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彩禮”是指按照中國傳統(tǒng)習俗和習慣,訂立婚約時一方或雙方給與對方一定的財物。然而一旦雙方結婚不成,就會因為給付彩禮問題產(chǎn)生糾紛。本文通過對彩禮特征、性質以及對彩禮糾紛的法律適用等問題進行論述,使我們對彩禮糾紛問題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關鍵詞:彩禮糾紛;法律適用;贈與
一、彩禮現(xiàn)象的由來
(一)彩禮的現(xiàn)狀當下,彩禮一般是約定雙方將來結婚的訂婚禮,其目的在于男方報答對方家庭養(yǎng)育女兒的付出。
(二)彩禮帶來的社會問題近些年來,伴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訂婚的彩禮也是水漲船高。由此帶來一系列難以預見的問題。
(三)彩禮糾紛產(chǎn)生的原因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年輕人的思想認識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男方和女方訂婚后又悔婚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原來的風俗習慣不能適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他們只好將此類糾紛訴諸法律。
二、彩禮的特征和性質
(一)彩禮的特征
彩禮是經(jīng)過了漫長的歷史發(fā)展演變而來的。筆者認為彩禮具有以下特征:
1.彩禮是按照當?shù)仫L俗習慣給付的
彩禮的種類、數(shù)額、彩禮交付的時間、交付彩禮的方式都是按照當事人當?shù)氐娘L俗習慣的規(guī)定來辦的。如果不是根據(jù)當?shù)氐娘L俗習慣給付的,一般按照一般贈予行為來處理。
2.彩禮是通過給付特定的財物表現(xiàn)出來的,財物價值可大可小
彩禮不單指一定數(shù)額的金錢,也包括特定的物。在交付彩禮的時候,不僅僅要按照當?shù)氐牧晳T給付一定的現(xiàn)金,還需按照當?shù)仫L俗習慣給予對方一定的禮品。
3.彩禮的給付方式多樣
彩禮的給付可以是單方給與,也可以是雙方互給;可能是男方給與女方,也可能是女方給與男方;還可以是一方給與他方父母,或一方父母給與他方。
(二)彩禮的性質
關于彩禮的性質,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實踐中有的認為彩禮是一般的贈與行為;有的認為彩禮就是借婚姻索取財物。事實上,彩禮與一般的贈與行為、借婚姻索取財物是有區(qū)別的。
1.彩禮與男女之間的一般自愿贈與是不同的
彩禮往往不是當事人自愿給付的,并將以后與之結婚作為附加條件。而男女之間的自愿饋贈是男女一方或者其父母對另一方出于自愿的一種贈送行為,沒有附加條件的。
2.彩禮與借婚姻索取財物是不同的
借婚姻索取財物,是指婚姻當事人即婚姻關系中的男方或者女方,利用訂婚或者結婚的機會,向對方索要一定的財物作為訂婚或者結婚的條件。在現(xiàn)實中,一般都是女方向男方索要一定數(shù)額的財物。借婚姻索取財物,是被法律所禁止的;而彩禮,我國法律未加禁止。
三、彩禮糾紛的解決方式
(一)彩禮的范圍處理彩禮糾紛時,應當分清彩禮的范圍:
1.完全出于自愿給付且無任何附加條件的,不屬于“彩禮”,比如男女之間的定情物。
2.平時逢年過節(jié)贈送的金錢財物,屬于正常的交際往來,不屬于彩禮的范疇。
3.實踐中爭議最大的是未來公婆給未來兒媳的見面禮。這種情況應按照當?shù)氐娘L俗進行具體判斷,如果當?shù)赜信皆诟改负兔饺伺阃碌侥蟹揭娢磥砉?,未來公婆給未來兒媳的見面禮的習俗,那么,這種見面禮應該屬于彩禮的范圍。相反,如果在當?shù)貨]有這個風俗,應該按一般贈與行為處理。
(二)彩禮糾紛一般解決方式
1.對于單純收受彩禮情形下要求返還的
在司法實踐中借婚姻索要財物與男女之間的自愿饋贈這兩者是很難區(qū)分的。為此,《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chǎn)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九條“借婚姻關系索取的財物,離婚時如結婚不長,或者因索要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返還。對取得財物的性質是索取還是贈與難以認定的,可以按照贈與處理”。
2.對于借婚約關系索取財物的
借婚姻關系索取財務時,給付財物的一方并非出于內(nèi)心自愿,屬于意思表示有瑕疵的民事法律行為,如辦理結婚登記后,彩禮接收方在短時期內(nèi)又提出解除婚姻關系的,過錯方即索取彩禮的一方應返還對方所給付的彩禮及其因此而受的損失。
3.對于包辦婚姻借訂婚為名索取彩禮的
包辦買賣婚姻而發(fā)生的彩禮給付,因其性質違法,屬于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行為,應認定為無效民事行為,“彩禮”應予以收繳。
四、解決彩禮糾紛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一)我國彩禮糾紛制度的缺陷
《婚姻法解釋(二)》中第十條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1)對于第一項規(guī)定,在有些特殊情況下適用該規(guī)定就不太合理了。比如,時下很多男女訂婚后就在一起同居生活,并且同居時間較長。此時男方向法院提出要求女方返還彩禮,在這種情況下判決女方返還彩禮,明顯有失公平。
(2)對于第二項規(guī)定,在實踐中,對共同生活的認定是十分復雜的。
(3)對于第三項規(guī)定,即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在司法實踐中“給付人”的認定范圍也是很復雜的。
(二)彩禮糾紛制度立法完善
針對彩禮返還制度的立法缺陷,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1.給付彩禮后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而要求返還彩禮的,應區(qū)別對待
給付彩禮后雙方未在一起同居,則給付彩禮的一方可以要求返還彩禮,法院應當支持。給付彩禮后雖未登記但男女雙方即開始同居,應當在返還彩禮時將此部分扣除。
2.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的,應當按照過錯原則進行返還
接受彩禮的一方有過錯,應當返還全部彩禮,給予方自愿贈予的除外。給付彩禮的一方有過錯則應當少還或者不予返還。雙方均有過錯或均無過錯,則應根據(jù)公平合理的原則進行返還。
3.對于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應當擴大給付人的范圍,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訂婚所有彩禮的大部分或者全部來自于男方父母。為了給付彩禮而導致其生活困難的,法律也應該把他們納入“給付人”的范圍,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彰顯法律的公正,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楊大文.親屬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史尚寬.親屬法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3]謝慧.婚約財產(chǎn)流轉之分析[J].山東大學學報,2006.(3)
[4]張稚維.婚約“彩禮”返還之法理分析[J].婦女與法,2005.(3)
[5]黃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