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美國有家報紙刊登了一則園藝征文。征文向社會征求純白金盞花。在當時的美國除了有金色的和棕色的金盞花外,根本就沒有純白的金盞花。金盞花是美國人較熟知的一種花卉,所以看了這則征文的人都當做是一次游戲,并把它拋到了九霄云外。
可是,20年后的一天,這個發(fā)征文的園藝所卻突然收到了從美國遙遠的西部寄來的一粒純白金盞花種籽。寄種子的原來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老人在信中說,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愛花人。當他20年前偶然間看到那個征文后,便不顧八個兒女的反對,義無反顧地干了起來。他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金盞花種子,并精心侍弄。一年之后,金盞花開了,他就從那些花中挑選顏色最淡的留作種花。第二年,把這些選出來的花種播下,然后再繼續(xù)挑選顏色淡的花作為花種留下讓其自然生長到老……老人就是這樣一直堅持著年年遴選顏色最淡的花種。一直到20年后的一天,他的金盞花園里真的開出了銀白如雪的金盞花兒。
老人用二十年的堅持與執(zhí)著,實現(xiàn)了連專家都實現(xiàn)不了的意愿。
老人當年種下的那?;ǚN,也許很多人的手中都曾留過,可是這很多人都沒有像老人那樣給予它一個純白的希望。因而也就錯過了一次最美麗的人生綻放。
我們村有個從小就右手殘疾的孩子。全家人幾乎都認為,這孩子將來一定是最無希望的一個,將來一定要受盡人間苦難。因而就放棄對他的培養(yǎng)和投入??墒悄且荒晁谂_灣的二爺回來了,看到聰明而又伶俐的殘疾孫子,就不由感到難過。最后走時就帶走了這個殘疾孩子。被帶到臺灣的殘疾孩子,被老人送到了一家公立貴族學(xué)校。老人把全部家產(chǎn)都拿出來培養(yǎng)孩子,并把它送到美國學(xué)習(xí)。最后終于把這個殘疾孩子培養(yǎng)成為美國哈弗大學(xué)畢業(yè)的核物理博士。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有些人做事為何半途而廢,其中最主要一個原因,往往是因為我們放棄了希望。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我們心中充滿希望,就沒有做不好的事。希望能帶來美好。社會的進步一大部分功勞來至于對人的希望,是希望才讓人為之思考,為之奮斗、拼搏。是希望才讓我們在為之奮斗的過程中看到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