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漿砌片石常用作路基工程中擋土墻或是一些公路、鐵路的護坡,是采用砂漿與毛石料砌筑的砌體結構,石料屬不規(guī)則形狀,短邊厚度15cm左右,有時也用塊石,具體看毛石的形狀尺寸,沒有明確的劃分界限,一般接近長方體的為片石,接近正方體塊石。
關鍵詞:戈壁;漿切片石;質量;控制
漿砌片石是路基邊坡防護的一種重要形式。勾縫的目的是使片石連接更緊密,整體強度達到或超過設計要求,防止雨水侵蝕和風化,保護路基主體使用壽命。
1、影響戈壁地區(qū)漿砌片石勾縫質量的主要因素
1.1砂漿質量
漿砌片石所用砂漿應為場拌,配合比應嚴格按實驗室提供的數(shù)據(jù)摻料。拌制好的砂漿運至現(xiàn)場2小時內必須用完,否則將影響砂漿質量。
1.2人員操作
調查現(xiàn)狀:施工方法影響主要是指勾縫砂漿嵌縫深度(3~5cm)、寬度(2~4cm)不夠,勾縫砂漿嵌入前縫內未清理干凈、未灑水充分濕潤,勾縫完畢后未及時覆蓋養(yǎng)生。砂漿嵌入深度不夠易導致溝縫處斷裂、掉落,勾縫砂漿嵌入前縫內未清理干凈、未灑水充分濕潤易導致勾縫砂漿起皮、分層且與原漿砌砂漿分離,從而出現(xiàn)空鼓,勾縫完畢后覆蓋養(yǎng)護不及時會導致勾縫砂漿出現(xiàn)裂紋。
1.3濕度影響
戈壁地區(qū)晝夜溫差大,空氣干燥。漿砌片石砌筑完成后不及時覆蓋水分人員散失,最后導致開裂。
2、 漿砌片石的施工
2.1漿砌片石護坡施工流程:
坡面處理→施工放線→開挖基槽→鋪砌片石→清理坡面→養(yǎng)生→勾縫
2.2坡面處理
施工前,將路基坡面雜物、松散礫石清理干凈。
2.3測量放樣
根據(jù)路肩標高,按照每30m放出基床底層頂面邊樁,然后按照1:1.5的坡度,放出反壓護道內外側控制樁,根據(jù)基床底層頂面邊樁、反壓互道內、外側控制樁、腳墻內角點,設置邊坡坡度、位置控制線。然后按照規(guī)劃的護坡結構形式,放出骨架結構位置線和頂部鑲邊位置線。
2.4開挖
放樣后,按照開挖順序人工進行開挖,深度按照比控制線深50cm進行開挖。開挖出的土方統(tǒng)一運至棄土場。
2.5砂漿拌合
為保證現(xiàn)場供應及砂漿的強度,采用攪拌站預拌砂漿,運至現(xiàn)場后,采用小型拌和機具二次拌和的方法。砂漿采用機械拌和,按設計配合比嚴格計量,攪拌時間大于2min,攪拌站拌和時,僅加入稍許水,以保證在運輸過程中,不產(chǎn)生揚塵為主,砂漿運輸?shù)浆F(xiàn)場后,根據(jù)試驗人員在現(xiàn)場小型拌和機設置的摻配比例進行拌和,現(xiàn)以現(xiàn)場3小時內砌筑完為準。
2.6漿砌片石砌筑
(1)片石砌筑采用擠漿法,灰縫飽滿,厚度均勻,片石縱橫搭接壓縫,間隙塞滿,外露面整齊;骨架砌筑自銜接處開始,自下而上砌筑,兩骨架銜接處處于同一高度;砌塊大面朝下,互相咬合,上下砌縫錯開7~8cm;骨架嵌入坡面,與坡面密貼;截水緣隨骨架一同砌筑,頂面平齊、線形圓順;挖方段骨架基礎與側溝平臺整體砌筑。
(2)砌筑時,石塊大面朝下,嚴禁將石塊立放砌筑。砌筑前在基底鋪設一層砂漿。砌筑過程中,對不規(guī)則的石塊稍加修整,去掉尖角,保證石塊間不產(chǎn)生大的砌縫。
(3)砌體外露面選用大面平整的片石砌筑,各砌塊的砌縫相互錯開,表面砌縫寬度不得大于4 cm,三角縫內切圓直徑小于7cm。兩層間豎向錯縫不得小于8 cm。并在面石砌筑完畢時,砌筑作業(yè)人員應沿石縫隨即剔出2~3cm深的勾縫所需的凹槽。
(4)嚴禁貼縫、空洞、通縫、疊砌和浮塞。做到“石石有縫,縫縫有漿”。砌筑時石塊之間不得貼縫(石塊與石塊緊靠,石料間無砂漿直接接觸)。砌縫砂漿要飽滿。上下層錯縫,內外搭接(設置拉結石,拉結石應均勻分布,相互錯開)。
(5)不得采用外面?zhèn)攘⑹瘔K、中間填心的砌筑方法,石塊間較大的空隙先填塞砂漿,后用錘擊小石塊擠實,不得采用先擺小石塊后塞砂漿或干填小石塊的方法。
(6)片石規(guī)格、強度、砂漿強度等級、伸縮縫的設置、縫寬與縫的塞封、各部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
2.7漿砌片石勾縫
砌體表面的勾縫采用與砌體砂漿同標號的砂漿進行勾縫。勾縫前沖洗,砂漿嵌入縫中,與石料牢固結合;勾縫采用凹縫,深1~1.5cm,寬1.5~2cm。),勾縫專人采用專用勾縫刀進行,砌筑完畢后,將縫間砌筑砂漿鏟除2~3cm深(應經(jīng)專人檢查剔縫合格),然后用M10水泥砂漿進行勾縫,勾縫前應把縫灑水濕潤。勾縫砂漿用砂應用細砂,水泥強度應不小于32.5。砌體勾縫應牢固、美觀、圓滑、順直,寬度色澤一致,要求勾自然縫、棱角縫,不能為了美觀勾假縫。
勾縫完成后,按照養(yǎng)生要求進行覆蓋養(yǎng)生,以保證勾縫的質量。(作者單位:中鐵四局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