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杭州返港照例在飛機上呆等良久始可起飛,苦中作樂,唯有在悶坐之際尋找細節(jié)趣味。好久以前我已很欣賞臺灣女作家陳文茜寫過的兩句話:“即使你把我丟棄在墓園里,我亦能在墓園開設咖啡館,而且人聲鼎沸,生意興旺?!蔽宜煲嘁源俗晕移谠S。
此回尋找到的細節(jié)趣味是機師的語調變化。
搭乘的是香港某航空公司的班機,起飛時間到了,洋機師廣播道:各位親愛的乘客,我們即將起航,歡迎搭乘本機……語態(tài)輕盈愉快,仿佛約好女朋友在香港共赴晚宴,鋸牛扒、食鵝肝。
過了20分鐘,飛機靜止不動,洋機師再度廣播道:親愛的乘客,控制中心表示空中交通目前有點繁忙,我們在排隊,很快便輪到我們……語調仍是好的,心情仍是輕松的,所以耐性仍然存在。
可是,等呀等,又等了四十分鐘,本來沉默無語的機師又廣播了,聲調開始焦躁,告訴大家,空中交通據(jù)說目前非常繁忙,我們唯一能做的是,just wait(只能等)。尾音明顯提高,不耐煩之情盡在說話的起伏節(jié)奏之間。
于是我忍不住暗笑,困在狹窄的機艙內,不知道機師如何打發(fā)時間?等待,沉默,又等了40多分鐘,機師終于宣布可以起飛,起首語是一句good news,結束語則是一聲夸張的、濃重的嘆氣。
誰能不嘆氣呢?大國崛起,航空經(jīng)營卻仍停在20年前水平,乘客在機上枯坐兩三個小時乃常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