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以在敦煌找回自己,在4.5萬平方米的壁畫中找一個點去幻入。繪制壁畫的人太多了,以至于我根本記不全他們的名字,我只記住了史小玉、平咄子、汜定全幾個名字,他們用一生的心血和才學應出資人之請開窟、塑像、彩繪,在常人無法想象的黑暗狹小的空間中創(chuàng)作出飽滿華美、境界宏大、活力沛然、浪漫自由的壁畫。在這里,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在匯集、藝術(shù)成果在展現(xiàn),畫工們挑戰(zhàn)著自己身體和精力的極限,毫不吝惜自己的時間和生命,把每一寸空間苦心經(jīng)營,一絲不茍。他們在黑暗、潮濕、冰冷的洞窟繪制精美的作品時,為了生存,抑或……
有了千佛的世界自然是佛教的圣地,四月初八這里舉行一年一度的浴佛節(jié),各朝各代,禮佛參禪的人越來越多,于是一些高僧們便在千佛崖北邊為自己開鑿出禮佛窟,有的索性把自己封到不足2平米的禪窟里面,只留一個送飯用的小窗,直至終老。我相信,他們?yōu)樽约旱臍w宿而欣喜,肉體與千佛共坐,心靈度過了苦海到了彼岸,精神在佛國的世界里徜徉。在眾多陰暗的僅能容身打坐的窟內(nèi),我試著坐了坐,真是不易,狹小陰暗的實對空間與廓然浩渺的精神空間反差令人咋舌。鄰窟的迦葉還在微笑,他們究竟得到了什么?
用普世的情懷、高度的執(zhí)著、不滅的信念去完成一件事,哪怕付出一生的時間甚至生命,天地會為你動容而散金光萬道,世界愿為你超脫散花雨滿天,靈魂在此刻得以永久的涅槃而不生不滅,這才是朝圣敦煌而向內(nèi)探求的本真,拂去自身的塵埃,找回內(nèi)心的真如,才能邁入自由王國的藝術(shù)殿堂。由此,想到常書鴻、段文杰、史葦湘……
剎那間,萬籟俱寂,悲欣交集。
(張憲文,1975年生。甘肅畫院專業(yè)畫家,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藝術(shù)家生態(tài)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