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生活的世界,無時無刻充滿懸疑?!?月22日,“中國懸疑第一人”蔡駿在武漢光谷書城舉行新書《地獄變》的讀者見面會,這句話,是他的開場白。
蔡駿,自稱“靈感的寵兒”,依靠上帝賜予的靈感吃飯,常常擔心腦子被各種突如其來的靈感撐破。22歲開始發(fā)表小說,同年獲得“人民文學·貝塔斯曼杯文學新秀獎”。2001年長篇驚悚小說《病毒》橫空出世,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拾,翱翔于“心理懸疑小說”之天地。
談起新書,蔡駿透露,《地獄變》是自己構(gòu)思十年的作品,煞費苦心。書名與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地獄變》同名,此舉是為了向偶像致敬。
懸疑小說,不等于鬼故事
“有一次參加電臺節(jié)目,剛一坐下,主持人就讓我給聽眾講鬼故事,我當時很尷尬?!弊x者見面會上,蔡駿談起這個經(jīng)歷時不免一笑。他坦言,多年來,人們對“懸疑”還持有偏見和誤解。
蔡駿一直強調(diào)“心理懸疑”不等于“鬼故事”。在他看來,懸疑小說和恐怖故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皯乙尚≌f歸根結(jié)底在‘小說’二字,講究情境和人物性格,而鬼故事只是故事而已。”
他常說,現(xiàn)實是最精彩的小說,人生是最大的懸疑。他所認為的懸疑,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法預(yù)知的未來,是意想不到的命運;另一種,是人的內(nèi)心。“有時候,即便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我們也不能了解身邊的人在想什么。我覺得這個世界最懸疑的,是人的內(nèi)心?!睆倪@點來說,懸疑不僅僅是潛伏在陰影里,或是只身獨處時所迸發(fā)的恐懼,真正駭人的,是人心的陰暗,“蔡駿式懸疑”更善于描寫這種潛在的恐懼感。
首次涉足“末世”題材
蔡駿以往的作品,常以瑰麗的想象和環(huán)境的渲染見長。而在《地獄變》中,他打破常規(guī),首次選用“末世”題材,塑造的人物眾多,敘事宏大。講述了地震時一棟大樓坍塌,樓里的人都被廢墟掩埋,深陷絕境時,廢墟里又接二連三地發(fā)生了一系列詭異的故事。小說里對愛情的背棄、社會的殘酷、人性的陰暗進行深入挖掘。蔡駿坦言,“寫《地獄變》時我的確有些害怕,倒不是情節(jié)有多可怕,而是因為太真實。”取材于生活,立足于社會和現(xiàn)實,似乎是蔡駿轉(zhuǎn)型的出發(fā)點。隨著他年齡的增長,閱歷不斷豐富,“蔡駿式懸疑”更熟稔老到,對受眾人群的把握也越來越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4月份,《地獄變》的書稿就已被送往好萊塢,翻譯成的英文劇本,獲得至少兩家公司的青睞,蔡駿作品進軍好萊塢已經(jīng)沒有懸念。這不是蔡駿第一次涉足影視界,早前的《詛咒》、《荒村公寓》、《第十九層空間》已經(jīng)被成功搬上銀幕,寧靜、阿嬌、羅家英、譚耀文等知名演員都有參演,都獲得了不錯的票房。
中國懸疑,起步過晚
2002年,蔡駿第一部長篇懸疑小說《病毒》問世,這部作品也是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長篇懸疑小說的開山之作。談到當時的創(chuàng)作歷程,蔡駿說:“最開始寫懸疑小說時,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叫懸疑,后來才逐步建立起個人風格。在中國來說,懸疑小說還是一種新生事物,需要一定時間接受它。”
相比于歐美深厚的懸疑傳統(tǒng),中國的懸疑作品起步過晚。最近幾年,盡管本土懸疑作品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相對于歐美和日本,無論在質(zhì)量還是總體銷量上,仍略遜一籌。
盡管如此,蔡駿對中國懸疑市場的前景仍很樂觀。為了推廣懸疑,有著精明商業(yè)頭腦的他,已經(jīng)成為小說、雜志、話劇、電影等多領(lǐng)域的跨界人才。今年6月創(chuàng)刊的《奇幻·懸疑世界》,是蔡駿與通俗文學大鱷《今古傳奇》攜手打造的懸疑小說月刊。除了主編蔡駿,那多、寧航一等一批優(yōu)秀的新生代懸疑作家也已加盟。另外,根據(jù)蔡駿小說《謀殺似水年華》改編的話劇,也于今年9月上演。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廣懸疑,“我現(xiàn)在要做的,是讓懸疑小說更多元化,更厚重,更主流。至少讓懸疑小說在中國文化領(lǐng)域占據(jù)一席之地,不要總是被單向輸入,我們可以做得更好,甚至輸出到日本去?!?/p>
【對話】
《大武漢》:你接受“中國懸疑第一人”的稱呼嗎?
蔡駿:從文學的角度上說,很難去評價第一第二。所謂的“第一人”,是從圖書銷量的標準出發(fā),這也是唯一能夠量化的標準。
《大武漢》:你認為,懸疑小說和推理小說有什么樣的關(guān)聯(lián)嗎?
蔡駿:我認為在中國,懸疑小說包括推理小說和驚悚小說。因為語境的不同,這點上和日本恰恰相反。懸疑是個寬泛的門類,包括眾多題材。題材可以流行,懸疑可以永恒。比如去年流行諜戰(zhàn)劇,今年流行后宮劇,你不知道未來又將會流行什么樣的題材,但直至今日,歐美很多優(yōu)秀的懸疑小說仍膾炙人口。
《大武漢》:目前中國懸疑小說作家的水平怎么樣?
蔡駿:跟歐美和日本相比,中國的懸疑小說整體水平還有待提高。但是,一些新生代懸疑作家已經(jīng)嶄露頭角,比如寧航一,他未必達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這個特點是別人很難去模仿的。
《大武漢》:懸疑小說需要想象力,而你寫懸疑小說也有十多年了,這么長時間保持一個高產(chǎn)的狀態(tài),你是如何把握作品的質(zhì)量和創(chuàng)意?
蔡駿:我現(xiàn)在一年出一本書,創(chuàng)作時間還是比較寬裕的。我的寫作狀態(tài)非常好,創(chuàng)作欲望仍舊不錯。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每一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我都希望有一個顯著的變化。每一次變化對我而言,也是挑戰(zhàn)性特別大的事情,因此每一次創(chuàng)作都會有新鮮感。
《大武漢》:你怎么看待根據(jù)你小說改編的電影,之前的三部電影口碑都很一般?
蔡駿:首先必須承認一點,小說改編成電影,一定是變化很大的。尤其是懸疑小說,改編成的懸疑電影,在通過審查上就有一定難度,這是懸疑電影的通病。但是,我會越來越多參與到影視作品中,比如這次的電影《天機》,就是由《懸疑世界》的團隊負責編劇。