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智慧上的欠缺在于不知道自己是誰,不懂得有收有放,不懂得“無我”,或者說,“我”是可以被替代的。
最近網(wǎng)絡(luò)上出現(xiàn)幾個名人的緋聞,比如王石,而后又是潘石屹,之前是韓寒。被莫名興奮地傳來傳去,很快把莫言獲諾貝爾獎的風(fēng)頭都蓋過去了。之所以會成為新聞,還是因為天下太平,大家都有閑心想這些風(fēng)花雪月的事。
最近還有則新聞?wù)f,美國一個29歲的美女碩士開了個店,60美元陪睡賣抱不賣身,主要目的是讓人減壓。這個女人挺有智慧,她曉得男人和女人之間,不是非要有性,不是非要有婚姻,一個小時,輕輕擁抱,就是最溫暖的交流,語言在這時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很多男女在一起,彼此非要逼著在公共場合聊天,要聽對方的故事。有趣嗎?沒有。要么就得找一個私密場所,然后……就沒有其他選擇嗎?這個女碩士,應(yīng)該拿諾貝爾和平獎的。因為世界上最要命的戰(zhàn)爭,是男女之間的,或者說是男人為了女人而彼此交戰(zhàn),女人為了男人而彼此斗爭。她提供了男女共存的第三種方案:彼此交付,但無語言無性。用錢現(xiàn)場交割,卻不是皮肉生意;充滿溫情,卻不至于終身糾纏;在一起,卻沒有性,完全打破男女交往傳統(tǒng)范式當(dāng)中,要么不得接觸,一接觸肯定有事兒的非此即彼的刻板模式。
這位美國姑娘的做法,還把沒用的男人變回有用了。抱在一起,本身是溫暖的,是撫慰心靈的,還要別的做什么?
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在性這方面的文明水平還很低。有的在暴飲暴食,有的還處在嚴(yán)重的饑渴狀態(tài),不是缺男人或女人,而是缺規(guī)則、缺方法、缺引導(dǎo)。
反觀潘石屹的現(xiàn)任老婆張欣,倒是提供了很好的經(jīng)驗。這方面的規(guī)則,她用得不錯。在大家都津津樂道地說老潘弄了個私生女,已經(jīng)七歲了時。面對這個傳聞,潘石屹的老婆張欣發(fā)個微博說,每次風(fēng)波,都使我們更加珍惜這個家。我們已經(jīng)十八年了,都是老夫老妻了。如是如是。這一個表態(tài)很厲害,球人都沒話說了——只要老潘的老婆沒意見,其他人再想看熱鬧都白搭,人家不給熱鬧看。
一般女人在智慧上的欠缺就在這個地方:不知道自己是誰,天真地以為,自己能夠吸引自家男人全部的沖動和情感。不懂得有收有放,不知道哪些地方該睜眼,哪些地方該閉眼。不懂得“無我”,或者說,“我”是可以被替代的。因為夫妻的緣分,誰都是生的時候自己生,死的時候自己死。無非借夫妻一場的緣分,多給自己積點功德。
而這個女人完全活明白了。我看她的潛臺詞,很明晰,沒有拖泥帶水。那就是:只要我還需要這個男人,不管他在外面鬧了多少事,我都不能撒手。哪怕他在外面有了女人,有了私生子,那個也是生物學(xué)意義上的,只是男人的劣根性。只要他的命根子抓在我手里,天塌下來也沒事。本來么,她嫁給潘,只談了三四天的戀愛,也知道潘已經(jīng)離過兩次婚。所以,這個女人絕不同于其他的女人。她在這個事情上的尺度是,我全力打造你,在事業(yè)上幫助你,助你成名,甚至掌控你在社會上立足的命根。至于男人會有花心,偶有背叛,那是人之常情,萬一你有,我不追究。把你死死綁在共同的事業(yè)戰(zhàn)車上,尤其是每一次你在外面弄出事來,腹背受敵的時候,就是我再次救贖你的時候。這就是一個動態(tài)平衡。
夫妻做到這個境界,算是做出水平來了。婚姻需要智慧,不只有性有情或有房有車有錢有孩子。有智慧,才能把愛情和慈悲都玩轉(zhuǎ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