子進入土壤,變難溶性鹽為可溶性鹽,使作物根際土壤的鹽濃度升高。
3. 缺乏降水淋溶 露地栽培時,施入田間的化肥和殘留在土壤中的游離酸根離子、鹽基離子等一部分被自然降水淋失帶走,極大地降低了根際土壤溶液的鹽分。而棚室中的土壤,由于長期處于塑料薄膜的保護當中,不受降水沖洗,施入的大量肥料除少部分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不能隨雨水下滲到土壤深層,過剩的肥料就被遺留在土壤中,使土壤發(fā)生次生鹽漬化。而過高的根際土壤溶液會對作物產生毒害。
4. 由棚室土壤水分獨特的運動規(guī)律造成 棚室土壤水分的運動大部分時間和露地相反,水分沿毛細管自下向上運動,隨著水分的運動,土壤深層的鹽分會逐漸向地表聚集,導致土壤表層的鹽分增多。
三、對策
1. 增施有機肥 最好增施秸稈、綠肥等纖維素多的有機肥,這樣既利于大棚蔬菜根系伸展,增強根系吸收養(yǎng)分和水分的能力,又可改善土壤物理結構,增加團粒結構,提高有機質含量。
2. 科學合理施用化肥 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嚴格控制速效氮肥用量。選用施用后對土壤溶液濃度影響較小的化肥,如磷酸二銨、硅谷-有機硅長效緩釋肥等。嚴禁施用能使土壤溶液濃度急劇增大的化肥,如氯化銨、氯化鉀等。
3. 淋雨灌水 利用夏季棚室空閑時間,撤掉棚膜淋雨溶鹽和灌水沖鹽。最好在高溫季節(jié)進行大水漫灌,地面覆蓋棚膜使水溫升高到50℃以上,這樣既能淋溶鹽分,又可殺死病菌和地下害蟲,有利于下茬蔬菜生產。
4. 作物吸鹽 連續(xù)種植大棚蔬菜5~6年后,種植1季玉米、高粱、油葵等耗肥量大和對營養(yǎng)元素需求多的作物,使其盡量吸收土壤中的可溶性鹽類,對恢復地力、減輕鹽害、減輕蔬菜病害都有顯著效果。
5. 深翻和秸稈還田 通過深翻打破土層結構,將上層鹽分含量高的土壤翻入底層,減少上層鹽分含量,同時進行小麥、玉米秸稈直接還田。作物秸稈直接還田后,在腐解過程中可吸附利用土壤中的礦質元素,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動。
6. 換土 起出棚室內積鹽的表土,運至棚室外,然后換入大田新土。此法雖費工費力,但卻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