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大田試驗的方法,研究豫中煙區(qū)中高肥力條件下NC297適宜的施氮量和氮、磷、鉀配比。結果表明,煙株長勢和產值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強,增施磷、鉀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煙株長勢增強;在低鉀處理條件下,尤其是高氮處理時,NC297表現(xiàn)出明顯的缺鉀癥狀;隨著施氮量增加,成熟度、結構和油分有下降趨勢,葉片厚度增加??傮w上以施氮量37.5 kg/hm2處理外觀質量較好;隨施氮量的增加,感官質量呈下降趨勢,施氮量37.5 kg/hm2,氮、磷、鉀配比為1.0∶2.2∶4.0時煙葉感官質量最好,但相同氮量,氮、磷、鉀配比為1.0∶1.6∶3.0時產量、產值和煙葉化學成分協(xié)調性都要好于前者,同時,后者感官質量也相對較好。綜合分析,在豫中地區(qū)中高肥力煙田種植NC297時,建議氮施用量為37.5 kg/hm2,氮、磷、鉀比例為1.0∶1.6~2.2∶3.0~4.0。
關鍵詞:NC297;施肥;中高肥力;豫中煙區(qū)
豫中煙區(qū)所產煙葉色澤鮮亮、油分充足、香味濃郁、配伍性強,具有典型的濃香型風格,是中式卷煙配方不可缺少的原料[1]。但是近年來豫中煙區(qū)所產煙葉有特色弱化的趨勢,原有的濃香型風格不夠突出,給卷煙配方的穩(wěn)定性帶來了影響。根據各方面的信息分析,品種的更迭是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原有主栽品種NC89雖然濃香型質量風格突出,但在目前生產條件下,因病害嚴重已不適宜農業(yè)生產。替代主栽品種中煙100雖然具有耐肥性好、抗病性強、易烘烤等特點,但其濃香型特征不夠突出。因此,培育和引進適應豫中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典型濃香型質量風格的烤煙新品種成為當務之急。
NC297烤煙品種是1998年由美國金葉種子公司育成的雜交F1代品種,2000年通過美國北卡萊羅納州官方品種試驗,官方推薦為2001年試種品種,由云南中煙工業(yè)公司2005年從美國引進[2]。2009年在河南省外引品種區(qū)域試驗中,NC297在所有外引品種中表現(xiàn)最好,其農藝性狀、原煙外觀與對照NC89接近,抗病性優(yōu)于NC89,感官評吸認為在香型風格上與NC89較為接近,被推薦作為重點替代品種進一步研究其配套技術[3]。
烤煙是一種不耐連作的經濟作物[4],合理的輪作在烤煙生產中非常重要[5]。但近年來,隨著煙葉生產的集約化程度逐步加強,煙農往往通過租用他人土地從事煙葉生產,在輪作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茬口混亂、土壤肥力偏高的現(xiàn)象。豫中地區(qū)土壤肥沃、生產力發(fā)達,這一現(xiàn)象更加普遍。因此,在中高肥力大田生產條件下,探討豫中煙區(qū)施氮量及氮、磷、鉀配比對NC297煙葉生長、抗病性、經濟性狀和原煙外觀質量和感官質量的影響,為完善優(yōu)質特色煙葉生產技術體系、生產具有典型濃香型質量風格的煙葉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試驗地點位于襄城縣王洛鎮(zhèn)王洛東村。土壤類型為褐土,土壤基本理化性狀見表1。灌溉條件為井灌,前茬作物為甘薯。供試品種為NC297。
1.2方法
試驗氮用量為B1.37.5 kg/hm2,B2.45.0 kg/hm2, B3.52.5 kg/hm2;氮、磷、鉀配比為b1.1.0∶0.8∶2.0,b2. 1.0∶1.6∶3.0,b3.1.0∶2.2∶4.0,試驗處理為B1b1、B1b2、B1b3、B2b1、B2b2、B2b3、B3b1、B3b2和B3b3,隨機區(qū)組排列,不設重復,9個處理直接對比。每公頃施用餅肥300 kg、硝酸鉀75 kg(追施),其余氮、磷、鉀肥按處理施用不同量的煙草專用復合肥、重過磷酸鈣和硫酸鉀。試驗于5月14號移栽,田間管理按當?shù)乜緹熒a規(guī)范要求進行。
