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生涯專稿
馬云辭去阿里巴巴CEO,一時間成為焦點話題。這個傳奇企業(yè)今后的命運會如何?創(chuàng)造神話的馬云離去后,誰能接棒繼續(xù)引領阿里巴巴,成了眾人議論和揣測的謎題。直到答案揭曉——陸兆禧,一切塵埃落定。知道陸兆禧的人應該會覺得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果。
不像馬云,善言,給大家留下很多的經典語錄;陸兆禧生性寡言,更多是在聽、在做。從酒店服務生到阿里巴巴CEO,看似一夜成功,其實是必然。沒人會一夜成功,看似“一夜”的背后確是多年努力和智慧的積累。
陸兆禧的下屬對他有這樣的評價,“如果業(yè)績不達標,老陸一定會把人往死里罵,但拋開工作,他和大伙玩在一起像兄弟一樣?!薄袄详懍F在當了集團CEO,我們當然很高興,但硬要說那時就看出他能當大領導,那絕對是胡扯?!?/p>
每個人的成功有偶然,更有必然,陸兆禧從一個酒店服務生變成阿里巴巴CEO,是他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向陽生涯首席職業(yè)規(guī)劃師洪向陽認為,從陸兆禧的職業(yè)發(fā)展經歷和性格特質來看,他身上所具有的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是他蛻變、升值的關鍵。
做好基層工作,潛心修煉
大學畢業(yè)后,陸兆禧被分配到廣州一家四星級酒店,開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酒店服務生。這份工作一干就是五年,他從服務生一步步做到大堂經理、客房經理、餐廳經理……
專家點評:陸兆禧的這段經歷,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或許會是另一番光景,怨天尤人、頻繁跳槽的肯定不在少數,酒店服務生這種繁瑣、勞累和機械的基層工作,很少有人能堅持做下來。
向陽生涯曾接待過數位酒店業(yè)基層職場人,他們的困惑和苦惱癥結在于“做服務生,完全沒有成就感,完全沒有前途可言?!?0%的人會在頭一兩年選擇退出、轉行,止步于服務生的崗位。而陸兆禧卻潛心在酒店業(yè)工作了五年,從服務生一步步做到大堂經理、客房經理、餐廳經理等職位。經過一番歷練,陸兆禧從酒店基層崗位開始,幾乎酒店的所有部門都工作過,讓他完整地了解了企業(yè)經營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框架,這對他后期帶領團隊創(chuàng)業(yè)是及其重要的積累。
基層工作都是一些看似芝麻綠豆的小事,很多職場人耐不住性子做,動不動就跳槽,殊不知能把芝麻綠豆的小事做到極致,即使做不成CEO,也能成為獨當一面的主管。
目標清晰,敏銳地把握事業(yè)方向
在旁人看來,馬云和陸兆禧是性格截然相反的兩種人,馬云是個活躍的演講家,但陸兆禧卻是一個安靜的傾聽者。雖然性格上兩人有別,但對趨勢的準確把握,兩人卻是一模一樣的。陸兆禧開互聯網長途電話業(yè)務的小公司時,馬云正在創(chuàng)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yè)信息發(fā)布網站“中國黃頁”。他和馬云一樣,都堅信“互聯網能改變世界”。
專家點評:從酒店管理轉型做IT網絡公司,對陸兆禧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有人或許會認為,如此精準地把握住了行業(yè)和時代變遷的命脈,簡直像中樂透那樣神奇,是運氣!
