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奇妙,失之東隅,得之桑榆。
美國前副總統(tǒng)戈爾,離開政治舞臺,轉向環(huán)保領域,喚起人類對地球暖化的關注。
戈爾《絕望真相》的演說,震撼的圖片和數據像地球的預言,讓遏止地球暖化成為人類的道德,超越政治和國界的藩籬。
演說最后變成紀錄片,得到奧斯卡的表揚。電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組畫面,是北極浮冰融化,北極熊無冰可棲,在茫茫冰海沉溺的悲劇。
紀錄片深入人心,北極熊成為地球暖化的象征。
英國將紀錄片作中學教材,遭到一個校董家長的不滿,認為內容不正確,要求法庭查禁。
當中,最受關注的一個判決是:究竟有沒有北極熊真的如戈爾所說,游泳近百公里,為尋找浮冰而溺死?
法官按證據裁決:唯一的科學研究指出,最近只有4只北極熊,因暴風雨被溺斃。即是說,戈爾的“真相”,有關北極熊部分,不是真相。
但法官不忘補充說:如果未來冰層繼續(xù)融化,北極熊或許會因而溺斃。
法官不是科學家,只能按事實判決。最近,英國攝影師布羅米奇真的拍到北極熊絕地求生的一幕:在北極熊的故鄉(xiāng),挪威北面的Svalbard 群島,浮冰突然融化崩解,有一家三口的北極熊,被困在變小的浮冰中,叫天不應叫地不聞。
熊媽媽只能奮力求生,帶著兩只六個月大的熊寶寶,重演《絕望真相》殘酷的一幕,游了一百公里才找到浮冰,一家三口幸免于難。
目睹北極熊劫后余生,攝影師布羅米奇說:“這實在是一出悲劇,它們望著海水一臉困惑,仿佛在問:冰地哪里去了?”
這也是人類的疑問:冰地哪里去了?
科學家發(fā)現,北大西洋流到北極的海水,溫度是近2000年來最暖的;而格陵蘭島與斯瓦爾巴群島之間的墨西哥灣暖流,海水溫度達6℃,比羅馬和中世紀的高峰期更高。
若地球繼續(xù)暖化,北極熊真正的悲劇,不是游多少公里找到浮冰,而是北極不再冰天雪地,北極熊無冰可棲。
當北極冰雪加速融解,戈爾的預言不幸而言中,盡管融解速度或有爭議,但沿海的城市和海岸,會逐漸沒入升高的海洋,世界地圖因而全部改版。
北極茫茫,熊歸何處?熊的悲劇,及于人類,大地生靈,誰可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