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罐療基本療法時,可根據(jù)不同體質,選擇不同的排罐方法。
拔罐療法與其他經(jīng)絡療法相比,基本屬于“瀉”法。三種排罐方法相比較,脊柱排罐法相對屬“補”。這種排罐適宜虛證者、兒童、老人使用。但椎問盤突出者不宜使用此法。
罐療中不可擅自增加罐具數(shù)量。在“基本療法”即整體調理后,再做配穴治療。治療效果絕非罐具數(shù)量所決定。
脊柱排罐法
脊柱排罐法,一般很少用,因一般在進行調理前,已做過罐診,不必重復。只是在做療程時,有個別虛證體質者,則通常和膀胱經(jīng)排罐法進行交替使用。
膀胱經(jīng)排罐法
膀胱經(jīng)排罐法適用于多數(shù)人群。
背部綜合排罐法
背部綜合排罐法與膀胱經(jīng)排罐法相比,屬“重瀉”法,此法適合相對體壯陽亢者。
基本療法全圖解
步驟一:選1號大罐扣拔大椎穴。選2號罐扣拔其他部位,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排列。
步驟二:沿膀胱經(jīng)依次往下排列。
步驟三:需迅速完成膀胱經(jīng)排列(約30~60秒),完成后需計時。
步驟四:提拉閥桿,將所有罐全部放氣降壓后開始起罐。仍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起罐。
步驟五:一只手按住皮膚,另一只手將罐傾斜起罐。不要垂直起罐,以防損傷表皮,并可減少疼痛。
步驟六:起罐后,手握空拳,用手部對所拔部位給予適度按揉,加強活血化瘀的功效,放松腠理,以防肌肉粘連或板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