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陷入窮途末路,被迫無條件投降,中國軍民歷經(jīng)8年浴血奮戰(zhàn),終于贏得了最后的勝利。國民黨政府為了搶奪勝利果實,一方面向美國尋求幫助,借用美國的飛機和艦船,把遠在西南、西北的大批國民黨軍隊搶運到全國各戰(zhàn)略要地;另一方面千方百計壟斷對日受降和接收日偽占領區(qū)的權利,由此上演了一場收復鬧劇。
政令成一紙空文,各路諸侯向“錢”邁進
為了壟斷對日偽占領區(qū)的接收工作,國民黨政府規(guī)定,“凡收復區(qū)之黨政亦統(tǒng)歸陸軍總司令部監(jiān)督指揮接收”,并于9月5日在陸軍總司令部之下成立“黨政接收計劃委員會”,由參謀總長兼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任主任委員。委員會下設黨團、經(jīng)濟(包括糧食、農林、水利等)、內政(包括教育、社會、司法、衛(wèi)生、地方行政等)、財政、金融、外交6個接收小組。委員及各組負責人,均由機關部門的代表擔任。同時,各省市也成立“黨政接收委員會”,由各戰(zhàn)區(qū)軍事長官主持。
但是大批國民黨軍隊遠在大西南、大西北,不能在第一時間趕到收復區(qū)進行接收,國民黨政府的政令便成了一紙空文。日本投降后,身處收復區(qū)的國民黨特務、國民黨“地下工作人員”,以及同這些人掛了鉤的偽軍、漢奸和地痞流氓等各色“先頭部隊”紛紛從“地下”鉆了出來,他們捷足先登,選擇油水最多的地方肆意搶掠,迅速掀起了第一輪“劫收”狂潮。接著,某些占有交通工具的國民黨軍事機關,如航空司令部、海軍部、后勤總部、戰(zhàn)時運輸局及其在前線的部隊,都紛紛搶先進入收復區(qū),劫奪大量現(xiàn)金、物資、生產(chǎn)機構、倉庫、住宅等,進行第二輪“劫收”。等到陸軍總司令部各主管部門的接收特派員、各省市接收委員會委員等“接收大員”兩路進入收復區(qū),開始“正式”接收時,已經(jīng)是第三輪了。行政院各部、會進入收復區(qū),掛起招牌,站穩(wěn)腳跟后,也不愿繼續(xù)受陸軍總司令部的控制。1945年10月,行政院院長宋子文簽呈蔣介石批準,除有關軍事系統(tǒng)的接收工作仍歸陸軍總司令部負責外,一切有關行政范圍內的接收和處理工作,全部劃歸行政院負責。由此,國民黨政府對收復區(qū)的接收工作就形成了陸軍總司令部負責軍事、行政院負責全國性政治經(jīng)濟、各省市負責本地方的接收局面。
“三羊開泰”“五子登科”,收復區(qū)物價飛漲
國民黨政府的接收工作從1945年9月初開始,到1946年3月間大致完畢,進入處理階段。由于各軍政部門都想乘機大撈一把,當時的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武漢等大城市,竟然出現(xiàn)了四五十個互不相屬的接收機關,他們各行其是,明爭暗搶,無所不為。有一次,為了接收一艘船舶,好多個單位爭先恐后地搶奪,單中央機構就有聯(lián)勤總部、海軍部、交通部、戰(zhàn)時生產(chǎn)局、戰(zhàn)時運輸局、航政局等6個單位,他們互不相讓,吵作一團。對房產(chǎn)、倉庫、貨棧、商號等財產(chǎn)的接收,因無明確的管轄范圍,爭奪更為激烈,有時一個敵偽倉庫的大門上往往貼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單位的封條,許多有用的物資曾因爭執(zhí)不下而被燒光或偷光,損失殆盡,更有甚者,各接收機關為爭奪財產(chǎn)竟發(fā)生多起流血沖突。
