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進補的大好時期,很多人認為多吃肉類就是最好的進補。其實,從現(xiàn)代養(yǎng)生的角度來說,吃些素食更利于身體健康。
芋頭:芋頭質(zhì)地細軟,容易消化,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jié)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是冬季調(diào)養(yǎng)脾胃之佳品。把芋頭刮皮洗凈、切片、油炒,水煮熟后加點蔥花,就是一碗香甜的芋頭湯,吃起來暖心暖胃,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土豆:土豆富含天然脂肪、蛋白質(zhì)、淀粉、粗纖維、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尤以磷、鈣、鐵最為豐富,常食之能強身健體。土豆涼拌最能體現(xiàn)土豆的營養(yǎng)價值,如涼拌土豆絲和土豆沙拉,涼拌土豆絲最好用柿子椒、尖椒和香菜作輔料,而土豆沙拉則應加入一些綠葉蔬菜,達到中西結(jié)合,營養(yǎng)搭配。
紅薯:紅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用紅薯搭配大米熬制成粥,健脾養(yǎng)胃。如果將紅薯和米面搭配著吃,還可以起到蛋白質(zhì)的互補作用。
蓮藕:含淀粉、蛋白質(zhì)、維生素c等。生食能涼血散瘀、熟食則補心益胃,具有滋陰養(yǎng)血的功能。與紅棗同食,則可補血養(yǎng)血,煨食可治脾胃之虛。將蓮藕削皮洗凈,搗碎擠出藕汁,與蛋清一起拌勻,可滋潤咽喉。將蓮藕切成細片在開水中燙一下,然后加米1杯和水2杯,以慢火煎,待涼后加食鹽少許食用,有調(diào)節(jié)心臟、血壓、改善末梢血液循環(huán)的功用。
板栗:板栗營養(yǎng)豐富,果實中含糖、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中醫(yī)認為,板栗能養(yǎng)胃健脾,壯腰補腎,活血止血。栗子粥、炒板栗都是冬補的好食品,尤其是栗子粥,老少成宜,用板栗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之,栗子既能與粳米一起健運脾胃,增進食欲,又能補腎強筋骨,尤其適合老年人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者。
蘿卜:蘿卜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jīng),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于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癥,故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處方!”之說。把蘿卜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的蜂蜜腌制,制成“蘿卜糖”,可緩解冬季咽喉疼痛。白蘿卜與白果、枸杞一起煮食,可降低血脂、消炎解毒、養(yǎng)血活膚,具有抗毒解毒、養(yǎng)血益氣、通絡止痛的功效。
冬筍:冬筍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絕”的美譽。其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1和B2、維生素C以及16~18種不同的氨基酸。食用冬筍能幫助消化和排泄,起到減肥、預防大腸癌的作用。它還對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因此,冬筍既可以生炒,又可燉湯,其味鮮美爽脆。食用時最好先用清水煮滾,放到冷水泡浸6小時后使用,風味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