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六個試件的分析,可知短肢剪力墻墻肢截面高厚比對結構抗震性能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當高厚比不同時,截面的破壞形式也不同,為了提高剪力墻的延性,提出了彈塑性轉角θp的合理應用范圍。
【關鍵詞】短肢剪力墻;高厚比;軸壓比;彈塑性轉角
1、引言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 JGJ3—2010)定義短肢剪力墻結構為墻肢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墻。當構件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4 時,其受力性能介于普通剪力墻和異形柱之間。當前建筑結構的縱墻多采用剪力墻或短肢剪力墻,試驗表明當剪力墻結構截面的高厚比(h/b)≥8,短肢剪力墻截面的高厚比(h/b)為5-8時,二者都存在有脆性破壞,不利于抗震的性能。前者為脆性破壞,后者除存在有剪切破壞外,還有小偏心受壓的壓區(qū)混凝土壓碎的脆性破壞的性能,也是對抗震不利的。要改善其性能,應當減少其高厚比(h/b),使其破壞轉變?yōu)榇笃氖軌浩茐摹轵炞C這一構想,分析墻肢截面高厚比(h/b)的變化對變形能力的影響。
2、T型斷肢剪力墻在低周反復荷載作用下的滯回曲線分析
通過對六個T型短肢剪力墻構件進行試驗分析,并得到其滯回曲線。滯回曲線反映在低周反復荷載作用下的構件承載力和變形的變化,特別是承載力達峰值以后的變化。達峰值以后承載力出現下降趨勢,即表示構件已逐步發(fā)展破壞,諸如出現剪切裂縫,混凝土受壓破壞后裂縫的發(fā)展,受拉鋼筋與混凝土粘結的破壞等現象;承載力的下降速度表面構件的塑性和脆性,關系到吸收地震的能力。
滯回曲線的飽滿度表示能量耗散的大小。剪切斜裂縫的閉合,鋼筋的包辛格效應及剪切滑移都會使滯回環(huán)的面積捏縮,降低耗能效果。下圖所示為試驗中對六個構件滯回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