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框架樓在中小城鎮(zhèn)建設(shè)中已很普遍 ,但我們在竣工后的回訪中發(fā)現(xiàn) ,其外墻面滲漏使用戶遇到不少麻煩 ,影響使用功能和觀感。經(jīng)研究分析 ,找尋出了滲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制定出了相應地控制措施 ,使?jié)B漏得到了有效地根治。
【關(guān)鍵詞】面磚;滲漏;砂漿
框架樓在中小城鎮(zhèn)建設(shè)中己很普遍,但我們在竣工后的回訪中發(fā)現(xiàn),其外墻面滲漏使用戶遇到不少麻煩影響使用功能和觀感。經(jīng)研究分析,找尋出了滲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制定出了相應地控制措施,使?jié)B漏得到有效地根治。
1、滲漏的原因分析
1)外墻面磚的質(zhì)量差。作為外墻面磚應是質(zhì)地堅硬的瓷磚,具有防水功能,但是有一些劣質(zhì)的泥質(zhì)瓷磚,質(zhì)地疏松,吸水率大,時間一長,釉面就會出現(xiàn)微細裂縫,接著出現(xiàn)粉皮、脫皮,不但不防水,反而起著吸水、蓄水的作用。
2)砂漿質(zhì)量控制不嚴。砌筑和抹灰用的砂漿用含泥量較大的砂來拌制,其黏性大,收縮性大,降低砂漿強度,砂漿會因收縮大而產(chǎn)生開裂。砂漿配合比不準確,材料任意加減,攪拌砂漿時間不足,會導致砂漿強度下降和不均勻,另外在同一施工面上,出現(xiàn)不同的收縮率也會引起開裂和空鼓。
3)砌筑方法不當。直接用干磚砌墻,磚吸收砂漿的水分,影響砂漿正常硬化,導致砂漿松散而降低砂漿強度;砌體灰縫不飽滿,填充墻與梁底斜磚兩端未擠緊,碰頭砂漿堵塞不密實;頂層因砂漿干縮沉降,再加上溫度應力,會被拉裂而產(chǎn)生滲漏。
4)鋁合金門窗框與墻四周塞縫不密實,外墻窗與面磚連接處未留出打膠縫,外窗臺與窗框接觸處未做圓弧和坡度;安裝防盜網(wǎng)的膨脹螺栓插入墻體內(nèi),施工所用掛線的鐵釘及一些特殊細部處理不當。
5)抹灰前墻面基底沒有清理干凈,磚墻未淋水,使表面污跡和灰塵形成一層隔離膜而影響砂漿的黏結(jié)。墻面不平整,使砂漿的收縮快慢不同而引起龜裂和空鼓。只打一層底灰就鑲貼外墻面磚難以保證質(zhì)量,兩遍抹灰間歇時間較短,使下層砂漿內(nèi)部產(chǎn)生松動而形成空鼓、裂縫。
6)面磚粘貼前未浸水,鑲貼外墻面磚用素水泥漿,鑲貼砂漿不飽滿,而磚勾縫砂漿不嚴密,接槎有縫隙和砂眼存在,采用素水泥漿勾縫,收縮性大,形成很多微細裂縫。
7)外墻面磚的打底砂漿設(shè)計為水泥石灰砂漿,對外墻鑲貼面磚設(shè)計未作任何特殊的防水處理要求。
2、防治措施
2.1 設(shè)計方面
1)外墻裝飾設(shè)計為飾面磚時,應適當提高設(shè)計標準和防滲漏的處理要求,注明打底砂漿的層數(shù)及粘貼材料的質(zhì)量標準。例如,外墻應用1:2.5的水泥砂漿打底,在第一層打底灰面上,應掃防水劑或摻有108膠的水泥漿后,再批一層防水砂漿作保護,使其形成一層嚴密的防水層,將微細裂縫和毛細孔覆蓋.彌補手工鑲貼面磚的缺陷。
2)對于要害部位,設(shè)計也應作特殊的防水處理。例如,梁底與填充墻和柱與磚墻之間、后塞施工洞口處等,應采用加釘鐵絲網(wǎng)或留凹槽填塞防水材料等措施。
2.2 施工方面
1)做好原材料的試驗和砂漿試驗配合比工作。堅持試驗質(zhì)量合格后才使用的原則,嚴格按試驗配合比配制砂漿,控制好現(xiàn)場砂漿的計量工作。砂漿隨拌隨用,常溫情況下,水泥砂漿必須在3h內(nèi)用完,水泥石灰砂漿必須在4h內(nèi)用完,嚴禁使用隔夜的砂漿。
