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的政治教學中新課標的實施,這讓課堂教學煥然一新,但是在師生關系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也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并改善的。中國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讓師生關系面臨了很大的阻礙,因此我們就要和學生努力的創(chuàng)建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也是尤為重要的。對此,本文將著重分析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關系,這對政治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推進作用。
[關鍵字]:高中政治 師生關系 新課改
一、新課改背景下的師生角色定位
對于學生來說教師是至高無上的,同時也是教學課堂的主宰者,而學生都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這也是極不利于學生綜合發(fā)展的。近幾年,我國教育在這一問題上也提出了新的觀點,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方式,從而讓師生能夠得到共同發(fā)展。在新課改中,教學就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積極互動、互相交往的一個過程,也就是對師生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在從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當中,教師代表著知識,同時也是占有、傳播知識的人,教學的方法、方向、質量、內容、結果都是由教師來決定的,而學生則是要在教師的監(jiān)督、控制洗完成學習內容。這樣師生之間角色的定位,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主體意識都嚴重的制約著,而且也影響了學生主動性、主觀性的發(fā)揮。師生之間的互動是新課改得關鍵,其更強調的是調節(jié)師生關系,關注學生主體性,因為雖然教師是教學者,但是學生才是教學過程的對象。比如在上“生活和消費”這一單元的時候,因為新課改要求教師對價值、價格、商品等現象進行研究,從而讓學生理解并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在此單元的第二節(jié)課中,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對價格現象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能自覺的樹立起質量意識和效率意識;在第三節(jié)課中,則要求教師對消費心理和消費因素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具有正確的消費觀。這些內容都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這樣學生才能更直觀的了解到政治知識,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進了師生關系,如果按照從前的教學方式,為了應對考試而教學,為了說教而說教,那么學生也不可能理解、掌握好知識。我們普遍認為學生的知識都是需要教師來傳授的,但往往通過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再借助他人的幫助,用學習材料加以輔助,這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有效途徑。
在師生關系中,學生不應該是被動學習的對象,而是要將師生關系建立為合作關系,現在是網絡時代,人們獲取知識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而教師也不再是傳授知識的唯一者,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媒體來獲得知識,而不是單一的從教師那里獲得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協(xié)助學生學習,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為學生制定出適合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能夠掌握好元認知能力,形成好的學習習慣,這樣讓學生能和教師共同的參與到政治教學中來,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在現代的師生關系中,民主平等是核心內容,這也重新的定義了教學中師生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知識的傳播,師生關系如何也直接關系著教學的效果,因此我們就要和學生平等的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中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得到情誼、關心、友愛、尊重,也只有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學生能夠主動、熱情的去學習政治知識。新課改以后,政治課堂的知識變的很多,那課堂教學就要和社會、自然相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了解到生活中所存在的政治知識,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要擺正心態(tài),輔助、幫助學生學習,而不是灌輸、強制學生學習,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通過考試、死記硬背知識點,而是讓學生能在融洽的課堂環(huán)境中,能自己去探索知識,這才利于學生日后的全面發(fā)展。
二、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考評標準對師生關系的影響
在當前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教學的效果如何,還要對此做哪些改進,考評標準對師生之間有哪些影響,這都是我們要逐一研究解決的。在新課改綱要中說,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努力將學生培養(yǎng)成四有新人,讓全體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fā)展。在確立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和方向的同時,也建立起了教學效果的考評標準。但是我國教育長期處在應試教育這一階段,通常都是拿考試分數來衡量學生學習成果的,我們不能說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不能只將考試結果來作為衡量學生的一個唯一標準,這在當前高中的教學當中有很大的弊端。
考試分數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觀念,在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下學生形成了畸形的心理,以考試成績的好壞來作為標準,卻忽視了其他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以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好壞,重視優(yōu)等生而忽略其他學生,而這也影響了教學氛圍。對此,教師們就要掙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將創(chuàng)新性和創(chuàng)造性來作為考核學生的一個核心內容,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個性品質,比如說在講“生產與經濟制度”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出一條投資方案,將課程知識與學生實踐能力相結合,在考評方面要重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而不是只重視考試的卷面成績。在校園中,學生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社會上更需要的是具有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而這不僅僅是只有優(yōu)異考試成績就能做到的,那么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能力,多與學生溝通,這樣不僅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增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總結: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育,要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這對教學效果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們要重新審視師生關系,教師不只要注重學生學習的成果,更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將學生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校園中,教師是接觸學生最多、影響學生最大的人,那我們就要利用這個特點,積極的推進素質教育,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共同來增強高中政治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馬江南,黃代英. 師重德善 自成和諧——談師生關系的和諧構建[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10)
[2]季芳. 高中新課程評價制度的建構及探索——基于浙江省高中新課程高考與學業(yè)水平考試實踐的思考[J]. 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0,(01)
[3]楊連生,王百升,王永紅. 在新課程標準下構建新型高中師生關系[J]. 林區(qū)教學,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