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壁齋,宏猷書房之謂也!四壁皆書,頂天立地,壁豈不白乎?又崇尚大無,大白,白壁雖白,大無中自有大千世界也。宏猷愛好廣泛,卻以淘書,藏書為最。每至一地,必尋書店;每得一書,如獲大寶,反復品味,以為源也。幾十年過去,藏書漸豐,得以屋載,其中淘書之樂,品書之趣,常想與朋友共享,乃借《大武漢》一角,設書話專欄一,清茶一,書友三五,品茗談書,豈不樂乎?開篇之時,東湖櫻花正開,謹捧碧水書香,就教于讀者諸君也!
想起朱自清先生,就想起他的散文,他的《背影》,《荷塘月色》,以及《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還有精致的短章《綠》。
這些散文,我不僅當學生的時候就讀過,而且,后來當語文教師的時候,也曾反復地教過,有的篇章,或者段落,甚至可以流利地背誦出來,一半是因為喜愛,一半是用來展示教師的才華,以“震懾”學生: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當然,背的更多的,是先生的《背影》。也許是因為本身是男人的原因,后來又當了父親,因此,對《背影》便有了一份本能的親切。在這個世界上,寫母親的文章浩如煙海,當然,那也是應該的,即使用一百個“煙?!保搽y以容納人類對母親的依戀與熱愛;但是,寫父親的文章,便如同寒山瘦石一般的稀少。于是,寫起父親,也就省略了刻板的面容,如同中國水墨畫留白一樣,而用工筆一筆一劃地寫了父親臃腫笨拙的背影: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下身去……他用雙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流下來了。
我相信,會有很多的讀者,讀到這里的時候,會想起自己的父親,以及相似的與父親告別乃至永訣的情景,會引起強烈的共鳴,“眼淚很快流下來了?!?/p>
朱自清先生是江蘇省東??h人。因祖父與父親均定居揚州,所以有時他也自稱是揚州人。他是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會員了。最早是以詩名聞世。1919年,他加入《新潮》詩社,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其新詩處女作《睡罷,小小的人》于同年2月問世。1922年,他和俞平伯創(chuàng)辦了《詩》月刊,這是中國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1923年,他又發(fā)表了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首抒情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產生了巨大影響。同年,他還發(fā)表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顯示出散文創(chuàng)作的才華。1928年10月,開明書店出版了朱自清先生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在文壇引起強烈反響。他的散文,樸實自然,清新灑脫,文筆優(yōu)美,獨樹一幟。郁達夫先生說:“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比~圣陶先生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也評價道:“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會寫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
我收藏有朱自清先生的這本散文集《背影》,也是珍貴的開明書店版本。民國三十七年三月第十三版。即先生去世前半年所出版。書中收有甲輯十二篇文章,乙輯三篇文章,其中,《旅行雜記》計有三篇游記。書前有其自序,說起他由詩而散文的心路歷程:
“我是大時代中一名小卒,是個平凡不過的人。才力的單薄是不用說的,所以一向寫不出什么好東西。我寫過詩,寫過小說,寫過散文。二十五歲以前,喜歡寫詩;近幾年詩情枯竭,擱筆已久?!币虼?,“我所寫的大抵還是散文多?!薄斑@本小書里,便是四年來所寫的散文?!?/p>
《背影》中,除了收錄《背影》以及《荷塘月色》等散文外,還附有一幅照片,以及一幅插圖。插圖,是豐子愷作畫,夏丏尊題字的《兒女》,畫的是朱自清的女兒,四歲的阿菜。這樣的插圖,便相當的珍貴。豐子愷、夏丏尊是朱自清在浙江上虞春暉中學時的同事。一所中學出了這么多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大師,真的是個傳奇。我到上虞講課的時候,就盼望著去春暉中學瞻仰他們當年的舊址,可惜時間太緊,未能成行。這本書中有幾篇文章,如《女人》和《飄雪》,就是朱自清先生在白馬湖寫下的。
照片,又是一幅“背影”:詩人白采的背影,立在露臺上遠眺。這是像主送他的。照片上寫著:
佩弦兄將南返,寄此致余延佇之意!
乙丑秋著 攝于春豐江濱 弟采采才識
白采死在香港到上海的船中,船都到了吳淞口,詩人卻猝然逝去,遺物中有四包女人的頭發(fā)。朱自清寫了悼念的文章《白采》,照片便是紀念罷。
朱自清先生教了一輩子的書,很早就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他是著名的詩人、散文家,也是著名的學者。晚年的時候,因為拒食美國的救濟奶粉,被毛澤東所稱贊,被譽為“民主斗士”。但是,廣大的讀者印象最深的,仍然是他的“背影”。當他于1948年8月13日去世的時候,一群小學生在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驚惶地喊道:“老師!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日死了!”與朱自清先生合作了二十幾年的開明書店在挽聯(lián)中寫道:“長向文壇瞻背影”。詩人唐湜寫道:“從他身上看到人類的受難里的更深重的知識的受難,他的‘背影‘是很長的。”
“背影”,成為朱自清先生的象征。一個純粹的有氣節(jié)的知識分子的象征。行筆至此,仿佛又嗅到了那清新的月色與荷香: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