按照《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YC/T142—1998)在團棵期、旺長期、圓頂期測量株高、莖圍、節(jié)距、葉片數(shù)、最大葉長和寬等農藝性狀。每處理固定100株,分別在團棵期和圓頂期調查病害發(fā)生情況。煙葉化學成分和感官質量分析由上海煙草(集團)公司技術中心完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處理農藝性狀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團棵期時,在各處理中,B1b1的表現(xiàn)最好,其株高最高、葉數(shù)最多、最大葉面積最大,而其他比B1b1施用更多養(yǎng)分的處理并未表現(xiàn)出優(yōu)勢。旺長期時,最大葉面積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施氮量下葉數(shù)和莖圍變化不明顯;葉數(shù)和莖圍隨磷鉀比例的增加而呈上升趨勢;B3b3株高和葉數(shù)在所有處理中最高。圓頂期時,株高、莖圍和最大葉面積隨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趨勢,低氮處理(B1)的節(jié)距明顯大于其他兩個處理。
2.2不同處理病害發(fā)生情況調查
由表3可知,在團棵期,相對于其他病害,各處理氣候斑點病和蝕紋病較為嚴重,氣候斑點病最嚴重的處理為B3b1,發(fā)病率達20.00%,病情指數(shù)為5.19,B1b1、B1b2次之,較輕的是B2b3,沒有發(fā)病的處理有B2b2、B3b2、B3b3;團棵期時,只有處理B2b3、B3b1發(fā)生黑脛病,且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shù)相同;所有處理發(fā)生蝕紋病,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shù)最高處理為B1b1;普通花葉病發(fā)生較輕,只有處理B3b2發(fā)生,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shù)分別為3.34%和1.86。圓頂期時,黑脛病和馬鈴薯Y病毒病是主要病害;隨著施氮量增加黑脛病略微減輕;在同一氮量不同的氮磷鉀配比處理間病害變化無明顯規(guī)律;黑脛病發(fā)病率、病情指數(shù)最高的處理是B1b1,發(fā)病率為6.00%,病情指數(shù)為5.56,其次是B1b3、B2b3,最輕的是B1b2;馬鈴薯Y病毒病發(fā)病率、病情指數(shù)最高的是B1b3、B3b1,B3b3無病害發(fā)生;蝕紋病發(fā)病率、病情指數(shù)最高的是B3b3,B1b3和B2b2較輕,其他處理則未發(fā)生蝕紋病。
2.3不同處理煙葉外觀質量
由表4可以看出,隨著施氮量增加,成熟度、結構和油分略有下降,葉片厚度增加??傮w上以每公頃施氮量37.5 kg處理外觀質量較好。氮、磷、鉀配比為1.0∶0.8∶2.0的處理成熟度、結構和油分稍好于其他兩個氮、磷、鉀配比的處理。
2.4經濟性狀
由表5可以看出,每公頃施氮量為45.0、52.5 kg時,產量和產值總體高于每公頃施氮量37.5 kg的處理。但各處理產值最高值和最低值均為每公頃施氮量37.5 kg的處理,產值最高處理為B1b2,最低處理為B1b3。B1b2處理煙葉均價明顯高于其他處理。上等煙比例最高的處理為B3b1,最低的處理為B2b3。
2.5 不同處理煙葉化學成分
由表6可以看出,試驗中大部分處理煙堿含量偏高,只有B2b1和B3b2處理煙葉煙堿含量較為合適;每公頃施氮量為37.5 kg的處理總糖含量偏高,各處理還原糖含量較為適宜,各處理間兩糖比差異不大,均相對較??;各處理煙葉總氮含量較為適宜,只有B3b1略微偏高;處理B1b2和B3b2煙葉鉀含量相對較高;處理B2b3煙葉氯含量最低。各化學成分較為協(xié)調的處理有B3b2、B1b2和B2b1。
2.6不同處理原煙評吸結果
NC297氮用量和氮、磷、鉀配比試驗以B1b3處理表現(xiàn)最好,濃香特征明顯,香氣質好,煙氣濃郁飽滿,甜感舒適;B1b1、B1b2、B2b1表現(xiàn)其次,B3b1表現(xiàn)最差??傮w而言,隨施氮量的增加,原煙的感官質量呈下降趨勢。