在接收敵偽資產(chǎn)過程中,接收大員們肆無忌憚地濫用職權,瘋狂地搶奪汽車、洋房及黃金、白銀等貴重物品。收復區(qū)人民稱他們是“三羊開泰”(“捧西洋、愛東洋、要現(xiàn)洋”,即仰仗西洋力量、喜愛東洋日本的“敵產(chǎn)”、搜刮銀圓美鈔等現(xiàn)洋)、“五子登科”(即搶車子、房子、金子、衣服料子和婊子)。接收大員們究竟攬入私囊多少資財,誰也說不清楚。許多敵偽工廠接收后,物資設備被拆卸販賣,無法開工,商店更是十室九空。據(jù)統(tǒng)計,北平“被接收物資不足原有的五分之一”。北平敵偽房產(chǎn)14000多所,連同各縣近20000所,而登記造冊被接收的只有380余所。第94軍軍長牟廷芳在天津掠取敵偽物資價值2000萬元(舊幣)。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主任委員吳紹澍僅金條就私吞了10000多根。
除此之外,國民黨政府借接收之機,壓低法幣與偽幣的兌換比例,變相掠奪了收復區(qū)人民的大量財富。當時合理的法幣與偽中儲券(抗戰(zhàn)期間汪偽政府中央儲蓄銀行發(fā)行的鈔票,主要流通于華中及華南淪陷區(qū))的兌換率應為1∶50,至多不超過1∶60,但是9月27日,國民政府財政部卻規(guī)定,法幣1元兌換偽中儲券200元。當時的報章評論此舉是“隨勝利而來的財富大轉移”,這一“無形”又“無限”的轉移,“真實普遍而深刻地傷害了,甚至是剝奪了京滬一帶人的生活”,致使收復區(qū)物價飛漲,民怨沸騰。
“清查團”成遮羞布,四大家族瘋狂吸金
國民黨官員在接收中貪贓枉法、掠取民財?shù)某髳盒袕郊て鹗諒蛥^(qū)民眾的強烈不滿,廣大人民群眾對國民黨政權的幻想也隨之破滅。京滬平津一帶流傳著這樣的民謠:“天上來,地下來,老百姓活不來!”“想中央,盼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大公報》說,“無數(shù)千萬的人民都曾為勝利狂歡過,如今卻如水益深,如火益熱,大家不得聊生?!碑敃r中國戰(zhàn)區(qū)統(tǒng)帥的參謀長、駐華美軍司令魏德邁在給美國政府的報告中也承認:“國民政府的胡作非為已經(jīng)引起接管區(qū)當?shù)厝嗣竦牟粷M,此點甚至在對日戰(zhàn)爭一結束,國民政府即嚴重地失去大部分的同情。”馬歇爾曾警告蔣介石,如不對國民黨官員接收中的貪污行為加以整飭,美國將重新考慮今后對華“援助”的監(jiān)督問題和剩余軍用物資的“贈予”問題。迫于國內外要求查辦貪官污吏的強大輿論壓力,蔣介石不得不在1946年5月初下了一道手令,由國民參政會、國民黨監(jiān)察委員會和監(jiān)察院三方會同成立“接收處理敵偽物資清查團”,并在6月中旬確定出“清查處理敵偽物資辦法”,還規(guī)定清查的期限最多不得超過50天。然而,由于國民黨各方爭相加入“清查團”以尋求庇護,“清查團”的人事任免糾紛不斷,一直鬧到7月底才勉強組織了7區(qū)18組,于8月初先后出發(fā),著手所謂的“全面清查”。
收復區(qū)的廣大民眾要求“清查團”對貪贓枉法的接收大員嚴加懲辦,紛紛向“檢查團”檢舉密報。上海的揭發(fā)密函有400多件,平、津兩地則有1300多件。但蔣介石卻只想做戲,不愿真心查處他的手下愛將們。他甚至告誡“清查團”說:“接收雖然不免有些毛病,也要顧全大局,家丑不可外揚?!备鳌扒宀閳F”大都秉承其意旨,走走過場,能敷衍過去的就盡量敷衍,實在不行就打幾只“蒼蠅”了事。蘇浙皖“清查團”明知南京和上海兩處為全國接收過程中貪污的重點,且貪污要案大都與豪門權貴有關,但他們在上海、杭州住了兩個月,卻沒有檢舉一件案子。