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今年70歲,已經(jīng)有十余天沒有排便,起初也沒有重視,因為從前也有類似的情況,過幾天后自然而然地就好了,誰料這次一等就等了十天,漸漸的我沒有食欲了,常常有惡心感,睡眠質(zhì)量也大不如前,特別是肚子脹得厲害。請問我能吃瀉藥助便嗎?
內(nèi)蒙古商都彭光
彭讀者:
門診常常有這樣的病人前來就診,我們俗稱為便秘,通常是指7天內(nèi)排便少于2~3次,排便過程不順利,包括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困難,常需手法幫助排便。便秘發(fā)生因素很多,對于年輕的便秘患者,由于學習和工作壓力繁重,生活方式不規(guī)律,食物缺乏纖維素,或者因各種原因抑制或忽略排便使得便秘加重:老年患者多由于腸道運輸功能差,多種內(nèi)科疾病如糖尿病、高鈣血癥,以及服用多種可導致便秘的藥物而出現(xiàn)便秘。
隨著年齡的增長,便秘的發(fā)生率逐漸增加,不僅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而且作為一種誘導因素存在于結腸癌、早老性癡呆、痔瘡等疾病。作為一種生活中的常見疾病,預防可以從生活的點滴做起,調(diào)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tài),建議每天早起時喝一杯水,增加蔬菜果蔬的攝入量,加強體育運動,養(yǎng)成每天定時排便等良好習慣來避免便秘的發(fā)生。也可以適當短暫服用瀉劑,但不推薦長期服用,特別是超過三月的便秘患者,往往需要采用綜合方法治療,不可一味的促泄,或者使用不當?shù)耐饬韼椭鷣斫鉀Q難言之隱。
為什么有的人怕冷,有的人卻不怕冷呢?
編輯同志:
為什么有些人特別怕冷,有些人就不怕冷?如何改善怕冷體質(zhì)?
浙江海寧甘浩
甘讀者:
正常人只要能維持37攝氏度的體溫,對寒冷的耐受力通常都沒有太大的差別,絕大多數(shù)“特別怕冷”的狀況都是主觀因素導致。低血壓,心肺功能不足,缺鐵(據(jù)研究這是女性普遍較男性不耐寒的最大原因,因為女性月經(jīng)導致血液中的鐵元素比男性少,輸氧能力較弱)等原因都可能導致末梢血管循環(huán)不暢,致使這部分人手腳冰冷的時間較長,但軀干的耐寒能力是與其他人無異的。這部分人群不管吃什么都是沒辦法根本改善末梢血管血液循環(huán)的,只有通過艱苦的耐力訓練(如長跑)來加強心肺功能。但其實九成以上抱怨手足冰冷的人只是保暖工作沒做到位。
小部分人是因為甲狀腺功能不足導致的交感神經(jīng)興奮度不足,遭遇寒冷時末梢血管收縮與心搏加強反應比較緩慢,致使全身的耐寒能力下降,這部分人群食用對甲狀腺有促進作用的飲食(比如羊肉等“熱性食物”,大多數(shù)所謂“熱性食物”都是通過促進甲狀腺素分泌來讓人感覺到“熱”的)對怕冷的狀況有暫時性的改善,但要根本解決問題,還是要進行藥物治療。
另外,由于脂肪細胞產(chǎn)熱的作用比肌肉差得多,因此胖子反而會感覺更冷,但暴露在寒冷環(huán)境中脂肪層厚的人會活得久一點,這是真的。對寒冷主觀體驗和耐受性其實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