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湖是天然的,世界上總共只有3處,一處在美國,一處在委內瑞拉,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的瀝青湖面積最大,也是唯一具有經濟開采價值的。特多人因此自豪地稱它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相傳,古時候拉布里半島上生活著一支土著印第安人部落,他們供奉蜂鳥為神靈。但有一次他們打敗入侵之敵后舉辦慶功宴,有人竟不顧禁忌捕殺了蜂鳥,還烹制成菜肴讓大家享用,結果觸怒天神。天神下令將整個村莊埋入地下。不知過了多久,村莊被埋處源源不斷流出瀝青,匯聚成湖。這是一個悲慘離奇的傳說,然而神奇的是,的確從瀝青湖中發(fā)現過不少史前動物骨骼和各種鳥類化石,還發(fā)現過印第安人使用的生產工具。
但更為科學的說法是,特多地下油氣資源豐富。幾百萬年前,因地殼運動,巖層破裂,地下石油和天然氣涌溢而出,長期同地下軟泥化合形成了瀝青,再通過裂隙,涌進死火山口,溢滿而成湖,油氣隨著時間揮發(fā),殘渣便成了如今價格不菲的天然瀝青。
古代印第安人顯然不喜歡黑色的瀝青湖,甚至把它視作不祥之物。但在生活中他們逐漸發(fā)現,瀝青可用于修補木船,這對靠捕撈為生的人們來說十分重要。船漏了,到瀝青湖挖一點瀝青抹上去晾干,船便完好如初,又可以出海捕魚。
特多人開始使用瀝青修路是在19世紀初,之后便開始將瀝青出口至其他國家,100多年來已累計開采1000多萬噸。近幾年,中國成為特多瀝青最大的買家。北京長安街路面、首都機場跑道等許多基礎設施工程用的都是特多的瀝青。
而最令人感慨的還是生活在那里的魚兒。瀝青湖下面是一個個的火山口,每個火山口都會汩汩的冒著油泡泡。這些油泡泡在雨季里不會完全粘合在一起,就像兩個球形體,接觸的地方還有空隙,這樣就積累下雨水。那小小的一灣灣雨水就成了瀝青湖魚兒的家。
導游介紹說,這里的魚兒不會長得超過手指。隨著旱季到來,雨水越來越淺,水溫也越來越高,魚兒就會死去。在它們死之前,會產下魚卵,這樣在下一個雨季到來的時候,就重新孕育出了生命,如此周而復始,就像瀝青湖里的瀝青一樣源源不斷,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