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師眼中的陳羅平
10月22日晚7時30分,有緣千里來相逢,早一天到達菲律賓的我和菲律賓象棋協(xié)會理事長洪家川,前去菲律賓馬尼拉國際機場迎接象棋大師葛維蒲。閑聊之中,我深深感到葛維蒲大師和菲律賓象棋界有著深厚感情。晚餐后,我倆被安排住進菲律賓華人區(qū)“大連國際酒店”,并在同一個房間,于是我特別采訪了他,從深夜22時30分直至次日凌晨。
一、上海相見陳羅平,音容笑貌腦海中
葛維蒲告訴我,轉瞬間,陳羅平先生已仙逝五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仍清晰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先生一生對象棋文化貢獻巨大,他的才干和影響是多方面的,“亞洲象棋聯(lián)合會”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促成者之一,“菲華象棋協(xié)會”幾十年的領導人。陳羅平先生擔任“亞洲象棋聯(lián)合會”秘書長十二年,工作成績卓有成效。作為象棋宣傳家,六十年堅持在報紙上主辦象棋專欄。他是杰出棋手,幾十年的“菲島棋王”,1997年在中國成都舉辦的“象棋國際名人邀請賽”上,陳羅平先生獲得海外組冠軍,同時他對象棋排局藝術的提倡及創(chuàng)作也貢獻很大。
第一次見到陳羅甲先生,那是1999年10月27日的中國上海浦東第六屆世界(中國)象棋錦標賽上。在比賽間隙穿插安排了象棋國際擂臺賽作為助興賽事,由胡榮華擔任擂主,特邀呂欽、徐天紅、柳大華等高手設擂,當時我作為裁判員,被邀請參加了守擂方,恰好我的對手是菲律賓棋王陳羅平先生,當年陳羅平先生80歲高齡了,我42歲。
我清楚地記得,陳先生執(zhí)紅先手,以中炮七路馬直橫車對我的屏風馬雙炮過河。開局陳老先生攻守有方,中盤以后雙方兵力交換后,局勢簡化進入殘局,陳老先生功力深厚,我也沒有突破機會,最后雙方握手言和。局后我倆聊了很多,我深深感到陳老先生盡管80高齡,但性格活潑熱情,平易近人,我們之間沒有距離,有著只是相見恨晚的感覺。
二、相隔五年得邀請,幾經(jīng)周折終成行
葛維蒲告訴我,當年我第一次見到陳羅平老先生,在我倆的話語當中,陳老先生對我熱情有加,并特別介紹了菲律賓風情名勝及象棋界的有關情況。加之先前菲律賓象棋協(xié)會已經(jīng)先后邀請了北京象棋大師傅光明和浙江象棋大師陳孝塹,來非律賓進行短期的象棋培訓,中國國內有著相應的宣傳資料,使我加深了對菲律賓象棋界的了解和認識。
葛維蒲作為象棋大師,當時還帶了多名學生,最突出的一個是現(xiàn)今的象棋特級大師孫勇征,還有自己的女兒葛慧瑩。他們倆人當時戰(zhàn)績不錯,受到了菲律賓象棋協(xié)會,特別是陳老先生的高度重視。2001年廈門“九天杯”全國象棋大師賽,當時菲律賓象棋界名宿謝添順作為特邀嘉賓來賽場觀摩,專門前來看望了我,并再次介紹了菲律賓象棋界的有關情況。
到了2002年初,新任菲律賓象棋協(xié)會理事長(原浙江大學教授)旅菲陳坤法先生,特別在電話中有意征求我的意見,期望能邀請我來菲律賓象棋協(xié)會執(zhí)棋上課,培養(yǎng)當?shù)仄迨?,使我深深感受到非律賓象棋協(xié)會的誠心,如同一股暖流不斷涌上我的心頭,并初步達成意向。
2002年底,陳坤法先生再次聯(lián)系牽線,希望我能在2003年來菲律賓講學,后因故放棄。主要原因:一是當時國內正處于非典時期;二是因我代表上海浦東參加全國象棋甲級聯(lián)賽。
