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愈力》
作者:【美】安德魯?韋爾
譯者:荀壽溫
聞名世界的醫(yī)學權(quán)威安德魯?韋爾通過搜集世界各地的眾多自愈病例告訴人們:自愈不是奇跡,自愈力是人體與生俱來的能力。我們的身體天生擁有康復系統(tǒng),可以及時自我診斷、自我修復、自我維護,不僅能使疾病好轉(zhuǎn),更能保護身體免受侵害。無論你現(xiàn)在受困于何種疑難雜癥,只要相信身體的自愈力,改變生活方式,并積極尋求天然替代療法,就可以重獲健康。
《睡眠忠告》
作者:黃席珍
安寢乃人生之樂。然而,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受到各種睡眠問題的困擾。我們每天都要睡眠,但我們對睡眠本身幾乎沒有什么了解。 黃席珍教授的這本書,從睡眠醫(yī)學專業(yè)的角度,用通俗簡潔的文筆,對睡眠的生理機能、睡眠醫(yī)學的基本原理進行了引人入勝的闡述。這本書還介紹了睡眠醫(yī)學的先進觀念,澄清了民間流行的一些對睡眠的認識誤區(qū),同時從日常生活入手,提出了一系列簡便易行的改進睡眠、防止失眠、診治睡眠疾患的方法。
《好好修養(yǎng)愛》
作者:素黑
小編推薦語
“愛是修養(yǎng)生命的旅程。”素黑在書中分享了她對于生命和愛的勇氣、信念、行動和自療的見證,全書的核心在于啟發(fā)讀者學會反思和處理頗具深遠意義的人生課題——唯有懂得自愛和大愛,發(fā)現(xiàn)自己原有的力量,才能回歸自己,從愛中成長。
有一種愛叫素黑,她能陪伴你,帶你澄明地張看遠景,給你不慌不忙、堅定前行的力量,幫你找回本來就屬于你的強大。
● 愛是為了生命能好好共依存而出現(xiàn)的,明白這個后,我們便不用浪費心神,亂想太多關(guān)于愛的迷思,我們只記住,愛是為優(yōu)化生命便足夠,這是很好的指標,讓我們別沉溺在愛的多余想法里,自尋煩惱。
● 先懂得為自己尋找一條路,安放好自己,追求在戀愛以外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你的心才能強壯起來,才能處理萬變,才有條件和本錢去戀愛。
● 兩性在處理愛的力度上存在頗大的偏差。女人傾向過分努力,費盡心神地去付出,容易沉溺、上癮而制造壓迫感;男人則傾向過分懶散或理性地處理感情關(guān)系,對不能理解的感情需要無法投入和花心思,結(jié)果讓女方覺得他懶惰不夠努力,她總是付出比較多。
● 我們太在意個人滿足,也太在意付出后的回報。心雖然在想愛應該是無條件的付出,可實際上,誰都在暗算什么時候會有回報,得到回報才算得到真正的幸福。難怪,愛到最后大家都感覺不到幸福。
● 原諒是最大的愛,先放過別人的錯,接受自己也有犯錯時候,再接受別人也一樣的事實,感謝傷痛帶來更大的愛的追求和決心。
● 說“請你相信我”,需要先提供具體的被信任條件,而不是先要求別人無條件相信自己。要求被信任前,先問自己,到底有什么值得被信任。
● 放好,就像我們把不舍得扔掉的東西找個地方先藏好,和它重建關(guān)系,但不太親近,讓時間流過,待彼此都有所經(jīng)歷,大家都會改變,到時事過境遷,心態(tài)不一樣了,放下便容易得多。
● 我們太重視情緒上的安慰、口欲上的滿足,狠狠忽略了照顧和關(guān)愛身體,不管每個器官向我們發(fā)出的信號,叫我們停下來休息,站起來活動,痛了要醫(yī)治,傷了要修補。我們都以殘害身體為慣性,埋怨沒有人愛自己。這是人生最荒謬不過的假可憐。
● 自愛的意義并不在保證自己不再犯錯,而是讓我們保持覺知,看到自己的問題,愿意接受自己,以行動改善,一步一步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