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時光易逝,會被人恥笑的,但我依舊要說,過往八年間,我們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做了一個叫《豪門盛宴》的節(jié)目。一晃,今夏就要迎來它的5.0版了,此前我們已經(jīng)陪著兩屆世界杯賽和兩屆歐洲杯一起走過。
必須承認,2004年,我們一定是受到了某些節(jié)目的啟發(fā),也是在傳統(tǒng)樣態(tài)下窒息過久之后,突然萌生了要搞搞新東西的沖動。要弄個像樣的演播室,要讓觀眾進到演播環(huán)境中來,就像2000年我們看過的荷蘭電視臺做的《橙色小屋》——一檔為當年歐洲杯服務的球迷現(xiàn)場節(jié)目,那算是一個標準的樣板。只可惜,輪到亞洲杯賽來到中國,我們也沒能做一個《紅色小屋》,有了百分百的主場,內心也沒有急切的愿望要為中國隊做一個如此的節(jié)目,不得不說是個憾事,北京決戰(zhàn),亞洲杯亞軍,二十年難遇的絕好機會。
當初有人問過我,為什么要做《豪門盛宴》?我開玩笑說,要讓作為主持人的我在演播室中直立行走,那樣的姿態(tài)表達起來才自在。在電視制作之中,呈現(xiàn)現(xiàn)場不難,準確傳遞情緒才是難點,往往電視機前一片歡騰了,但演播室內還是溫吞如水,我們需要與球迷同步,要找到有效的方式表達情緒,有了新的空間,也就有了新的可能性。八年來,一路摸索,曾經(jīng)很幼稚,如今也不見得成熟,反倒又入了自己設定的俗套之中。
2006年的《豪門盛宴》最是成型,一干人等意氣風發(fā),所有的想法集中在一瞬間通通實現(xiàn),有的戰(zhàn)友居然在演播室里熱淚橫流,我攢到最后一天的淚水和委屈不知何故化為烏有,平淡得讓我有些絕望。2008年,一場大地震讓《豪門盛宴》也改了名字——《足球歐洲》,那屆的演播室調性最棒,干凈、洋氣。2010年,南非世界杯賽在一種迷茫中來臨,好在跌宕起伏的比賽傳奇徹底滿足了我們對于足球這個項目的所有美好遐想。節(jié)目帶來的疲憊與慵懶被時時來襲的興奮所滌蕩,節(jié)目里我不斷地重復一句話——“我們有無數(shù)個理由熱愛足球”。
2012年,我們該有怎樣的一屆歐洲杯和敝帚自珍的《豪門盛宴》呢?在我的意識之中,波蘭和烏克蘭與南非理應有幾分相似,同樣是跨越世界足球的常識邊緣,同樣在比賽之前隱忍不發(fā),總讓人覺得隔著一層無法突破的屏障,但只要比賽一旦啟動,魅力和傳奇絲毫不差,讓我們無需熱身即可快速奔跑起來。
面對歐洲杯,我居然多了一份陌生感:場上的球員日漸生疏、年紀漸長、業(yè)務不精,這一天早早地就來了。不知不覺,我們同時代的球星們開始成為了名帥中堅,他們的隊員中已經(jīng)有90后人群,潛心認識他們,未來的十年都將是這些年輕人的天下。
同樣是2012年,一個未來回看也許是極其特殊的年份,原因很多,在我看來,因為這一年人們分享體育的方式在向多元化大幅度邁進著。我們的節(jié)目裹挾其間,必須時刻有辦法找到那些與你一道鐘愛足球的人們,這就是5.0版《豪門盛宴》最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