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看著從烏拉斯特河,吹來的風——吹過迷漫的山丘和河谷兩岸的白楊樹大雪紛紛,我看見那個牧人趕著羊群進入河谷那里沒有風,沒有取暖的火,只有曠野里的寂靜,和畜群在風中凝視的眼神
——《有風吹過烏拉斯特河》
夏季的河谷:蕁麻、椒蒿以及干枯的河床
如果一條河流經(jīng)常在自己的記憶里出現(xiàn),會是怎樣的一種幸福呢?我至今仍然愿意相信,這條從薩吾爾山北麓木斯島冰川蜿蜒而下的河流,這條潤澤河谷兩岸牧民的河流,在下次見面的時候我們肯定識得彼此的容顏,并且一如從前。
這里我所寫的烏拉斯特河位于吉木乃縣托普鐵熱克鄉(xiāng)境內(nèi),它發(fā)源于薩吾爾山山脈的木斯島冰川,河水主要由山上冰雪融化與沿途泉水匯集而成。從南至北,流經(jīng)章波拉提、哈英拜、吐于塔克塔、鐵克、努爾海恰、阿克卡拉、拉斯特等牧業(yè)點,最終注入吉木乃縣別斯鐵熱克鄉(xiāng)的巴特巴克布拉克水庫。
烏拉斯特河谷里生長著茂密的苦楊樹、白樺、銀灰楊、五蕊柳等樹種。當然,由于此地楊樹生長極為茂盛,也較為常見,人們便以烏拉斯特作為名稱,蒙古語意為楊樹河之意。
同時,這里也是吉木乃縣唯一的原始生態(tài)林,并為全縣3.7萬居民提供著新鮮空氣和純潔甘洌的地下水,對改善縣域環(huán)境和調(diào)節(jié)小氣候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河谷中楊柳成林,牧草旺盛,氣候涼爽,空氣濕潤,非常適合夏秋季節(jié)避暑、休閑。
來烏拉斯特河谷之前,早就聽當?shù)氐哪撩駛冋f,那些長滿青草的土地上或是躺著的枯樹上,每次雨后,都會長出新鮮的蘑菇,這些天然的菌類植物當然對人類的健康也大為裨益。
今年夏天,我在端午節(jié)假期的時候再次去了烏拉斯特河谷,當我迫不及待地去尋找那些傳聞中的蘑菇的時候,卻事與愿違,未曾見到蘑菇之類的菌類。倒是五顏六色的野花撲朔在我的眼前:泛著淺黃的蒲公英、茵陳、野芍藥花、狗尾巴草等絢人眼目,總讓人感到陣陣的新奇。
當然,河谷之中還生長了成片的蝎子草(蕁麻),這種植物只要皮膚輕輕地挨上去,就會有一種劇烈的疼痛附著在自己的身上,我在河谷中就不幸被它蟄在我露出皮膚的小腿上,疼了好久才算平靜下來。
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河谷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生長在其間的許多椒蒿,這可是讓我驚喜了一番。據(jù)《中華本草》記載,這種主要分布在草原、林緣及干河岸和亞高山草甸的植物具有祛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對風寒感冒、咳嗽氣喘,治療效果非常好。當然涼拌或者和肉一起炒著吃,也是不錯的,我也就采摘了一些,并將這種植物的如同柳樹葉子形狀的葉尖放在嘴里嘗了一下,辛麻的感覺,有點像花椒的味道。
禁不住河谷中美景的誘惑,我更是不顧朋友們的勸阻,去了河谷中的樹林之中。夏季,烏拉斯特河谷的樹林蔥蔥郁郁,林密草茂,人跡稀疏,那些茂密的樹木已經(jīng)遮住了我前進的視線。
越往樹林中間地帶走,越是陰森,古木參天蔽日,粗的兩人合抱猶嫌不足,那些枯倒的大樹,橫在那里,稀稀落落的日影篩落而下,神秘而又讓人倍感寂靜。當然,這些紛呈的植物在我的眼前一直持續(xù)到深入干涸的河床里。
夏季,烏拉斯特河谷中的好多條支流已經(jīng)沒有了水跡,那些河床上隨意散落著各式的石頭,那些枯倒在河床里的樹木也在盡力詮釋一種質(zhì)樸,它們或許也適應了周圍的一切,在盡力回歸著簡樸。
