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挖泥船疏浚管路在高濃度泥沙的運輸過程中,對管道尤其對彎道處的管路會產(chǎn)生必然的物理磨損。為降低疏浚管路的物理磨損并延長管道使用壽命, 本文基于fluent軟件采用數(shù)值模擬方法分析高濃度泥沙在長距離非直型管道中的流動壓強、流速及磨損特性。在此基礎上對磨損較為嚴重的彎管內(nèi)壁使用優(yōu)異的耐磨材料,以延長疏浚管路使用壽命,提高疏浚管路的性能及效率,減少停機維修率。
關鍵詞:泥沙; 彎管;磨損;fluent;耐磨材料;數(shù)值模擬
1 引 言
我國幅員遼闊,擁有眾多江河湖庫,其河道和港口碼頭的淤積非常嚴重,因此對于清淤疏浚工程船的需求量極高。同時,隨著海運和內(nèi)河水運的發(fā)展,船舶的噸位和數(shù)量越來越大,使其相應的碼頭、航道都要進行與之相對應的升級,以滿足通航的需求,因此要對疏浚船的要求越來越高,以便更高效的快捷的完成相應的疏浚工程。
隨著國內(nèi)疏浚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挖泥船疏浚管路的耐磨性能日益受到關注,而與之配套的耐磨材料如HARDOX 400、JFE-EH400、堆焊鋼管(如信鉻鋼)、雙套管、鑄造合金管等均已逐步在挖泥船疏浚管路上推廣與應用。為進一步提高疏浚管路的耐磨性能,增加耐磨材料的有效利用率,現(xiàn)對挖泥船艏吹管系的部分管路建立數(shù)學模型,運用 fluent軟件模擬仿真分析,揭示疏浚管路的磨損規(guī)律。
目前,在對彎管的磨損研究上,國外有Arvind Kumar等人[1]利用Fluent軟件模擬體積濃度為16.28%的石英砂在一個90度的彎管,以不同的速度沖擊的磨損變形,并與實驗結果做了比較,得出CFD模擬結果與實驗結果相當吻合;Dr. Ehab Elsaadawy等人[2]利用Fluent DPM模型研究了運輸天然氣管道在不同的彎道處、不同速度下的磨損侵蝕率,得出了一些較為經(jīng)典的結論。國內(nèi)的張慧君等人[3] 利用Fluent 軟件對90 °彎管分別取3 種不同管徑、8 種彎徑比,進行了液固兩相流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得到湍流狀態(tài)下管內(nèi)流體的速度分布,通過二次開發(fā)將磨損模型嵌入到Fluent 軟件中,實現(xiàn)了對彎管部位的磨損預測;宗營營等人[4] 利用Fluent軟件對煤風管道內(nèi)氣-固兩相流進行模擬仿真,觀察固體顆粒運動軌跡,對管道內(nèi)沖蝕磨損進行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燃燒器設計的不合理因素,對煤粉燃燒器結構改進和相關參數(shù)優(yōu)化有一定指導意義。
2 泥沙兩相流理論模型
對于泥沙流,采用Ansys12.0中Fluent模塊內(nèi)新增模型 Eulerian + Dense Discrete Phase Model(DDPM)對高濃度泥沙兩相流進行數(shù)值模擬,該模型兼顧了Eulerian Model 對兩相流模擬的優(yōu)點并克服了傳統(tǒng)DPM模型只能對低體積分數(shù)進行模擬的弊端,能很好的模擬相間的相互作用,同時也能模擬顆粒的運動軌跡。由于泥沙在實際運輸?shù)倪^程中的體積分數(shù)高達40%,并且泥沙的存在對液相的流動存在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彎管處的影響更為顯著,所以采用Eulerian + DDPM模型對泥沙兩相流動研究較傳統(tǒng)單獨采用Eulerian雙流體模型研究更具有優(yōu)越性。
2.1 流體連續(xù)相控制方程
2.3 磨損方程
3.2 網(wǎng)格劃分
用ICEM CFD軟件對模型進行結構網(wǎng)格劃分,創(chuàng)建有限元模型,為提高邊界層的計算精度,在靠近泥管壁附近區(qū)域,沿半徑方向采用漸進距離網(wǎng)格進行離散,其模型網(wǎng)格單元總數(shù)量:239768。其交接處結構網(wǎng)格與截面網(wǎng)格形式如圖2所示。
3.3 邊界條件和初始條件
使用fluent軟件內(nèi)的Eulerian與DDPM模型,湍流計算采用k-εRNG模型;入口處采用速度邊界條件,因大出口有閥門控制處于關閉狀態(tài),故設為無滑移固壁條件;小出口設置為自由出流(outflow),壁面采用無滑移固壁條件,并使用標準壁面函數(shù)法確定固壁附近的流動。
3.4 數(shù)值模擬結果
3.4.1 速度分布
分析圖3可知,液相與粒子固相的速度分布很相似,僅是在速度出口處有明顯不同。
兩者速度均在管道彎壁內(nèi)側出現(xiàn)明顯增大,相接處達到最大。
