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云水謠而聞名遐邇的南靖縣梅林鎮(zhèn)長教村,有個簡氏大宗祠,門前的一對石獅子,讓人怎么也想不到會和一位英雄聯(lián)系在一起。固然這里是英雄的祖籍地,但是,要不是他突然一手舉起一只石獅子,這世界上也許就不會有一個英雄叫作“簡大獅”了。
是的,世界上本來沒有“簡大獅”,只有一個簡忠浩,是長教簡氏開基祖簡德潤的第十七世孫,第十四世簡祭球的曾孫。鄭成功收復臺灣后,長教簡氏紛紛往臺灣移民謀生,簡祭球遷臺后定居于淡水縣,傳至簡忠浩時,已是清末亂世,但其時家境殷實,小日子過得還是不錯。年青時代,簡忠浩隨族中長輩回到長教祖籍地祭祖省親。那時長教簡氏大宗祠剛好開設了武館,從外地聘請了武林高手,教授族中子弟練武強身。簡忠浩身高體壯,平時耍槍弄棒,已經(jīng)很有一些武術(shù)功底,這下祭祖過后,居然不回臺灣了,留在長教跟著武師勤學苦練。幾年過去,簡忠浩武藝猛進,力大如山,大宗祠門口兩只石獅子,一般人挪都挪不動,他卻能輕易地舉起來,繞著宗祠行走一周。眾人驚嘆無比,干脆就叫他“大獅”,簡忠浩也中意這個名字,大獅大獅,力大過獅,于是就正式改名叫作簡大獅,從此世上再無簡忠浩,只有簡大獅。
簡大獅出師后,已是一個刀槍棍棒樣樣精通的高手,他開始在漳州、石碼、廈門一帶賣藝,名噪一時,不久回到臺灣淡水,廣納門徒,交友習武,在鄉(xiāng)里獲得了很高的聲望?!杜_灣省通志》卷七第三章民族忠烈篇載,“簡大獅任俠好客,市井傭工,均禮之若上賓”。
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臺灣被腐敗無能的政府割讓給日本,臺灣人民奮起反抗。簡大獅義憤填膺,多次謀劃進京刺殺李鴻章,都被親友勸住而未行。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侵略者鐵蹄踏進臺灣,一路燒殺搶淫,簡大獅一家深受其害,“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母與嫂死之。一家十余口,僅存子侄數(shù)人,又被殺死?!彼l(fā)誓與日本侵略者不共戴天,拼命到底。同年十二月,簡大獅變賣家產(chǎn),招募義民1000多人,在淡水揭竿起義。他同林李成、陳秋菊、胡可錦等,率領(lǐng)義民攻襲臺北城。先攻打江頭,斷開引北電話線;轉(zhuǎn)而攻打瀘屋街,與日軍在天后宮短兵相接,激烈交火,打死打傷敵人三百多人。日軍援兵隨后大批趕到,簡大獅不得不率眾退入山中。
簡大獅的抗日義舉,得到了臺灣人民的熱烈響應。民眾把簡大獅和其他義軍首領(lǐng)林少貓、柯鐵稱為“抗日三猛”。1896年五月,簡大獅和許憑考、盧爺?shù)嚷暑I(lǐng)抗日軍民,進攻金包里及日本人石門憲兵所,接著又攻打照湖,擊斃不少日軍。1897年五月,簡大獅率領(lǐng)抗日軍民五千多人,一度占領(lǐng)臺北奎府街,和敵人交戰(zhàn)整整一天,才退至大屯山中。1898年,簡大獅率部以大屯山為基地,先后進攻日軍磺溪憲兵屯所、日警林口派出所和日軍北埔憲兵屯所,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當時有首閩南語歌傳遍了臺北,號召大家來投奔簡大獅一起抗日,歌詞是這樣的:“過來北山做兄弟,食酒結(jié)拜來講起。大獅管兵作頭兄,出來北山真出名。日本齊號掠大獅,天光點兵觀看覓。大獅銃藥扛上山,兩旁槍子暴暴彈。臺灣不是土匪的,日本相抬陣陣輸。講實不是打嘴鼓,臺灣復返有功勞。”
簡大獅的抗日義軍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堅持武裝斗爭整整三年。1898年,迫于形勢的壓力,為了保存有生力量,簡大獅不得不違心宣布“歸順”日本,但他沒有繳械。不久,簡大獅重新上山,繼續(xù)開展抗日斗爭。日本侵略者派人前去勸降,被撞大獅擊斃。日軍惱怒之下,派出軍警混編的十四路兵力進山圍剿,簡大獅不敢輕敵,做出嚴密的部署,派蔡龍、吳春糞、葉通等14個首領(lǐng)率1600義軍在燒灰寮、大厝莊、雙溪等地設防阻擊。日軍攻勢猛烈,數(shù)次發(fā)起進攻,簡大獅的義軍和日軍浴血奮戰(zhàn)數(shù)日,雙方各有重要傷亡。當年12月底,日軍增派援兵,大敵壓境,簡大獅兵力日減,彈盡糧絕,帶領(lǐng)部份義軍沖出重圍,退守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然后和賴乾、高扁、劉成等人渡海來到廈門,又潛入漳州,住在楊老巷(今新華西路220號)的簡氏僑館里。他準備返回祖地長教積蓄力量,以圖東山再起。
日本侵臺總督獲知簡大獅的下落后,要挾清政府,并派人到廈門收買威脅廈門廳提督楊歧珍,漳州府道臺榮坤帶親兵百余人包圍了簡氏僑館,簡大獅等人不幸落入清兵手里。簡大獅在清兵面前大義凜然,慷慨陳詞:“倭淫虐妻妹皆死焉,與之苦戰(zhàn)不勝,故至此。我簡大獅,系臺灣清國之民,與日人為難,并未毒及清人。生為大清之民,死作大清之鬼,猶感大德,萬勿交日人,死亦不能瞑目?!焙喆螵{多次含淚央求:“吾寧見殺于本國,不愿被赦于他邦?!比欢瘮≠u國的清政府還是把簡大獅“引渡”給了日本侵略者。簡大獅被押解回臺灣,面對日本侵略者面無懼色,怒聲痛斥。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二十二日,簡大獅受盡酷刑后,被日本人殺害。
簡大獅犧牲后,舉國震怒。當時的進士錢振煌悲憤賦詩:“痛絕英雄灑血時,海潮山擁泣蛟螭,他年國史傳忠義,莫忘臺灣簡大獅?!鄙虾!渡陥蟆钒l(fā)表評論盛贊簡大獅,“臺灣義民簡大獅為中國爭氣,為全臺爭氣,此中國最有志氣之人。”
百余年過去,簡氏大宗祠前的石獅子依舊靜靜踞坐在那里,英魂已歸故里,我們還能從沉默的石獅子尋覓到英雄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