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不論在什么班級,學生都可以分個好、中、差。后進生在班級里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做好后進生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成人、成才,是需要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解決的難題。面對品行差,成績差的后進生,我一般的做法是指出他們的不足,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從日常點滴小事開始,教他們應(yīng)該怎么做;我總是苦口婆心地給他們講學習的重要性,鼓勵他們勤能補拙,勤奮學習成績就會提高的……希望他們在我的循循善誘下能有一個好的轉(zhuǎn)變,但往往事與愿違,期盼與現(xiàn)實發(fā)生沖突,有時甚至激化了我和他們之間的矛盾。這些后進生讀了三年高中往往是什么學校都沒有考上,他們覺得是混了三年,沒有意思。家長認為孩子白讀三年,很失望。作為班主任我覺得自己教育是失敗的。難道沒有別的解決途徑了嗎?對后進生廖某同學問題的處理我想與大家的共同去探討。
【廖某同學情況】
廖某性格內(nèi)向,意志薄弱,經(jīng)常利用周六放學后的時間上網(wǎng)吧玩游戲,(有過好幾次在網(wǎng)吧玩游戲通宵),如果他是頭一天晚上去網(wǎng)吧的話,第一天上課肯定整天睡覺,科任老師(包括溫主任)對他意見很大。個人衛(wèi)生差,經(jīng)常不參加勞動,沒有人緣,但歷史科是他的特長,希望自己有出息,將來賺大錢。廖某原來中考分數(shù)B+等,全縣排400名,在重點班算是不錯的成績。但現(xiàn)在成績一落千丈。高一上學期期考語文94分、數(shù)學45分、 英語43分、物理45分、化學61分、政治62分、歷史94分、地理61分、總分505分,全縣排456名。高一下學期期考語文79分、數(shù)學15分、英語28分、物理33分、化學35分、政治54分、總分244分,排年級810名。
【分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二文理分科時,我就在思考:要轉(zhuǎn)變廖某同學的不良行為光靠我的力量不行,我要用集體輿論的力量,集體監(jiān)督的力量幫助他。我的措施是:讓班上的同學寫出廖某同學的優(yōu)缺點,裝訂成冊給廖某同學閱讀;找廖某同學談話,讓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班主任給他提出明確的要求;廖某同學寫保證書,讓家長簽字,在全班宣讀;請同桌或同宿舍的同學督促他,每一個月開一次評議會。
【談話片段】
師:你認為同學給你的意見屬實嗎?
生:大部分屬實。
師:哪些不屬實?
生:比如有些同學說我“總是”上課睡覺,其實我也有認真聽課的時候。
師:同學們不約而同給你寫一樣的缺點說明什么?
生:我就是這樣的。
師:一些同學說你思維敏捷,見多識廣,看來大家看你還是比較全面的公正的。
生:是的。
師:你覺得同學喜歡你嗎?接受你嗎?
生:不喜歡。
師:大家來讀高中目標就是考大學,大家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而你的言行有時起到破壞的作用。這是侵犯他人權(quán)利的行為,當然不受歡迎了。你是一名高中生了,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應(yīng)該能夠?qū)ψ约旱牟划斨庍M行反省,及時糾正。你想改變嗎?
生:想。
師:很好,那么我們來做個約定……
【分析】
廖某同學認識了自己的不足,對自己有了一個較全面正確的認識,客觀的看到了自己與同學之間的差距。同時意識到在同學中尷尬的處境。態(tài)度有很大的轉(zhuǎn)變。有同學的監(jiān)督幫助,有我的嚴格要求,耐心的指導,他進步很大。但由于基礎(chǔ)太差,他對學習仍然沒有興趣,成績提高不大。他每天都在克制自己不犯錯誤,可有時還是頂不住在課堂上睡著了。或者下第三節(jié)自修后偷溜去網(wǎng)吧。在我出差培訓學習期間,廖某同學經(jīng)常遲到,曠課、早退,要么上課睡覺。多次跟家長聯(lián)系都沒有解決問題。我學習回來再次請他家長一起到溫主任辦公室同他談(家校共同教育)。
【談話片段】
師:為什么會這樣?
生:讓課我聽不懂,象犯人一樣被關(guān)在這里。還不如在家睡覺、上網(wǎng)。
師:這樣下去怎么辦?
生:不知道。
師:你將來想做什么?
生:去廣東打工,每月掙四、五千元。
師:但這樣讀書怎么實現(xiàn)理想呢?你有沒有想過讀高中不適合你?
生:我本來就是被迫來的,但退學不讀書不是很沒有面子?……
【分析】
廖某同學該不該讀這個高中?能不能放棄高中,選擇一所教授技能的職業(yè)高中,學一技之長呢?放棄高中,他和他的父母能否接受呢?我約見了廖某同學的母親。
【談話片段】
師:我想讓你兒子退學去讀職高。
母:老師,我好不容易把他送來讀高中,退了多可惜啊。他姐姐在高三遠志班,多努力,成績又好!
師:那這么讀三年不是更可惜?人的一生,需要我們放棄的東西很多。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是不適合我們的,我們要學會放棄?!?/p>
【思考】
每年都有不少家長把考不上的孩子想方設(shè)法送到高中念書。希望創(chuàng)造一個條件讓孩子走從高中到大學的路。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但外因要通過內(nèi)因來起作用。如果這個孩子知識基礎(chǔ)太差,缺乏必要的非智力因素,行為習慣沒有養(yǎng)成好,不愿意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拼搏,那么他是什么大學也考不上的。如果班主任對這個孩子又管理、引導不當,那么這個孩子在班級里往往會演變成“害群之馬”,對班級產(chǎn)生很多負面影響。孩子在群體中的不到認可,自信心受到很大的傷害,會一蹶不振,破罐破摔。這時,作為孩子的老師、家長應(yīng)該學會放棄,幫助孩子找一條適合他成長的道路。作為孩子本身,也要知道放棄也是一種選擇。積極的思考前面的人生道路應(yīng)該放棄什么,選擇什么。
選準目標,就要鍥而不舍,以求\"金石可鏤\"。但若目標不適,或主客觀條件不允許,與其蹉跎歲月,徒勞無功,還不如學會放棄。放棄,是一種睿智,是一種豁達,它不盲目,不狹隘。放棄,對心境是一種寬松,對心靈是一種滋潤,它驅(qū)散了烏云,它清掃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會陽光燦爛。
建議廖某同學放棄不適合自己的高中,這種放棄是無奈的,可能是痛苦的,是需要勇氣的。但是也許這樣才能無愧于自我,在不斷的放棄與選擇中展現(xiàn)出真正的自我。放棄得當,丟掉那些不值得帶走的包袱,才能登高行遠,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