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視普京為第二輪外交政策的首席參加人??墒瞧站┚芙^了他的美意。
白宮在宣布普京不會出席G8峰會時,使用的是溫和的措辭,這掩蓋了其受到斷然拒絕的真相。奧巴馬已經為了普京而把會議的地址改在芝加哥。5月初,奧巴馬還曾派遣國家安全顧問到莫斯科向普京遞交了俄羅斯官方稱為“多頁,詳細的文件”,主要是傳達奧巴馬想要和普京合作的信息。
普京卻回應道,為了組建新內閣,他不必參加G8峰會,盡管當時他是總統(tǒng),不是總理。一些俄羅斯分析人士很質疑這個解釋,他們猜測,是美國國防部批評普京就職典禮期間俄國鎮(zhèn)壓抗議者的行動惹怒了普京。另有人推斷,普京正忙于嚴峻的幕后權力斗爭。
不管怎樣,普京對于奧巴馬示好的背后用意不感冒,奧巴馬決心在2013年達成一項根本性的核武協(xié)議。該協(xié)定將遠超在2010年達成的戰(zhàn)略核武器削減條約,旨在實現對美俄武庫根本長期的削減。這將是奧巴馬任職期間的在外交方面的政績,也是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原因。
然而,普京對此并不十分感興趣。在他列舉的對美關系七項指導方針中,戰(zhàn)略攻擊武器削減只名列第六,而且只有在全盤考慮影響其全球戰(zhàn)略穩(wěn)定的前提之下,這項方針才有戲。這實際是指方針的第七條——導彈防御,莫斯科需要美國方面就反導系統(tǒng)的有力保證。
奧巴馬對于核武協(xié)議的熱心是使其對普京的態(tài)度有重大轉變的主要推力,在過去三年中,他力圖避開普京希望同貌似更加改革派的梅德韋杰夫達成協(xié)議。盡管問候遲了幾天,奧巴馬還是祝賀普京當選,雖然俄羅斯內部觀察員說該選舉既不自由也不民主。今年春天,他甚至在國會上優(yōu)先駁回了1974年的杰克遜·瓦尼克修正案,該修正案限制與俄羅斯進行貿易。
令人驚訝的是,奧巴馬并沒有吸取第一輪外交政策的教訓。阿拉伯之春已經證明,和地位不穩(wěn)的專制領導人“聯姻”并不明智。考慮到莫斯科街頭成千上萬的抗議者及抗議者同安全部隊爆發(fā)的沖突,普京似乎和穆巴拉克及阿薩德十分相像,而奧巴馬在三年前對后兩者十分殷勤。
說是兩面下注似乎更合適一些,尤其是在普京搞僵了總統(tǒng)邀請之時。這就是為什么當局偏執(zhí)的政策依舊頑固地抵觸Magnitsky法案的原因,該法案由民主黨通過,試圖將人權問題重新納入到美俄關系的核心議題當中。
Sergei Magnitsky,俄前內政部官員,曾揭露俄稅務局2.3億美元資金挪用問題,被問題官員監(jiān)禁,2009年因虐待致死,Magnitsky法案因其命名。這項法案由參議員Sen. Benjamin Cardin 和眾議員Rep. Jim McGovern發(fā)起,將剝奪相關問題官員的美國護照簽證權,凍結其美國銀行資產。更重要的是,這項法案授權對其他任何涉及侵犯人權的俄國官員進行制裁。
這項制裁措施集中圍繞普京腐敗網絡的要害。莫斯科黑惡勢力的官員嚴重依賴國外銀行賬戶,無論是去法國度假,送子女去美國上大學,還是失去普京庇護時去倫敦避難。
莫斯科方面極端憎惡這項法案,在普京新的第三條優(yōu)先處理方針中可窺其端倪:“積極阻止美國單方面對俄國法人和公民個人的跨國制裁?!?/p>
難以置信的是,奧巴馬和普京一同站在了對抗國會的一邊。奧巴馬的說客不斷地阻止該法案的通過,盡管這項法案對于奧巴馬試圖通過的貿易法案至關重要。考慮到上個月參議院外交理事會通過該法案,白宮和國務院的高級官員要求,在普京參加G8峰會之前,擱置批準該法案。
現在普京取消參加G8峰會,或許將俄羅斯人權問題納入議程的時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