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出五舉,三步兩道臺,是流傳在姚安民間的一個(gè)典故,有其特殊的含義。
“一門出五舉”是對姚安教育世家甘氏一門的盛贊。
甘氏,居縣城西門外。自甘榮祿(清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5年生)始,世代以教書著述為業(yè),傳四代,至解放前夕,約150年。其子甘雨,教育之余,著述頗豐,有《姚州志》傳世。甘雨有子四人(甘孟賢、甘仲賢、甘叔賢、甘季賢),先后中舉,傳為美談。之后,其孫甘德柄于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中舉。甘氏一門先后出了五個(gè)舉人,實(shí)屬罕見,故有“一門出五舉”之贊嘆。
“三步兩道臺”故居為光祿古鎮(zhèn)重要景點(diǎn)之一,位于回型街北關(guān)。
清代官制:道員(道臺)是省與府之間的地方長官,正四品,主管省內(nèi)某一方面事務(wù),如糧儲(chǔ)道、鹽法道、兵備道、河工道等。
趙子驤、馬駟良互為鄰居,一墻之隔,后因戰(zhàn)功雙雙被授道臺,眾鄰鄉(xiāng)黨引以為豪,故以“三步兩道臺”贊譽(yù)。
趙子驤,字達(dá)夫,號金波,性格豪爽,重氣節(jié),工書法,事繼母以孝聞。同治中(公元1862至1874年間),參與平定滇中叛亂有功,授道職,分河南待補(bǔ)。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任南汝光(南陽府、汝南府、光州直隸州)兵備道,以廉潔著稱。
馬駟良,字星五,聰穎曠達(dá),喜詩詞酬唱,擅長音律。同治中,參與平定滇中叛亂有功,授道職,分浙江待補(bǔ)。后任寧紹臺(寧波府、紹興府、臺州府)兵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