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分析VFP程序設計的教學現(xiàn)狀,進一步闡明了案例教學符合VFP程序設計教學的需要,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根據(jù)VFP程序設計課程的特點,以及案例教學本身的優(yōu)點,選用典型的案例,同時結合具體教學實踐將案例教學運用于VFP程序設計教學中。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的實施加強了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使學生更容易接受理論知識,提高了教學效率。
關鍵詞: 案例; 案例教學; 程序設計;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3)01-40-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of VFP programming based on case
Zhang Shujuan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Technolog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Shanxi 030051, China)
Abstract: The case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VFP programming curriculu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VFP programming teaching is analyzed and the case teaching is illustrated to be effective in VFP programming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FP programming curriculum and the advantages of case teaching, the case teaching is applied to the VFP programming by using the typical cases. The practical case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which stimulates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tudents' abilities in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se teaching strengthens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which enables students to accept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more easily and improves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case; case teaching; programming; practice teaching
0 引言
VFP程序設計是我校非計算機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基礎課。該課程從應用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掌握數(shù)據(jù)庫理論知識、VFP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的基本操作技能、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和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思想。要學好該課程不僅需要扎實地學習理論,而且還需要實踐過程。對非計算機專業(yè)開設本課程,重點在于培養(yǎng)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和使用計算機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利用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解決本專業(yè)實際問題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其他計算機知識及今后使用或開發(fā)數(shù)據(jù)庫應用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存在著許多問題,如知識點多、學生掌握較困難、課程本身抽象枯燥等;此外,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主體性,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對于該課程的教學需要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與上機實踐中針對不同的章節(jié)內容不斷分析、總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還需要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1 案例教學的內涵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比較關注的是向學生灌輸了哪些知識,而忽視了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fā),致使理論和實踐脫節(jié),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例如,在進行VFP的程序設計教學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般先將概念、理論、程序設計結構及語句等灌輸給學生,再分析相關的程序,然后上機實驗。用這種方式學生學起來會覺得枯燥,但如果教師通過案例引導來說明理論知識,學生通過對案例的研究來掌握知識,便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所謂案例,是指對某一實際情境的描述,其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也可能已經(jīng)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而案例教學是以案例為載體的一種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它是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根據(jù)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要求,以案例為媒介,在課堂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和交流,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在分析、解決問題等各方面的能力[1,2]。
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在閱讀、分析案例和課堂討論等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著主體作用,而教師在整個案例討論過程中只是充當“導演”的角色。教師需要精心選取符合教學要求的案例,在指導課堂討論時要善于聽學生發(fā)言,適時引導學生;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理解學科的基本概念或理論,在此基礎上,對提供的案例材料進行閱讀、思考,并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對案例中的相應問題進行討論,最終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地參與,主動地思考,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他們學會如何利用更有效的方式去獲取知識。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2 VFP程序設計課程中實施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通過了解案例教學的概念、優(yōu)勢和目的,可以得知案例教學強調學習者的主動參與。對于VFP程序設計課程而言,該課程的教學既包含數(shù)據(jù)庫中的一些理論,同時它本身又是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對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入案例,學生親自參與討論、分析,把較復雜的知識融入到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將有益于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案例教學具有鮮明的教學目標,旨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VFP程序設計,其主要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掌握關系數(shù)據(jù)庫知識,同時還要掌握程序設計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案例教學和實踐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和領會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并進一步加強對相關概念、原理的理解。