2003年春,陳坤法先生回浙江老家探親期間專程來上海見我,再次邀請我去菲律賓講學,·直等到2004年春,我作為上海市閘北區(qū)體育局公派,終于在當年的3月3日至5月30日,得以成行千島之國菲律賓。
三、菲國三月教象棋,以棋會友情融融
從1999年10月起,我得到陳羅平先生和菲律賓象棋協(xié)會的誠意邀請,直至2004年3月成行,我和陳羅平先生有過多次電話和信件聯(lián)系,特別是當我得知陳羅平先生已身患癌癥多年,心情格外激動,并從內心深處感謝他對我的信任。
2004年陽春三月,葛維蒲正式赴菲任教,這是繼象棋大師陳孝堃、傅光明之后第三位“援菲”的中國象棋界名將。在成行之前,葛維蒲還見縫插針完成了新作《象棋實用布局新招》的校閱工作,這也是他繼《象棋布局飛刀》、《象棋布局例典》后精心打造的又一部布局力作。
到馬尼拉后,葛維蒲被安排在華人區(qū)“富都大旅社”,每星期(三次)下午3時到菲律賓棋協(xié)俱樂部講課兩小時,主要對象是菲律賓青少年精英棋手(最大18歲,最小10歲),課后和棋手們切磋棋藝,晚上有時會得到成年棋手邀請,進行研究。
我每周日有固定的象棋講座,參加人員有菲律賓棋協(xié)理事長、會長、常務理事及象棋界精英20多人,我主要是編寫象棋資料,針對近期參加亞洲象棋錦標賽和東南亞比賽的棋手,選編亞錦賽、世錦賽和精英賽的對局,結合自己編寫的《象棋實用布局新編》100局,講座后也會和菲律賓棋協(xié)領導及棋手們進行交流。
四、陳老先生重友情,帶病陪我游菲島
陳羅平先生曾主編菲京《世界日報》副刊“象藝”,宣揚國粹,結合棋詩詞,但終因操勞過度,病倒住院。即使這樣,仍然常自費、?L款鼓勵一些作者,平素對有困難弈友,亦慷慨解囊,多年來屢次捐助若干象棋組織機構,美德非常人所能及。
從1999年10月到2004年3月,我近五年沒有和陳羅平先生見面,這次再次相逢馬尼拉,感覺到他老人家消瘦多了,但陳老見到我非常高興,并特地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帶上公子陳俊彥邀我游覽馬尼拉及菲島游覽景區(qū)。在行程到菲律賓博物館時,我看見里面有陳老先生的生平介紹、菲華象棋史及一些實物,讓我感受到了菲華先輩們闖蕩菲律賓的干辛萬苦和菲華近代象棋史的光輝業(yè)績。
五、陳羅平平易近人,懷念他熱淚盈眶
葛維蒲說,陳羅平先生平易近人并重友情,在我赴菲律賓講學期間,他不顧身患癌癥住院養(yǎng)病,多次利用休息間隙看望我,并多次邀請我喝早茶談心。特別是在我即將按期完成菲華講學回國時,陳羅平先生特別將他珍藏多年的棋書拿出來讓我挑選,其中包括菲律賓及東南亞近百年的象棋棋書介紹,以及陳羅平先生主編的象棋書。陳羅平先生至今已經(jīng)仙逝五年了,每當想起他老人家,我都會情不自禁的熱淚盈眶。
陳著遠眼中的陳羅平
10月23日18時,在菲律賓馬尼拉金海灣鮑翅大酒樓一樓客廳,我準時采訪了菲律賓象棋協(xié)會陳著遠先生。陳先生擔任多項重要領導工作,頗有儒家風范。開始我有點拘束,隨著交流的深入,我深深地感覺到他做事嚴謹、思維有序,特別是講起老朋友陳羅平來,更飽含著深厚的友情。
一、永遠師長刻骨銘心,菲華象棋一座豐碑
陳著遠告訴我,我1934年出生于中國福建石獅市,1949年15歲的我隨家人移民到菲律賓,認識陳羅平先生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我任菲律賓體育總會理事長,陳羅平先生是象棋委員會主任,我們成了工作上的伙伴。在記憶中,陳羅平先生始終給予我最堅定的支持和最溫暖的鼓勵,尤其是他忍辱負重和敢為人先的精神始終鼓舞著菲華后輩。
