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由于名字里有個“枚”字,或許是因為電視宣傳的鼓噪,我對每年一度的“武漢東湖梅花節(jié)”格外上心。元宵節(jié)之際,春風(fēng)輕拂,萬物復(fù)蘇,我們一家人又撲向梅園踏春品梅,這已是定居武漢十余年幾乎每年必去的地方。浸身于香池花海,盡情欣賞梅花的傲雪凌霜之姿、含苞待放之美和百花綻放之艷,感受漫步梅株花間的恬靜、踏青賞梅的雅致和舉家暢游的愉悅,那真是心兒醉了,人兒也醉了。
東湖梅園不愧是武漢市乃至全國梅花的專類園,園內(nèi)面積800余畝,現(xiàn)有梅花品種達320余種,種植梅花2萬余株。以“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為美德的梅花,以她疏影清雅、清香遠(yuǎn)溢的姿容而成為二十四番花信之首,被譽為花魁,并以“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品格和氣節(jié),古往今來為世人所稱頌,把她與松、竹一同譽為“歲寒三友”,把梅、蘭、竹、菊譽為花中“四君子”。在“梅花節(jié)”開園的一個多月時間里,自臘梅吐蕊開始,從早梅到晚梅兩萬余株梅花次第開放,百畝梅花傲霜斗雪、競吐芬芳,形成武漢磨山梅園的特色景觀,從而吸引著南來北往的游客紛至沓來。
梅園設(shè)有“妙香閣”、“江南第一枝”、“花溪”、“放鶴亭”、“梅友雕像”和“冷艷亭”等景點,古樸典雅的仿古建筑點綴在生機勃勃的梅園花海中,顯得那樣清新雅致、別具匠心。園內(nèi)搭配種植的松、竹、柏、樟等古樹名木少說也有50年,大地造物主讓你在盡享人文景觀和自然美景中感受梅園之美、東湖之美、武漢之美。在中國梅文化館所在地的“妙香閣”內(nèi),長年展示著梅花典籍、名人書畫等,“梅花節(jié)”之際的“妙香閣”更是經(jīng)過精心裝扮,為人們品味梅文化的博大精深增添了高雅情趣。漫步梅園,映入你眼簾的一株株梅樹樹形姣好,無論樹干、樹冠還是滿樹的枝枝丫丫,看得出是經(jīng)過園藝人員多年的精心栽培、修剪、呵護,才出落成亭亭玉立的靚女般令人憐香惜玉。放眼望去,那一樹樹梅花或玫紅、或粉紅、或淡綠、或粉白,一枝枝、一朵朵、一瓣瓣,一枝比一枝美,一朵比一朵靚,滿樹都透出生機盎然?!拔矣行牟梢欢浯鳎峙滤诵υ挕币痪洹盾岳蚧ā分械母柙~最能說明我此時的心情。不知怎的,忽而想起2012年流行的經(jīng)典網(wǎng)絡(luò)語“你幸福嗎?”我想,此時此刻此地,若有央視記者現(xiàn)場采訪,我一定由衷地大聲說:“我很幸福!”
梅花珍品眾多,有造型獨特的龍游梅,花香馥郁的雪海宮粉,令人稱奇的復(fù)瓣跳枝,花中帶花的珠算臺閣等珍貴梅花品種應(yīng)有盡有,游人猶如置身于雪海香濤之中,徜徉在大自然賜予的美景里,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派春到江城、梅舞東湖的絢麗景致。無論你徜徉在 “梅花香徑”、“美人谷”、“浣花溪”等景點,或觀賞中國梅文化館展示的梅花圖片展,或置身于盆栽及插花的珍品梅花藝術(shù)品面前,梅園環(huán)境的清新雅致,古梅的傲然遒勁,梅花的姹紫嫣紅、美輪美奐,都會讓你沉浸在遐思不盡的美的享受之中,禁不住端起照相機留下這美好的瞬間。我在賞梅現(xiàn)場注意到,人們把對賞梅觀花的感悟或攝錄成影像,或畫成油畫,有的孩子還邊欣賞邊請教,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在了小本上。
如織的賞梅游客把早春時節(jié)的梅園鬧得紅紅火火、熙熙攘攘,從早到晚游人川流不息。我們元宵節(jié)前去,賞花之余還趕上看了一場文藝演出呢,美妙的歌喉、悠揚的旋律更增添了賞梅的雅興。據(jù)介紹,“梅花節(jié)”期間,梅園里有京劇、民間歌手、音樂藝術(shù)家等現(xiàn)場表演,還有民間團體帶來的舞龍表演,讓游客在盡情賞梅的同時感受到有關(guān)梅花的文化底蘊。
我喜愛梅花的姿容,喜聞梅花的清香,更敬慕梅花不畏苦寒的秉性。正是梅花這種不畏嚴(yán)寒、不屈不撓地在苦寒之中“寂寞開無主”的堅毅秉性,無論是古人還是現(xiàn)代人,都往往愿以她為象征寄寓遠(yuǎn)大志向,言喻意志和胸懷。人們欣賞梅的風(fēng)格、贊譽梅的品格、詠嘆梅的風(fēng)韻,不都是緣于梅的精神境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