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教育工作的意見》何時施行?在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政府、學校、家庭、社會應該承擔哪些職責?
答:《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自2013年1月30日起施行?!兑庖姟访鞔_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基本原則,對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的職責進行了定位:(1)政府主導、統籌規(guī)劃。政府應把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和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體系中,根據地域環(huán)境、經濟和留守兒童工作的實際情況,統籌規(guī)劃、分類指導,形成有效的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模式。(2)家校聯動、形成合力。學校和家庭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重要作用,共同關注留守兒童在學校和家庭中的各方面需求,及時溝通,對單親家庭、特殊困難家庭留守兒童給予更多關愛,形成學校與家庭密切合作的良好局面。(3)社會參與、共同關愛。政府要鼓勵、動員和組織社會各部門、各界人士參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建立全社會立體式關愛服務網絡,逐步形成長效機制,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問:如何切實改善留守兒童的教育條件?
答:《意見》指出,首先要優(yōu)先建設留守兒童教育基礎設施。留守兒童集中地區(qū),要通過科學規(guī)劃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優(yōu)先滿足留守兒童寄宿需求,確保每名寄宿生都有一個標準床位;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和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使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廁所、浴室等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增加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寄宿制學校公用經費,加快建立農村寄宿制學校經費保障機制;為寄宿制學校配備必要的生活教師,還要不斷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提高基礎設施的利用水平。
其次要優(yōu)先改善留守兒童營養(yǎng)狀況。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qū)及其他留守兒童集中地區(qū),在國家組織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和地方組織實施的營養(yǎng)改善項目中,要建立留守兒童用餐登記臺賬和營養(yǎng)狀況檔案,優(yōu)先保障留守兒童用餐需求,合理安排膳食結構,切實改善留守兒童營養(yǎng)狀況。還未實施營養(yǎng)改善計劃的地區(qū),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優(yōu)先解決好留守兒童在校吃飯問題。
此外還要保障留守兒童的交通需求。留守兒童集中地區(qū),要充分考慮留守兒童數量和分布狀況等因素,合理設置學?;蚪虒W點,保證他們能就近入學,減小上下學交通風險。對于確實難以保障就近入學的地區(qū),要合理規(guī)劃公共交通,為他們上下學提供交通條件。對于公共交通難以滿足的地區(qū),要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校車服務,加強安全管理,保障留守兒童優(yōu)先乘坐。
問:如何讓留守兒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答:《意見》明確指出,首先要加強留守兒童的管理。認真做好留守兒童入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留守兒童資料檔案,準確掌握信息,并將關愛和教育留守兒童的內容納入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照料留守兒童的能力,還要發(fā)揮少先隊和共青團組織的作用,將關愛留守兒童成長納入各項活動中。
其次要加強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要將其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教育教學計劃,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班主任和心理教師要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思想動向,主動與之加強交流。對學習困難的留守兒童,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各項學校工作中,特別要避免將留守兒童標簽化。
再次要加強留守兒童的法制安全教育。學校要加強安全教育和演練,提高防范意識,增強其自救自護、應急避險能力;要開展法制宣傳,增強法制意識,及早發(fā)現和糾正個別留守兒童的不良行為,預防其違法犯罪現象發(fā)生;要預防和打擊侵害留守兒童人身財產權利的違法犯罪行為。
最后要加強家校聯動。留守兒童集中的學校和班級,要選舉熱心留守兒童工作的家長或監(jiān)護人組建家長委員會,協助學校加強留守兒童的教育;要發(fā)揮家長學校的作用,加強對家長、監(jiān)護人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增強其做好家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并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建立家庭責任監(jiān)督制度、減少父母同時長期務工、督促父母定期回家探望等形式,強化留守兒童父母的監(jiān)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