從圖4a可以看出:在入口直管段壁面附近,粒子速度分布相對均勻,流經(jīng)彎管時,由于流向發(fā)生改變,粒子速度分布發(fā)生很大變化。圖4a、圖4b、圖4d均顯示在內(nèi)拱壁面,粒子速度在彎管起始位置先增加而后又明顯降低;在外拱壁面,粒子速度在彎管起始位置先降低而后又增加。這是因為粒子流經(jīng)彎管時,在內(nèi)拱壁彎管處,流體運動方向背離壁面,動能損失較少,且受重力和離心力所用,此處粒子數(shù)量少,壓力也小,從而引起液相和粒子速度都明顯增大,而后隨著離心力的減弱,粒子速度隨之降低;在外拱壁彎管處,流體沖擊角度很大,動能損失嚴重,速度大大降低,其粒子速度也減小。
從圖4c分析知:在岔口處,流域增大,受分岔管壁長時間泥沙的堆積影響,減緩了粒子運動速度。從圖4d知,由于開口直徑的減少,在同等壓強下,必然會使粒子速度增加。
3.4.2 沖擊磨損分析
由圖5為粒子磨損速率云圖的對比,相對于粒子對管道的磨損,管道中的液相對管道的磨損非常小,可以忽略。故粒子是造成磨損的主要原因,所以可僅對粒子進行相關的分析。由公式(6) 可以看出磨損主要受粒子數(shù)量、粒子速度和沖擊角度等影響。
由圖5b分析知:因采用的是面源噴射模型,在其入口處容易造成粒子對管壁固體顆粒對彎管部磨損較為嚴重。在入口直管段,流體端動程度較小,粒子分布均勻,使其造成的沖擊磨損緩慢變小。因此處彎管是沿空間斜向上方向延伸,粒子進入到彎管之后,在內(nèi)拱壁,速度增大,但磨損降低。其原因一是由于受慣性力作用,彎管內(nèi)拱壁粒子較少;二是大多數(shù)粒子的沖擊角度較低,接近內(nèi)壁切線 ,對壁面造成不了沖擊,所以磨損較小。而在外拱壁,雖然粒子速度有降低,但粒子累計沖擊數(shù)量較大,接觸面積廣,沖擊角度較大,磨損明顯增大;同時彎管背向延伸,使其磨損區(qū)域擴大。
由圖5c分析知:對于形狀類似的第二彎壁,必然會產(chǎn)生類似的磨損效果;同時由于受到管路扭轉(zhuǎn)角度的影響,使其出口粒子在慣性力與離心力的作用下與直管壁產(chǎn)生角度沖擊。
由圖5d分析知:第三彎壁處同前面分析的彎壁表現(xiàn)出不同的磨損變化,因出口管路徑向縮小,壓強增大,速率增加,一方面必然會導致出口磨損加大,另一方面使其磨損在頸縮處大范圍出現(xiàn)。
對于岔口處彎壁來說,由圖5a可以明顯看出,因其粒子在此堆積,內(nèi)壁處受來流的來回沖擊,磨損在岔口內(nèi)壁是最嚴重的,而岔口的背壁, 主要是此處流域變大,使其磨損處較內(nèi)壁較輕。
4 結 論
(1)利用Fluent 軟件,采用Eulerian + Dense Discrete Phase Model(DDPM)模塊和磨損模塊可實現(xiàn)泥沙液固兩相流在管道內(nèi)的流場模擬。同時,利用流場計算結果及磨損模型,可預測磨損區(qū)域及磨損速率進而優(yōu)化耐磨管路的布置,提高耐磨材料利用率。
(2)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磨損嚴重區(qū)域為彎管區(qū)的外拱壁處,說明顆粒的存在對彎管壁面的剪切應力分布影響最大,同時,該處受沖擊影響較深,受力也較大,處于危險區(qū)域,此處耐磨性能要求高,需采用耐磨性能相對最高的耐磨材料,并進行局部加厚處理,以提高管路的整體使用壽命,避免因局部磨穿而造成的整根泥管報廢。
( 3 ) 利用本文方法可對疏浚管系進行分析計算,以考慮、不同流體輸送條件如溫度、速度、固含量等因素的影響,得到適用于具體工況條件的合理的管路尺寸、耐磨材料選擇。
參考文獻:
[1] Arvind Kumar,D. R. Kaushal ,Umesh Kumar. 3D CFD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for Slurry Flow through Pipe Bend [J]. Bienni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Systems Design and Analysis. 2008 7:105-110.
[2] Dr. Ehab Elsaadawy and Dr. Abdelmounam M. Sherik. Black Powder Erosion in Sales Gas Pipeline Bends[J]. Saudi Aramco Journal of Technology ,2010.
[3] 張慧君,付林,高炳軍. 油煤漿輸送管路彎管部位液固兩相流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與磨損預測[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0.12, 36(6): 66-71.
[4] 宗營營, 馬德毅, 宋丹路, 彭家強. 基于Fluent的煤粉燃燒器風管流場數(shù)值模擬與分析[J]. 起重運輸機械, 2012, 3: 41-45.
[5] 王福軍. 計算流體動力學分析— CFD軟件原理與應用[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6]Ansys. Ansys Fluent Help 12.0 [M].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