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路】
《渴望春天》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春之聲》中的一首歌曲,是由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一首深受兒童喜愛的抒情歌曲。6/8拍節(jié)拍的運用使歌曲活潑、生動,表現出少年兒童對春天的渴望和對幸福、光明未來的向往。本節(jié)課通過走進春天(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春天(歌曲演唱)——表現春天(音樂拓展)三個環(huán)節(jié),結合音樂要素,以6/8拍節(jié)奏為主線展開教學,帶領學生通過聆聽、歌唱、歌曲表現等,感受、體驗音樂的優(yōu)美、流暢,學會用明朗、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歌曲明朗、歡快的情緒,培養(yǎng)學生對經典作品的興趣和熱情,激發(fā)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演唱、欣賞、打擊樂等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用富有表現力的歌聲再現歌曲的意境。
3、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歌曲《渴望春天》,指導學生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體會6/8拍子活潑歡快的特點。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各種打擊樂器
【教學重點】
用輕松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渴望春天》,準確地表達歌曲的意境。
【教學難點】
準確掌握6/8拍、弱起小節(jié)、變化音、裝飾音的演唱。體會它們在歌曲情感表現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走進春天
一、課前準備:
播放《春之聲圓舞曲》
二、導入:
老師剛才播放的這首樂曲叫《春之聲圓舞曲》。它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的作品,歌頌了春天的美好,表達了作曲家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許多的音樂家都喜歡用音樂來詮釋對春天的喜愛。奧地利的另一位音樂大師。也創(chuàng)作了一首表現春天的歌曲——《渴望春天》。請同學們欣賞由夢之聲合唱團演唱的《渴望春天》,讓我們在《渴望春天》的美妙歌聲中,走近春天、感受春天吧。
(設計思路:用另外一首經典的表現春天的樂曲《春之聲圓舞曲》引入歌曲《渴望春天》,激發(fā)學生對表現春天歌曲的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感受春天
三、學唱歌曲:
(一)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情緒。
1、第一遍聆聽歌曲《渴望春天》:
帶問題聽歌曲:你從這首歌中感受到什么?說說這首歌曲表達的情緒?
(設計意圖:教師提供三幅圖片,請學生邊欣賞歌曲邊從三幅風格不同的圖片中選擇適合《渴望春天》情緒的圖片。三幅圖片分別表現暗淡憂傷、火紅熱烈和明亮歡快。引導學生感受三幅圖片中情緒的表達。討論后選擇第三幅:明亮歡快。)
2、第二遍聆聽歌曲,體會6/8拍的含義。
(1)出示歌曲的歌譜圖譜,在6/8拍各拍用不同顏色的符號標記出拍子的強弱及重音位置。
(2)要求學生眼看圖譜、手拍節(jié)拍。跟著音樂隨老師律動,感受6/8拍的節(jié)拍特點。
(3)引導學生討論:你能根據我們剛才的律動感覺到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嗎?它在強弱的變化上有什么規(guī)律?這樣的節(jié)拍對表現春天有什么作用?
(設計思路:通過圖譜的形式將6/8拍的強弱規(guī)律和節(jié)拍特點,直觀的呈現在學生們面前,帶領學生隨著音樂進行6/8拍的律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受,發(fā)現6/8拍的節(jié)拍規(guī)律特點及對于塑造音樂彤象的作用。)
(二)學唱歌譜。解決歌曲重點難點。
1、熟悉歌曲旋律。用“嚕”代替歌詞輕聲隨老師的鋼琴伴奏演唱。
問題:找出歌曲中難唱的小節(jié)或音符。
2、解決歌曲難點。
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弱起、變化音、裝飾音、休止符等,通過手拍節(jié)奏,對比弱起與強起、休止符與非休止符的異同;音高模唱解決歌曲中變化音的音準,通過多種方法解決歌曲中的難點部分。
3、手劃6/8拍的指揮圖示,跟鋼琴伴奏唱歌曲樂譜。
(三)填唱歌詞。
1、聽錄音輕聲填唱第一段歌詞。要求:注意歌詞中字與歌譜中的音符對準確。
2、跟鋼琴輕聲唱歌詞。
3、完整演唱歌曲。教師糾正歌曲演唱中的問題。
(四)處理歌曲情緒:
1、畫出歌曲旋律線。
引導學生畫出歌曲的旋律線。手指旋律線,聆聽歌曲。體會旋律的起伏。
2、力度處理:一首歌曲的演唱,不可能從頭到尾用一樣的力度。根據剛才對《渴望春天》旋律的感受,你能說說你想怎么處理歌曲的力度?
(設計意圖:讓學生各抒己見,說出自己對歌曲力度的處理。選擇大家認為最合適的一種處理方法演唱歌曲。)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要求:在唱準音符、節(jié)奏的基礎上,結合旋律的起伏及歌曲力度的變化。用輕松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渴望春天》。
(設計意圖:通過旋律線,直觀地感受歌曲情緒在哪兒有變化,演唱時應當怎樣表現出這種變化。歌曲的處理從音樂要素中的速度、力度、旋律三個方面引導學生。)
表現春天
五、拓展:
(一)為歌曲《渴望春天》進行打擊樂合奏伴奏。
1、分組采用強拍敲擊桌子;弱拍拍腿;次強拍拍手的方法練習。
2、分發(fā)打擊樂器,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設計《渴望春天》的打擊樂伴奏。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邊唱邊用打擊樂進行伴奏
3、各小組進行展示。
(設計思路:嘗試創(chuàng)作,即興表演。鼓勵學生自己設計。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把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
(二)作曲家:莫扎特。
剛才我們學唱的美妙的歌曲你們知道作曲家是誰嗎?
分小組展示課前同學們查找的關于莫扎特的資料。共同分享音樂家莫扎特的故事。
(設計思路:讓學生分小組展示自己搜集的有關作曲家的資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六、課堂小結:
雖然莫扎特一生被貧窮、疾病困擾著,但在他的音樂里我們聽到的是歡快、明朗;感受到的是樂觀、積極向上。就象他的歌曲《渴望春天》中所表現的一樣。春天是美好的,它沖破冬日的嚴寒。珍藏著夢幻、孕育著生命、承載著希望。讓我們跟隨伴奏,拿起手中的樂器,再次唱起《渴望春天》,表達同學們對春天的渴望,感受春天的美好,充滿幸福地迎接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