自1948年起,陳羅平先生先后在菲律賓五家華報義務主編象棋專欄,歷時六十年,直至生命彌留之際。1954年,陳先生編著《菲島棋壇》一書,棋迷爭相購買,一時洛陽紙貴。
陳羅平先生的象棋人生,成就了太多的輝煌。先生7歲習弈,20歲始征戰(zhàn)棋壇,便一鳴驚人,勇奪全菲象棋公開賽冠軍。從此南征北戰(zhàn),立下無數(shù)戰(zhàn)功,為菲華棋壇贏得了寶貴的榮譽。先牛更于耄耋之年親征世界大賽,被譽為“弈林常青樹”,成就了一段佳話。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一生致力于推動和發(fā)展象棋藝術,發(fā)起并組織“亞洲象棋聯(lián)合會”,參與制定“亞洲象棋比賽規(guī)則”,并獲得“象棋國際特級裁判”殊榮。
二、生命不息運動不止。臨別贈言肝膽相照
采訪陳著遠,他的話語不太多,聲音也不太響亮,特別是在講到陳羅平先生生命的最后時刻,陳著遠眼含淚花。
在無數(shù)光環(huán)和榮譽的背后,陳羅平先生在生命的最后,雖然飽受病痛無情的摧殘和折磨,但是他以豁達樂觀、孜孜以求的態(tài)度,與肝癌進行了長達七年的搏斗,從未輕言放棄。先生的頑強與勇氣,正是“生命不息、運動不止”的體育精神的最好寫照。
我1989年至1993年擔任菲華體育總會創(chuàng)辦會長,那四年期間與陳先生共事并參與了大小體育活動,后來我離開菲華體育總會,與陳羅平先生接觸少了,但足我們還足經(jīng)常聯(lián)系并相互問候。陳羅平先生非常樂觀豁達,當時我真不知道他已身患癌病多年,只知道他一直在鍛煉身體,后來當我知道這個消息后,特別震驚和難過。
2006年,他雖然已經(jīng)86歲高齡,仍然在病床上用電話組織籌劃“第十四屆亞洲象棋名手錦標賽”,他孜孜不倦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實踐了“活到老、干到老”的人生格言,他為象棋事業(yè)傾注了畢生心血。2007年6月5日,陳羅平先生不幸逝世,享年88歲。他的逝世,不但是菲島棋壇的損失,也是世界棋壇的巨大損失。
為了紀念這位棋壇英雄,生命勇者,我們特意于2009年10月19日至25日舉辦了“羅平杯”象棋國際邀請賽。來自東南亞六國的棋壇健兒云集千島,他們以高超的棋藝和良好的競技精神,譜寫了國際棋壇的光輝一頁。
三、象棋中華古老藝術,弘揚國粹責無旁貸
象棋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的藝術,正是抱著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提高菲華體育素質的美好信念,在我任期內,菲體總先后邀請北京舞蹈學院蒞菲演出,香港明星足球隊蒞菲慈善演出,舉辦菲華萬人步行等重大活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在這一系列活動中,陳先生擔任籌委會主任一職,負責聯(lián)絡、接待乃至演出等具體事宜,事必躬親,任勞任怨,著實令人敬佩。后來的日子,我們更成為無話不談的摯友,一同親歷北京亞運會,見證祖國體育的崛起;一同觀賞黃山云海奇松,贊華夏江山如此多嬌。這些難忘的時光,成為我永不褪色的美好回憶。
第十七屆亞洲象棋錦標賽冠名為“陳羅平杯”就是為了緬懷菲律賓一代棋王陳羅平先生,希望通過這次比賽,讓象棋事業(yè)更加蓬勃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