在夏日的微風中,陽光早已被生長于烏拉斯特河谷之間的樹木的枝葉搖碎,成了斑斑光點,靜謐的河谷里更是沒有任何紛擾。這里的一切動物、植物,包括人類,它們享受著一種淡雅,一種寧靜。也許,生活在此的牧民們,他們那種灑脫靜嫻的心境,早已淡定在榮辱之外,內(nèi)斂于淡然之中。
這樣的時光和心境,在河谷之中,更加靜默無瀾。
生命的燦爛在冬季的靜謐中延續(xù)
第一次去烏拉斯特河谷的時候是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那是在去年冬季臨近寒露的一個時節(jié),我與單位的同事去了深處河谷地帶的烏拉斯特村,記得當時是為了讓吉木乃縣敬老院的老人過好一個不錯的古爾邦節(jié),去抓回我們單位寄養(yǎng)在農(nóng)牧民那里的羊,我也早就聽說這里的環(huán)境非常幽雅,于是懷著激動的心情,帶著很大的好奇心非得去看個究竟不可。
當行駛過一段柏油路之后,我所乘坐的越野車也便正式進入了河谷地帶,車子沿著曲曲折折的羊腸小道,向著烏拉斯特村一路進發(fā)。
北方邊疆的冬天應該是美麗的,甚至是詩意的。雖然只是10月上旬,河谷外面已經(jīng)是寒意陣陣,但是身處在薩吾爾山下的烏拉斯特村卻比外界溫暖得多。在毗鄰村子的那些河谷地帶的楊樹林也是讓人浮想聯(lián)翩,有些樹木就像情侶一般相擁而坐,仿佛在悄悄細語;已經(jīng)結冰的河流中,一些枯倒的樹木半臥其上,仰面向天,古樸而安靜……當然,如果是在夏季,烏拉斯特河谷的樹木總是彰顯著翠綠高大的樹枝,在藍天白云以及冰山的照耀之間,舞動婀娜,別有一番趣味。
冬季,河谷深處的烏拉斯特村,一切都是靜謐的。這個季節(jié)里,一切植物都將喧鬧了一個夏季的色彩隱匿在河谷間的叢林地帶,只剩下安逸的氣息,悠然地去掉了世俗的浮華,淳樸地延續(xù)著生命的燦爛。
河谷里的枯黃的草葉、牛羊以及生活在此的哈薩克族牧民們,所有的一切也不張揚、也不妖艷,沒有世俗的索取,也沒有無名的悸動。那些草葉、牛羊也許只在意擁有,擁有生命的快樂,擁有快樂的永恒。它們就這樣生活在烏拉斯特河谷靜謐的冬季里,而我也在此地的安逸之中,感受到了烏拉斯特河谷以及這里的人們的淡定和從容。
深處薩吾爾山北麓的烏拉斯特河,無論是冬季還是盛夏,當你去了之后,總是有一種超然在寄托著,寄托著來此地的人們的心靈,凈化著追尋已久的靈魂。盛夏我沐浴過河谷稍帶炎熱的陽光,沿著崎嶇的路途向白楊林中穿越的時候,一切都是那么風輕云淡,寂靜的樹林中也是空曠深遠。冬季我領略過河谷中的單調(diào),漫步在樹林之間的時候,偶爾會有一兩只鳥兒或者鷹隼飛在天空中,寂靜的樹林中也頓時有了少許的婉轉(zhuǎn),似乎整個河谷之中的樹林都在回蕩著這些精靈們的心愿。那些盤旋在河谷之上的鷹隼,或是在草間迅疾起飛的小鳥,是否是在河谷遮掩的節(jié)奏里,感悟著冬日里另一種生命的情趣呢?
也就是在最近幾年,吉木乃縣政府大量投資,力倡牧民定居,并且為牧民蓋起了一片片嶄新的房舍,很多哈薩克族牧民們開始定居下來,烏拉斯特河谷中的人們也不例外。但由于幾千年來草原游牧養(yǎng)成的習慣,這里的哈薩克族牧民們的生存狀態(tài)和生活方式一時難以改變。雖然烏拉斯特河谷兩岸的牧民們有了自己固定的屋子,可他們還是經(jīng)常外出放牧,很多時候都是好多天才回來一次。
當我在思考著他們固守的傳統(tǒng)游牧習慣的生活方式的時候,開始還真有些不解。我知道,人們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改變是非常困難的,這也許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即使再好的生活條件,他們一時也許還是很難適應。可是,身處薩吾爾山下的這些牧民們,他們那種超然的生活態(tài)度,那種不以為然與世無爭的境界,會不會在這些流淌著的烏拉斯特河谷中,也是一個神奇瑰麗的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