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依舊在經濟觸底和政策反復中徘徊。所謂的熱點多無疾而終,大的行業(yè)機會難現。如何透析膠著的投資心態(tài)?
本周《投資者報》“基金經理面對面”專欄嘉賓中歐中小盤王海、銀華中小盤廖平、國聯(lián)安小盤鄒新進、富國高新技術王海軍、農銀信用添利吳江、鵬華豐澤戴鋼、景順長城大中華謝天翎、建信海外投資總監(jiān)趙英楷將就此展開交流。
賺錢效應比去年改善
《投資者報》:根據銀河證券統(tǒng)計,截至5月31日,中歐中小盤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達20.79%,在274只可比標準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1。中歐中小盤房地產業(yè)的倉位高達46.62%,如此布局的邏輯在哪?各位又如何看待市場近期的徘徊?
王海:去年底,在考慮今年投資布局時,我曾問過自己:什么板塊,如果股價上漲了100%,仍然沒有任何估值泡沫?從估值上來看,無疑是銀行股和優(yōu)質地產股。從行業(yè)發(fā)展前景來看,在去年10月,我判斷地產調控的政策達到頂點,在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政策預調微調是大趨勢,特別是對于滿足首套房剛性需求方面必須進行合理的微調,房地產行業(yè)的政策環(huán)境將會逐步改善的趨勢是確定的。
同時,從資本市場來看,地產股尤其是其中的優(yōu)質龍頭大公司,由于其被嚴重低估且權重比例適中,在政策頂已經出現的背景下,其戰(zhàn)略性投資價值已經顯現,因此,我在今年年初起便系統(tǒng)性增倉房地產股。
由于地產投資占社會總投資中的比例超過20%,且對上下游關聯(lián)影響巨大,因此地產投資增速的大幅快速下滑將對總體經濟造成嚴峻挑戰(zhàn)。在保持限購政策不變的前提下,有必要針對首套房甚至首改房等剛性需求進行政策微調,鼓勵支持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對于今年的走勢我們相對樂觀。這種樂觀是建立在與去年對比的基礎上,去年A股市場下跌。預計2012年全年經濟增速呈前低后高、探底回升態(tài)勢,流動性較2011年有所改善。今年市場可能呈區(qū)間震蕩態(tài)勢,出現全年的單邊趨勢性行情的可能性比較小,市場重心震蕩上移,可能全年漲幅在10%~20%,賺錢效應比去年有明顯改善。
廖平:市場依舊將在經濟觸底和政策反復中徘徊。所謂的市場熱點大都無疾而終,市場大的行業(yè)機會很難發(fā)現。今年市場看好大盤藍籌股的主要邏輯一是業(yè)績增長穩(wěn)定二是估值較低,而中小盤股票里面也不乏符合這兩個標準的股票,因此中小盤股票的機會也主要是從增長確定性和估值合理性這兩個角度去挖掘。
王海軍:在此輪經濟結構轉型中,高科技產品有望成為急先鋒,呈現高成長態(tài)勢。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十二五”國家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釋放出的通過降準降息來維持寬松貨幣政策、吸引民間投資以加快實施“十二五”規(guī)劃等信息,對于持續(xù)下滑的中國經濟而言無疑是一劑“猛藥”。
鄒新進:雖然當前經濟增速正在持續(xù)下滑,但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將在未來的A股市場中得到反映。目前整體12~13倍的靜態(tài)市盈率,也讓投資者沒有理由太過悲觀。我們會精選價值被低估、上漲潛力大的“灰馬股”投資。
債市牛市仍在持續(xù)
《投資者報》:我們注意到,最近在經濟超預期下滑以及準備金率下調的刺激下,利率品債、信用債收益率普遍下行,尤其是短期債收益率下降更多,收益率曲線呈現牛市變陡走勢。
吳江:目前經濟和通脹仍在尋底過程中,央行年內第二次下調存準率再次確認了流動性拐點,債市將仍處于牛市階段,其中中低評級的信用債投資空間更大。
4月底,由于流動性緊張,高歌猛進了半年之久的債券市場一度進入觀望階段。隨著4月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和存準率下調,債市仿佛又吃了一顆“定心丸”。目前,無論是從宏觀經濟增速、通脹指標還是流動性狀況來看,債市都處于全面利好狀態(tài)。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新增貸款大幅回落,創(chuàng)年內月度新低,5月上半月也延續(xù)了這種低迷,工農中建四大行新增人民幣貸款整體接近零。當前貸款數據的低迷表明實體經濟需求不振,究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及房地產相關貸款需求因為調控政策而被極度壓制。宏觀經濟的超預期下行表明,實際情況比市場預期的要壞,目前經濟仍處在下行通道中。
經濟超預期下滑的態(tài)勢已經引起決策層的注意,溫總理近期調研中部六省,強調把穩(wěn)增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我們判斷,未來貨幣政策釋放可期。反映在債券市場上,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放寬將為無風險利率曲線的下行打開空間,這實際上又拉開了信用債的信用利差,給信用債的利率下行打開了空間。
在利率債和高評級信用債高歌猛進之后,中低評級信用債有望接力牛市下半場。一般而言,在經濟尋底過程中,利率債先漲,然后是高評級的信用債,最后是低評級的信用債。隨著經濟觸底緩慢復蘇的過程,企業(yè)的信用水平在改善,中低評級信用債將加速上漲。
戴鋼:需求疲軟導致企業(yè)盈利能力不斷下滑,要保證貨幣政策有效性,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降息條件已成熟,券商判斷6月將迎來降息窗口,我們也認為降息可能性很大,果然,6月7日,央行宣布降息。近期市場整體收益率水平下降,一些分級基金的A份額如鵬華豐澤A年化約定收益率為4.73%,可重點關注。
資源品長期投資價值仍存
《投資者報》:近期石油價格不斷下跌,資源類商品價格與全球經濟景氣程度掛鉤,與美元走勢強弱也高度相關,這對QDII基金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趙英楷:因為之前中國宣布將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7.5%,市場判斷其對資源類商品的需求有可能下降。但實際上,中國GDP很有可能維持在8%以上,加上美國經濟開始復蘇,全球兩大經濟體的基本面決定全球經濟的前景正在改善,這些因素對資源類商品的長期價格走高提供了支撐。
謝天翎:盡管近期歐美市場迎來了技術性反彈,但歐美股市幾次大跌,法國總統(tǒng)換屆,希臘退出風險殃及西班牙,歐洲銀行業(yè)隱現擠兌潮都繼續(xù)在影響歐美市場。國際資本的目光開始發(fā)生偏移,看多大中華區(qū)股市的大型投行不斷增多。大中華區(qū)估值正在逐步探底,下跌風險很小,尤其是臺灣股市未來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