但事實并非如此。向陽生涯首席職業(yè)規(guī)劃師洪向陽在對數百個案例的研究中發(fā)現,轉型是所有職業(yè)行為中成本和風險最高的一種。其崗位、行業(yè)間的跨度大小與轉型成本、風險成正比,與成功率成反比,此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左右著轉型的最終結果。因此,轉型是個極大的考驗,在轉型前,必須對自身的實際情況,包括核心競爭力、業(yè)績、資源等做全面的梳理和評估,盡可能詳細了解新領域的信息和實際狀況,最后進行全盤考慮和統(tǒng)籌規(guī)劃。這一切都源于你要有清晰的職業(yè)目標和職業(yè)規(guī)劃,有了充足的儲備才能讓你對未來有一個確切的預判,待機會來臨時才有抓住的可能。
馬云和陸兆禧都是目標清晰、辦事目的性極強的人,只有做一個“時刻準備著”的、目標明確的人,才不會讓耕耘落空。
超強執(zhí)行力,敢于臨危受命
陸兆禧寡言少語的背后,是強大的執(zhí)行力和行動力。2004年,馬云決心效仿美國的PAYPAL,自建一個支付平臺。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落到了陸兆禧頭上,他帶著八個人,一手創(chuàng)建了支付寶。2011年初,擔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的衛(wèi)哲引咎辭職,陸兆禧臨危受命出任CEO,頂住各方壓力,毅然挑起重擔,直到2012年公司一切步入正軌才卸任。2012年9月,在谷歌公開施壓封殺阿里的手機操作系統(tǒng)云OS之后,他二次受命兼任云OS總裁,著手重新梳理云OS的發(fā)展規(guī)劃,避免與安卓的沖突,并最終成功解決危機。
專家點評:看完陸兆禧的經歷,會有人驚訝,覺得他簡直就是Superman!有如此韌性去面對一次次的挑戰(zhàn),而且每一次都會化險為夷、百戰(zhàn)百勝。向陽生涯咨詢室里,我們常常會聽到客戶這樣的抱怨:“我覺得老板就是在刁難我,這個任務根本不可能完成”。我們不能排除的確有苛刻的老板,但換一個角度看,個人的知識、技能和心態(tài),都會因為這些不可能的磨練得到成長。你感覺到難,甚至憋悶窒息的時候,正是可以突破、提升的時候。如果陸兆禧找借口,沒有完成“支付寶”的搭建任務;如果面對臨危受命,他回避推辭,那么就不會有如此卓越的成就。
建議職場人在面對“不可能的任務”和困難時,一定要轉化思維,告訴自己不是“不可能”,只是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以這樣的思維方式不斷尋找解決方案,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必定有解決問題的一天。因為害怕失敗而止步不前,也定會錯失成功的喜悅。
執(zhí)著和忠誠,實力得到全面、有效的積累
陸兆禧在酒店做了五年,進入阿里巴巴的十幾年中,他幾乎經歷過所有的部門,先后負責過B2B、淘寶、支付寶、大數據等多項集團的支柱業(yè)務。認識陸兆禧的人說,他表面看著溫和平靜,其實骨子里有一股執(zhí)著勁。正是執(zhí)著,讓他一路經歷著我們現在看到的精彩:剛開始阿里巴巴只是個小公司,身在其中的人都難以預料它之后的模樣;2001年全球互聯網經濟泡沫破裂,整個行業(yè)遭遇寒冬,不少企業(yè)退出了舞臺,有人開始轉型和跳槽;2003年的非典,一夜間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習慣,網絡消費成了這場“噩夢”賜予的機遇,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不進則退。有人動搖,有人堅持,陸兆禧就是堅持走到最后的人。
專家點評:從表面上看,陸兆禧似乎“轉崗”了很多次,但從他每一段職業(yè)經歷來看,并沒有輕易的跳槽或變動。可能會有人說,“阿里巴巴是個好公司,換我,我也不會跳槽”。但換做是你,在經歷時代變遷和行業(yè)起伏的時候,你能堅定走到最后么?向陽生涯認為,只有陪同企業(yè)一起磨難、一起成長的人,最終才是走得最遠的人。大部分的職場人,工作三五年,公司就換了五六家,如此斷斷續(xù)續(xù)的職業(yè)經歷是很難在一個平臺上做出長效的積累的。建議職場人多學習陸兆禧的執(zhí)著和忠誠,找準方向堅持走下去。
都說陸兆禧在職業(yè)發(fā)展早期只是一個普通的青年,身在職場中的你,不也一樣么?到底是什么在驅動著平凡變?yōu)樽吭剑肯蜿柹恼J為,明確職業(yè)目標和職業(yè)定位,并做好知識和技能儲備,做好短期職業(yè)規(guī)劃的同時,隨時把握未來動向,堅持每天做一點改變,日積月累,即使你遇不到馬云,成不了陸兆禧,也一定會有屬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