由于臺灣的接收大員徇私舞弊,搞得天怒人怨,閩臺“清查團”到臺灣時,不得不把專賣局長任維鈞、貿易局長于百溪以接收貪污罪移送法院,臺灣省主席陳儀便向蔣介石狀告“清查團”故意挑剔,結果“清查團”挨了蔣介石一頓訓斥,任維鈞、于百溪卻安然無恙,閩臺“清查團”只好悄然離去?;浌稹扒宀閳F”到廣州后,因為廣西擋駕,廣東各接收機關拒不交出接收清單,“清查團”只好一案未辦就返回了南京。天津公用局長張錫鈞等人在接收過程中大量貪污,被人向“清查團”告發(fā),市長張廷鍔竟召集公用局全體職員訓話:“密告檢舉的人是禽獸,非父母所生,一定要徹查嚴辦!”“清查團”去函質問,張市長竟置之不理。
由于“清查團”的人員不足,清查時間又短,且在國民黨政府接收敵偽財產(chǎn)近一年之后才開始清查,接收大員們有充分時間銷毀貪污證據(jù),消化貪污贓物,甚至設法調離原職,清查結果可想而知。
國民黨政府接收過程中最大的“劫收”者是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他們打著國家、政府的旗號搞接收,卻貪贓枉法,中飽私囊,進一步加強了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在工業(yè)中的壟斷地位。中國紡織建設公司就是宋子文以接收61個日偽工廠為基礎建立起來的,1946年該公司獨占了全國紗錠49%、布機86%、棉紗產(chǎn)量39%、棉布產(chǎn)量74%。
然而,四大家族最大的興趣還不是工業(yè),而是商業(yè)貿易。他們通過接收敵偽財產(chǎn),開設了各種貿易公司,如蔣介石、宋美齡的中美實業(yè)公司,宋氏家族的孚中公司,孔祥熙的揚子建業(yè)公司,陳氏家族的太平洋興業(yè)公司等。這些投機的商業(yè)機構,幾乎都設在上海,壟斷國內外貿易,操控買辦業(yè)務。如揚子建業(yè)公司從事外貿業(yè)務,與美國16家工廠訂有總經(jīng)銷合同,推銷美貨,并壟斷了國內茶葉、豬鬃的出口。
工業(yè)或商業(yè)方面的掠奪,總是和銀行資本結合在一起的。四大家族掌控著四行二局(即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和中央信托局、郵政儲金匯業(yè)局),通過這些金融組織,接收了大批金融機關及其財產(chǎn),至1946年6月止,四大家族控制的官營銀行占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銀行總數(shù)的70%,壟斷了金融業(yè)。他們操縱這些金融機構,以強購土地、高利放款、高抬物價、套購外匯和票據(jù)兌換等手段,無情地對全國民眾進行剝削和掠奪。他們聚斂的財富究竟有多少,至今都無法統(tǒng)計。當時有人估計,僅孔、宋兩家的財產(chǎn),就足夠全中國人民按照美國人民的水準生活一年。
抗戰(zhàn)剛結束時,國民黨政府聲譽如日中天,全國人民對它充滿了期盼。但在接收敵偽財產(chǎn)過程中,這個政府的官員們以權謀私、貪污腐敗,弄得民怨沸騰,民心盡失。而最高當局對此睜只眼、閉只眼,不做嚴肅認真的追查處理,卻一門心思搞獨裁打內戰(zhàn),加劇了國統(tǒng)區(qū)經(jīng)濟崩潰的速度,徹底站到了全國人民的對立面,這樣的政權必然要被人民唾棄。中國共產(chǎn)黨順應時勢,振臂一呼,僅3年時間,便用小米加步槍打垮了號稱有八百萬軍隊、貌似強大的國民黨政權,建立了新中國。從某種意義上說,國民黨不是被共產(chǎn)黨打垮的,而是被自己的腐敗打垮的。
(責編:孫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