3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豫中地區(qū)中高肥力煙田種植NC297時,建議氮施用量為37.5 kg/hm2,氮、磷、鉀比例為1.0∶1.6~2.2∶3.0~4.0。同時在輪作過程中,接茬種植NC297時要加強鉀肥的施用,適當提高施用肥料的鉀氮比,前茬作物施氮量較大或施用尿素和純NH4+-N氮肥時尤為如此。
在土壤和品種一定的條件下,施肥是調控煙葉產量和品質的關鍵因子[6]。氮素對煙草的生長和煙葉品質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7]。氮素不足,煙株生長緩慢,植株矮小,由硝態(tài)氮還原代謝期轉為淀粉積累代謝期提前;氮素過量,導致煙株生長過旺,氮代謝延長,煙葉成熟期推遲,最終造成煙葉品質低劣[8]。煙株氮素營養(yǎng)狀況與氮肥施用關系密切[9]。在試驗中,煙株長勢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強,增施磷、鉀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煙株長勢轉好。同時,隨著施氮量的增加煙葉產值呈上升趨勢,但各處理產量和產值差異并不大,產量和產值的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3.37%和2.80%。主要是由于在試驗前已大致掌握了NC297在豫中地區(qū)適宜的施氮范圍,試驗是為了更加精確地掌握施肥對煙葉質量的影響。同時,施肥還對煙葉香氣具有明顯的影響,研究表明,施肥對煙葉香氣的貢獻僅次于品種,占24.8%[10]。試驗中隨施氮量的增加,煙葉感官質量呈下降趨勢,感官質量最好的處理是B1b3,但B1b2產量、產值和煙葉化學成分協(xié)調性都要好于B1b3,同時,其感官質量也較好。
在試驗中,鉀用量低的處理表現(xiàn)出明顯的缺鉀癥狀,輕者葉尖發(fā)白,重者葉尖有枯斑,說明NC297對鉀素敏感。這種缺鉀癥狀在高氮處理時表現(xiàn)尤為明顯,主要是因為高濃度的尿素或NH4+-N對煙草吸收鉀素的能力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1]。因此在輪作時,在接前茬作物種植NC297時,一定要注重鉀肥的施用,提高肥料的鉀氮比。
參考文獻:
[1] 李雪君,孫煥. 河南省農科院煙草育種回顧與展望[J]. 河南農業(yè)科學,2009(9):99-101.
[2] 戴勛,王毅,張家偉,等. 不同留葉數(shù)對美引烤煙新品種NC297生長及質量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09,25(01):101-103.
[3] 李雪君,郭芳陽,李耀宇,等. 濃香型風格烤煙品種的篩選研究[J].河南農業(yè)科學,2010(11):45-49.
[4] 石秋環(huán),焦楓,耿偉,等. 烤煙連作土壤環(huán)境中的障礙因子研究綜述[J]. 中國煙草學報,2009,15(6):81-84.
[5] 李天福,王彪,王樹會. 云南烤煙輪作的現(xiàn)狀分析與保障措施[J]. 中國煙草科學,2006,27(2):48-51.
[6] 鄭仙霞,樸世領,劉丹,等. 不同氮用量對烤煙產量及內在品質的影響[J]. 吉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30(5):663-668.
[7] EPSTEIN E. Mineral nutrition of plants: principles and perspectives[M]. New York: Wiley and Sons,1972.126-134.
[8] 楊鐵釗,林彩麗,丁永樂,等. 不同基因型煙草對氮素營養(yǎng)響應的差異研究[J]. 煙草科技,2001(6):32-35.
[9] 李文卿,陳順輝,曾文龍,等. 氮肥施用與烤煙氮素營養(yǎng)關系研究[J]. 中國煙草科學,2008,29(4):38-41.
[10] 劉吉振,張?zhí)炱?,徐衛(wèi)紅. 國內優(yōu)質烤煙施肥研究進展[J]. 廣西農業(yè)科學,2005,36(6): 539-543.
[11] 周冀衡,朱顯靈,汪鄧民. 不同氮肥形態(tài)、濃度對煙草生長和鉀素吸收影響的研究[J]. 中國煙草學報,1996,2(1):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