2)磚必須提前1d澆水濕潤,用斷磚周邊浸水深度1.5~2.5cm的方法檢驗,避免干磚上墻,組砌施工洞口和框架柱內(nèi)的磚墻要按規(guī)范加拉結(jié)鋼筋,梁底與填充墻的斜砌要通過控制砌磚的皮數(shù)來達到擠緊的目的,斜磚上下兩端要塞滿碰頭灰。嚴格控制現(xiàn)場砂漿強度和灰縫的飽滿度。
3)抹灰前,要清理墻面的殘余砂漿和污物,并通過淋水將墻面的灰塵沖干凈并使其濕潤。對凸出墻面的混凝土要鑿平,凹處要分層用l:2.5水泥砂漿修補找平。對于空頭縫、腳手眼等,用1:3水泥砂漿修補和堵塞密實。在頂層外墻外側(cè)的填充墻梁底之間.應預留一條寬2cm、深3cm的凹槽,用防水膨脹水泥砂漿或防水油膏摻油麻將縫隙嵌塞密實,外加30cm寬細目鐵絲網(wǎng)用鋼釘固定,用1:1的水泥砂漿抹平后,再抹打底灰和鑲貼面磚。
4)外墻面磚在使用前,應進行篩選,并用水浸透晾干。這樣既可去掉面磚表面的灰塵,又避免面磚過干吸走砂漿水分而影響?zhàn)そY(jié)力。
5)鑲貼面磚和勾縫砂漿應選用l:1并摻有5%左右的108膠的水泥細砂漿,鑲貼面磚的砂漿厚度應控制在6~8mm范圍內(nèi),飽滿均勻,既不留死角.也不宜太多。鑲貼要一次成活,不宜移動,尤其是砂漿收水后再挪動糾偏,最容易造成脫層和空鼓。
6)勾縫前應將磚縫殘漿清除,灑水潤濕,分二次填縫,填嵌要密實,接槎要平整;在水泥砂漿收水前,再用專用工具來I口]拉縫,將磚縫表面的水泥砂漿收縮的微裂縫和毛細孔壓實壓光,待砂漿終凝后養(yǎng)護7d。
7)門窗周邊要填塞密實,外墻的外窗臺要做8%—10%的向外坡度,窗頂要做成鷹嘴,窗框與墻之間要預留寬5mm、深8mm的凹槽,用來嵌填密封膠。對女兒墻壓頂、陽臺壓頂、窗頂、窗臺及各種腰線等部位,頂面磚應壓蓋立面磚,立面最下一排磚宜下凸3mm左右,線底部面磚向里翹起8mm左右,做成鷹嘴線,防止外墻水滲入內(nèi)墻。
8)鑲貼外墻面磚時,要加強操作人員的質(zhì)量意識,勤于檢查,處處高標準,嚴要求,做到精心施工,一絲不茍;施工班組要自檢,工長要督促,質(zhì)量員要監(jiān)督,公司技術(shù)人員要監(jiān)控,實行層層把關(guān),消除滲漏的質(zhì)量通病。
3、治理措施
治理摻漏應根據(jù)不同的滲漏情況和部位,找出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理辦法。
1)對局部滲漏嚴重的部位應鑿開,有裂縫應沿著裂縫鑿開一條寬2cm、深3cm的凹槽,重新用摻有防水劑的l:2的膨脹水泥砂漿填補密實或用防水油膏摻油麻填塞,對一些膨脹螺栓孔,要用防水水泥砂漿壓抹密實。
2)對裂縫范圍比較大,滲漏特別嚴重的應視具體情況鑿開一定范圍的裝飾層,用1:2的防水水泥砂漿對砌體灰縫重新抹壓一次,尤其是磚縫不飽滿的,要填塞密實,然后加釘鐵絲網(wǎng),用摻有防水劑的1:1水泥砂漿批擋,在批擋面和接口處掃防水劑和摻有108膠的水泥漿后,再鑲貼面磚。
3)對滲漏不太嚴重、室內(nèi)墻面只是出現(xiàn)水痕的,先用摻有水玻璃的水泥混合物,在面磚磚縫表面掃一遍后,再用水泥摻防水粉重新勾縫隙,使磚縫隙表面形成一層嚴密的防水層,將微細裂縫和毛細孔覆蓋。
對多幢框架樓采用以上辦法,經(jīng)2年多時間的使用,都沒有出現(xiàn)滲漏現(xiàn)象,證明以上處理措施可達到防滲漏的要求,消除了滲漏的質(zhì)量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