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瓜原產非洲,千年前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在新疆栽培,故稱西瓜。古代稱水瓜。西瓜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蛋白質,糖、維生素、谷氨酸和鈣、鉀、磷等微量元素,不含脂肪,是解暑清熱,消除疲勞的佳品。栽培西瓜是我縣農民獲取增加收入的途徑之一,由于土地少的原因,而采取連作栽培所引發(fā)的西瓜枯萎病,已嚴重制約西瓜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西瓜簡易嫁接法是適合農村防止西瓜枯萎病發(fā)生,實施連作栽培的技術,廣大農民都可以自行就地實施,應予以全面推廣。
關鍵詞:西瓜;生長特性;嫁接;管理;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11-0108-1
1 西瓜的生長特性
西瓜根系發(fā)達,適宜在土壤富含有機質,土層深厚,排水灌水方便的砂壤土栽培;適宜生長溫度為18℃~32℃,低于13℃停止生長,低于5℃受凍害,種子發(fā)芽25℃~30℃最適宜;西瓜整個生育期需長日照和較強光照,果實膨大后期溫差大有利積累糖分,提高品質;西瓜結果前耐旱力強,結果后由于枝葉繁茂蒸發(fā)量大需水量大,果實膨大期需水量最大,但西瓜極不耐澇;空氣相對濕度50%~60%最適宜。
2 優(yōu)良品種
適宜當前市場銷售的大型西瓜有聚寶1號和2號,西農8號,中型西瓜有單瓜重5~6kg的浙密1號、2號和3號,紅都,早佳8424(適平原地區(qū)栽培)。
3 西瓜簡易嫁接技術
西瓜嫁接栽培是防止西瓜枯萎病發(fā)生的根治辦法。砧木選親和性好的圓蒲或本地蒲瓜均可,接穗何種西瓜均可。種子消毒催芽、種子均需曬種1-2天,蒲瓜子早7天,浸種催芽后播種,西瓜子浸種催芽后播種在未種過西瓜的苗床上,兩者均蓋土1厘米,苗床不宜多施基肥。及時備好嫁接前相關工作,1米寬嫁接西瓜苗床搭好小拱棚,蓋好地膜和棚膜,備好營養(yǎng)缽,營養(yǎng)土為50公斤田園土,加10斤細欄肥和半斤復合肥拌勻,裝入營養(yǎng)缽擺在苗床上,噴足水蓋地膜待用。
嫁接方法:西瓜苗子葉張足后即可嫁接,需兩個人,一個操刀,將蒲瓜苗去心后直刀在子葉中間劈下1厘米深,西瓜苗在子葉下1厘米的子葉兩側斜刀各劈1厘米成三角形體,1人將西瓜苗對準兩者子葉插入蒲瓜苗的劈開處,用嫁接夾輕輕夾好嫁接處,及時栽到營養(yǎng)缽內,蓋好棚膜,用草簾或稻草遮陰,避免陽光照射。應避免在高溫環(huán)境中進行嫁接,應在陰涼無風的環(huán)境中進行嫁接。
4 嫁接后管理
做好嫁接苗管理是嫁接成功的關鍵,一要將小拱棚四周棚膜封實不透風,保持棚內濕度在90%以上;二是做好小拱棚遮陰,不讓陽光照射棚膜,保持棚內溫度在25℃左右,這樣燜棚5天不通風,從第6天開始至第10天,從小到大逐漸揭開草簾,逐漸接受光照,從小到大揭開棚膜通風換氣,降低棚內濕度,通風后及時覆蓋棚膜,后期棚內溫度30℃以上要及時通風降溫,如營養(yǎng)缽泥土干燥,嫁接7天后可噴水適量。10天后可按常規(guī)法管理嫁接苗,及時摘除蒲瓜砧木上的蒲瓜芽,移栽前1個星期開始煉苗,逐漸擴大到夜間不蓋棚膜,西瓜苗2片真葉時即可移栽大田。
5 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
施足農家肥,嫁接西瓜長勢強,用肥量可相對減少三分之一,但應施足基肥農家肥1000~1500公斤,西瓜專用肥15公斤或菜子餅肥25公斤,座果前控制施肥量,以免營養(yǎng)生長過旺;深溝高畦,有利排灌,防止雨水淹沒畦面,西瓜膨大期需水較多,灌水時也不可水淹畦面,瓜熟前一星期停止灌水;第二雌花坐果,雨天可用早瓜靈點花柄,及時摘除次瓜,坐果瓜應及時插坐果日期標記;坐果后膨大期用西瓜專用肥25公斤追肥一次,嫁接西瓜成熟期會延長5~7天,應到9分熟才可采收,即食的要10分熟;采收時不要傷及主蔓,采收后剪去主支蔓大部,畝施尿素10公斤,促長新蔓結二次瓜;嫁接西瓜因長勢強盛,要適當稀植,畝栽280株左右為宜。
6 病蟲害防治
嫁接西瓜可防止枯萎病發(fā)生,對其他病蟲害仍需及早防治。應采取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包括種子消毒、連作地土壤消毒、蟲害誘殺,病害從科學管理、物理法等進行防治,化學藥物應選擇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嚴禁使用高毒劇毒農藥。
6.1 紅蜘蛛、薊馬和茶黃螨
可用克螨特2000倍液,蚜螨凈1500倍液或阿維菌素3000~5000倍液(治潛葉蛾、蚜螨藥效15~30天)噴治,或20%好年冬2000~3000倍液噴治。
6.2 炭疽病
波爾多液等量式,即硫酸銅1:石灰1:水100配成,或炭疽福美800倍液,雨季前噴葉面1次,雨季中雨停葉面干燥時即補噴。
7 采收
嫁接西瓜的成熟期會推遲5~6天,市場銷售的應達到9分熟時采收,確保西瓜質量,鮮食的應達到10分熟時采收。
作者簡介:楊桂林(1974-),男,吉林榆樹人,專科學歷,就職于吉林省榆樹市新莊農業(yè)站,研究方向:農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