3 案例教學在VFP程序設計課程中的實施
開展案例教學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參考教學大綱,確定課程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然后選擇或設計具體的案例。案例作為案例教學的基本材料,其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及質量。因此,案例的選取要緊扣教學重點、基本理論和基本原理,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既要體現(xiàn)教學目的和要求,也要有一定的擴展性,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學習,將理論和實際結合在一起。
筆者在進行VFP課程的教學時,先簡要地介紹了數(shù)據(jù)庫及表的基本概念、作用、VFP的環(huán)境及基本操作,然后選取了一個典型的實用案例,即“學生選課管理系統(tǒng)”。這是一個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實際應用系統(tǒng),因此,比較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該系統(tǒng)分別實現(xiàn)了學生信息、課程信息、選課信息的瀏覽、查詢、修改,成績統(tǒng)計等。這個案例將課程中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表的建立,查詢、視圖的建立,表單、菜單、報表的建立,以及各自相關的內容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應用案例。
以下簡要介紹筆者在VFP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
首先,在介紹程序設計中的循環(huán)結構時,向學生提出第一個問題:“如何計算從1到100的整數(shù)之和?”,問題提出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適時地給予提示,使討論始終圍繞中心問題順利進行,引出循環(huán)的概念。接下來,將學生選課管理系統(tǒng)中學生信息查詢模塊展示給學生,其界面如圖1所示。
根據(jù)圖1向學生說明該功能模塊的作用,并做一下演示,以提升學生興趣。當輸入學生的學號、姓名,系統(tǒng)會彈出另一個窗口界面,顯示查詢結果,如圖2所示。當出現(xiàn)圖2界面時,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即在查詢的過程中需要將查詢關鍵字與學生信息表中的每條記錄進行比較,判斷是否匹配,實際上對于N條記錄而言,需要做N次重復的工作,怎么解決該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研究,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方法,通過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把該案例中涉及的內容與理論知識聯(lián)系起來。在使用循環(huán)結構的基本語句時,將查詢學生信息表中的某個學生作為要解決的問題,教師進行啟發(fā)、點撥,學生先判斷當前記錄是否滿足條件,如果滿足則說明查找到了該學生;如果當前記錄不滿足,則再判斷下一條記錄,如此逐步地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會產生強烈的實踐欲,迫切地想上機實踐,隨后給予他們充分的上機時間,為他們提供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通過提出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親自去完成。在實際操作和調試的過程中學生可與學生或老師進行交流,學生通過實踐會覺得自己又學到了新知識,從而產生了強烈的成就感,激發(fā)了學習興趣[5]。
其次,在介紹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時,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了解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概念、特點,引出事件、方法、屬性等概念。引導、啟發(fā)學生要設計圖1和圖2中的界面需要使用到VFP中的哪些常用控件?不同的對象屬性如何設置?用到了什么事件?經(jīng)過學生的討論,教師認真地聽學生的發(fā)言,觀察學生的反映,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完成該案例效果并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其中涉及的每個知識點。為了鞏固課堂內容,在上機實踐時給學生布置一些相關題目,內容從簡單到復雜,從模仿、改進到創(chuàng)新,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當然,對于面向對象部分的教學而言,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對案例進行充分理解、分析、討論,只依賴于課堂時間及很少的上機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還需要將課堂內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這更加強了師生及學生間的交流。
通過教學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在VFP程序設計課程中實施案例教學,能將原本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體化,有助于學生深入地理解這些理論知識,同時也促進了學生主動地去學習,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通過討論又增加了他們的感性認識,更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4 結束語
通過將案例教學方法運用于VFP程序設計教學的過程來看,在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會增進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主動參與案例的討論、交流則加強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共同遇到的問題進行集體分析和解決有助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案例教學更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性的學習更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家軍.論案例教學的本質與特點[J].中國教育學刊,2004.1:48-50
[2] 陳媛媛.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J].無錫南洋學院學報,2008.4:30-33
[3] 肖彬,古梅,王若賓.創(chuàng)新型案例教學法在“圖像處理基礎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09.24:93-95
[4] 呂保利.案例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和探索[J].河南農業(yè),2010.(8):25
[5] 張舒娟.雙主教學模式在“VF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11.7:84
[6] 范巖.“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8.8:35
[7] 肖明.案例教學法在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10.6:83-85
[8] 滕永晨,廖成斌.大學文科專業(yè)“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10:70-71
[9] 李婧,翟淑紅.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2.3: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